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小元霸 第一百九十四章 张同求逼诗 (第1/2页)
李丹中途出来更衣(上厕所),往回走一抬头正看见刘喜往外走,和他打过招呼告诉了茅厕怎么走,正要回到席上的李丹又被叫住。
「大人可知我为何来江西?」刘喜微笑着问。
「侍中不是来传旨意的么?」李丹故作不解。
「诶,来传旨也是有的,替皇上问了赵大人些话。」刘喜说完看看周围无人,压低声音说:「咱其实主要是来看看你。」
「看我?」李丹很意外。
「我是说,替皇上看看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究竟怎么做事,另外皇上还有话让我来问你。」他见李丹马上要拜,忙拦住道:「明日请大人拨冗,咱们详谈。」
「那……就请侍中移步到锦峰观如何?明日是出兵收复进贤的日子,你正好可以看到我是如何指挥的,也可以看到团练是怎么运作的。如果侍中同意,卯时我派车在门外恭候。如何?」看書菈
「好啊!就这样办!」刘喜本来担心李丹会遮遮掩掩许多东西不给他看到,不想对方竟完全打开门,一副「你随便瞧」的样子,不禁喜出望外。
「要收复进贤了?经历可有把握?」他觉得自己心脏激烈跳动起来,这还是头次身临前线呢,如何不紧张?
李丹看出来,微笑说:「侍中莫紧张,没什么的。敌人不好打,但我们设了陷阱,老虎掉进去再揍它就没那么难了。」
刘喜为他这比喻轻轻地拍了几下手心,然后低声道:「陛下很看好大人,大人莫担心。只是你年纪尚轻,有些大臣颇不服气。
再者,新任布政使也是员老将,所以陛下命我来瞧瞧,顺便在你身边呆一段时间,有什么事也方便派我带来的翼龙卫随时回传给宫中,这是个扶持的意思,希望大人明白。」
「明白、明白。」李丹赶紧拱手:「既如此,我们要共患难一段时光了,彼此就不该再这样生分,大人来、大人去的忒麻烦!」
「可不是怎的。那今后私下场合大人就叫我声阿喜,如何?」
「你也别叫大人了,就叫我三郎罢。」
「那请三郎恕罪,小人得罪了。」
「诶,既然如此,那也就没有什么小人、奴婢。」
「好、好,阿喜错了,三郎勿怪!」
李丹摆摆手,问:「阿喜,我今日接圣旨,里面有件事没有明白,还望你助我解惑。」
「三郎所问何事?」
「陛下为何不让我救抚王,反而单单地叫我去救丰宁郡王哩?」
「原来是问这个。」刘喜眼睛朝四周看看,小声说:「丰宁郡王就藩前一直住在陛下潜邸,是陛下幼时的玩伴和伴读……。」
「哦!」李丹豁然开朗。
「怎么,可是救郡王这件事很难,让三郎你烦恼了?」刘喜马上看出来,很敏感地问。
李丹将上饶如今的凶险情势说了一遍,刘喜惊得额头上瞬间冒出汗来。他告诉李丹皇帝很重视这事,特地派了两名翼龙卫校尉来监督。
李丹苦笑,心想就知道这个爵位没那么容易,果然吧?但是旨意已接,这个事情必须得办。
既然赵重弼也得到了救丰宁郡王的严旨,至少有人一起分担压力,要人、要武器、要金钱或者粮草,总不能叫余干的委员会来承担,都得着落在他这个督察身上!
