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话事人 >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条约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条约

第七百五十二章 釜山条约 (第1/2页)

林天帅和德川家康达成共识后,便共同拟定了和约条文,然后各自报送给国内。
  
  当和约条文内容传到京师后,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一片欢欣鼓舞。
  
  主要是惊喜来的非常突然,君臣都没想到,这样大规模出兵还能挣钱,而且挣得不少。
  
  按照和约规定,今年首期赔偿这六十万两白银,差不多就能覆盖明面成本了。
  
  而后每年流入的四十万两白银基本就是纯赚的,当今朝廷太仓库白银年收入大概是四百万两,每年四十万两相当于增收十分之一了。
  
  这对连年亏空的国库来说,堪称是大补。
  
  万历十八年西海甘肃用兵,万历十九年宁夏用兵,万历二十年又出兵朝鲜,万历二十一年继续在朝鲜打,军费开支始终居高不下。
  
  林大帅四年来十二战十二捷的赫赫武功,背后则是数以百万计的成本。
  
  因为国库入不敷出而焦头烂额的户部尚书于慎行看到这个赔偿条文,居然产生了喊林泰来“义父”的冲动。
  
  要知道,虽然现在才五月份,太仓银库中就只有现银五十多万两了,而老库存银也仅剩一百五十万两。
  
  万历皇帝也很高兴,一是战事结束,还能有回头钱,不用自己心痛的从内库掏钱了。
  
  二是甲山郡的临江大铜矿那边已经有了两万五千俘虏当矿工,据初步测算一年可以交纳五十万斤铜。
  
  如果铸造成铜钱,大约可以铸造七千万文,价值折合白银十万两。
  
  这不算少了,像那御马监圈占了数十万亩所谓草场,每年经营收入也不过几万两子粒银。
  
  派矿监去各地开矿,往往折腾一年也没几千两银子。
  
  况且这铜矿还只是初步开发,等矿工数目更多后,产量还可以继续增加。
  
  所以大明朝廷这边喜闻乐见,对和约条文批准的很快。
  
  但是倭国那边明明距离釜山更近,但回馈则慢了很多。
  
  林天帅对此表示理解,毕竟面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完成心理建设也需要过程。
  
  反正他也不着急,时间在大明天兵这边,完全耗得起。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倭国太阁丰臣秀吉的反馈终于传达到釜山,准许了先前谈成的和约条文。
  
  被征朝大败局搞得有点内外交困的丰臣秀吉,面对和约条文也没得选。
  
  他必须要把被围困的剩余七万五千兵将,以及被俘的那一堆亲信解救回来。
  
  有石见银山在,分期赔付三百万两白银还在承受范围内。
  
  而且西九州地方也不是丰臣势力的核心区域,分封出去没有那么心疼。
  
  时间耗到六月中旬的时候,大明天帅林泰来和倭军总大将德川家康在釜山城外正式订约,并且互相交换国书,史称《大明倭国釜山条约》。
  
  条约涉及的方面看似很简单,无非就是两国誓约修好、赔偿数目以及方式、九州问题、被俘将领问题等等。
  
  但具体落实起来,却又比较复杂了,很多细节都要梳理。
  
  当第一批二十万两白银从倭国送到经略幕府行辕后,林天帅便对左右感慨道:“战争终于要结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