回到大厅门口,李丹把毛仔弟招过来,低声吩咐,叫他去通知赵敬子、杨世杰、冯参、审杰和朱庆这五位,一个时辰后到巡检衙门议事。
转头见娄谅低着头正匆匆而过,忙上前行礼,轻声说:「先生回来了,今日可辛苦?」
娄谅点点头,看眼堂上:「你这是有客人?」
「皇上遣使来,因学生的功劳赐封了武骑尉,又命学生做赣中南宣慰经历和团练使。故而招待天使,设个小宴。
先生要不要也到堂上露个面?赵大人和周知县也都在。」李丹恭敬地向他询问。
「不了。」娄谅摇手笑道:「一会儿说不得饮酒作诗、歌功颂德,我面对莘莘学子满心欢喜,可不希望被他们乱了心情。还是去房内自斟几杯来得舒坦,莫来搅我。」
「是,那学生便命人将酒菜送到先生房间,若赵大人问起,便说先生白日里被学子们气得头疼,这会儿早早歇息了。」
「胡说,我何曾被他们生气?」娄谅笑骂着,趁无人看到匆匆回屋。原来他除了给李丹指点功课外自觉清闲,这学生是个叫人省心的,教起来毫不费力。
于是李丹便在后面帮他典了两间空房,收拾出来做个义学传道授业,实际就是给孩子们开蒙而已。也不图多少束脩,哪怕一把菰米,一捆干豆角,为的就是个高兴。
回到席间,几个文人喝得正兴高采烈,叫嚷着要请张平出个作诗的题目。
张平道:「方才在西门上远观新桥,应李大人所请,为其题名‘跨云桥。今日诸君何妨以跨云桥为题赋诗,也是一桩佳诗配盛景的美事,何如?」
众人齐声叫好,参与的便团团坐了一桌。赵重弼笑嘻嘻地唤进自己的小厮来,被对大家坐了,用个碗儿扣着,拿两只筷子来敲鼓点行令。
一名婢女用汗巾子扎了朵花,满桌的人便来传花,最后鼓点停时花儿在谁手里,那人便要写出诗来。
这个叫做《传花令》,做得出全桌皆饮独作者不饮,若做不出则持花者自罚两杯,是个需急智的玩法。
第一通鼓点响起,却如雨点潇潇、绵绵不绝,众人正奇怪,鼓点忽然止住了,却是教谕大人刚捧到花还未及递与周知县,笑着起身道声「献丑」,然后去桌边写就,当场念:
一桥横跨碧波间,两岸青仓入画帘;
流水浪涌白鱼跃,篷舟过滩已向前。
众人说声好,皆拿起杯来喝了,鼓点又起。这次却似马蹄得得,不疾不徐,正当人懈怠之际却戛然而止。
赵重弼回身笑骂:「这猢狲,竟不看顾主人的!」说归说,还是起身去取了笔来,想想,却是写了两首:
其一:
古县枕江水,上有跨云桥;
山向锦峰起,天连塔影遥。
其二:
江水跨云去不回,白萍红蓼满汀堆;
巨鱼衔尾何人辨,惊散鸬鹚雪一杯。
众人齐声喝彩,都道赵大人才思敏捷竟有两首,令人佩服。第三通鼓落到了周知县身上,他笑着起身向大家作揖:
「本官来安仁不久,旧桥、新桥都见到了,却令人感叹这世事的变迁、人间造化,谨以小诗记之。」说完自去写了,有小厮捧起大声念道:
斜风漫过跨云桥,一路秋蝉送客轺;
却忆去岁今夜里,青光遥映旧江桥。
「好!」赵重弼先叫了声:「端的是进士风范,情、景俱佳,这将吾比下去了,吾自饮再自罚一杯!」说罢便真个饮了两杯,喜得周知县连连谦逊,忙又为他斟满空杯。
接下来花儿落到个本地乡绅手里,他因一时想不出只好自饮了两杯。再往下是周歆的:
春色满江桥,千门柳万条;
美人初学舞,稚子亦随潮。
张平「咦」了声,说:「只以为主人家生财有道,却不意一首小诗竟然如此生动有趣,难得、难得,我这杯喝得一点不亏!」说罢哈哈笑着与众人都饮了。
花朵儿再度
传递,却不曾想那打鼓点的小厮淘气,鼓点高高低低、时紧时慢,倒像是与众人玩笑般,恰好张平接到手里时便住了。众人便安静下来,听他的诗,乃是:
青峰江水绕柴门,几处牛羊散远村;
两岸白波明钓艇,三五古树护篱根。
跨云新桥连古堑,锦峰佳气郁郁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