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平壤攻防战(一) (第1/2页)
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骆石印、石朗等小分队员在大寒节气来临前,到达朝鲜西北小镇义州。
已率先得到消息的朝鲜国王,亲率朝中众臣及早已到达义州的休能方丈等人,在义州城门外迎接小分队的归来。
自那日在凤岭口话别后,休能方丈率领寺内僧众一路向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安全抵达义州。
休能方丈是当时朝鲜境内屈指可数的几位得道高僧之一,当时朝中包括柳成龙在内的多位大臣都熟知他的大名。
有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来投奔,朝鲜国王李昖自然不敢怠慢,除热情款待休能方丈外,还特地命属下在自己的住所旁,腾出一间房子让休能方丈居住。
说实在的,自从到达义州后,国王李昖只在到达后的最初几天里,心情松缓了几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救兵迟迟不见动静,他的内心开始烦闷起来。
一帮朝中大臣们除了在议事时说些不疼不痒的废话外,几乎没人能够想出为他排忧解难的妙策。
面对山河破灭的惨象,身为国王的李昖内心虽然极度焦虑,却也不愿在这帮只会唉声叹气的大臣面前,表露出自己内心的躁烦与不安。内外交困的现状,令这位身体本就羸弱的国王愈发消瘦了许多。
休能方丈的到来,让李昖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叙说衷肠的人。
休能是一位乐观的人,他对目前境内的战况,和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未来大明出兵援朝的前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始终相信朝鲜不会亡,只要朝鲜上下齐心抗敌,再加上大明的援助,打败倭寇,恢复河山,是迟早要到来的事情。
国王李昖常常于闲暇时间来到休能住处,同休能把酒畅谈,疏散胸中闷气。
休能不希望自己的国王整天呈一副沉沦萎靡的状态,他凭借自己豁达的言行和开阔的眼界,不断开导对方,以增强其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勇气。
经过一段日子的交往,李昖很快便将休能视为知己,对于一些他一时难以决断国事,他都会细心聆听休能方丈的建议。
小分队员们在义州简单地休整几天后,以提督李如松、经略宋应昌为首的征倭大军,终于浩浩荡荡地开进朝鲜,来到义州。
数万名大明雄师迈着威严整齐的步伐列队行进,在义州南门外的驿道上绵延数里,只见各色旌旗猎猎作响,马蹄阵阵,金鼓声声,军号嘹亮。
义州当地的百姓从没有见过气势如此雄伟的队伍,一时间,纷纷欢呼雀耀,夹道欢迎。
朝鲜国王李昖率领文武百官跪伏在义州南门外的一处空地上,感激涕零地山呼大明皇帝万岁。
骆石印、石朗等小分队员们也站在南门外朝鲜君臣的队伍旁,热情地迎接李如松等人的到来。
等到李如松的战马来到近处,朝鲜大臣左议政柳成龙亲自上前,将身穿金色盔甲的李如松搀至马下。
刚一下马,李如松一眼就认出了微笑着迎上前来的骆石印,他先是一愣,很显然,对于眼前这位自己熟悉并且交情还算不错的大明锦衣卫指挥使,此时此刻猛然间身着便服出现在眼前这种场合,李如松一时有些不解。但转瞬间,他便释然——大明锦衣卫无孔不入、无所不在,身为指挥使的骆石印这次亲自出马,来至这偏邦异地,看来应该是身负什么特殊使命。他不敢怠慢,不顾笑脸相迎的朝鲜国王,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同骆石印握手寒暄。
“李将军舟车劳顿,辛苦了!”
“哎呀呀,骆大人,你我在此相见,真是没想到呀!”
“骆某来至朝鲜已有些时日了。”
“那骆大人肯定对这朝鲜战况了解甚多,还望多多指教哦。”
“指教不敢当,你我看来要在这朝鲜战场上并肩作战了。”
“求之不得呀,有骆大人在,你我鼎力携手,定会打败倭贼,收复朝鲜河山。”
“是呀,咱们齐心协力,完成圣上重托。”
“好,齐心协力!”
李如松和骆石印的两双有力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中原书吧
等到李如松和骆石印叙谈完毕。李昖才觅得时机,率众臣上前同李如松寒暄问候,然后,将李如松和他身边的将领恭迎至龙湾馆款待。骆石印、石朗等人也应邀一同前往。
援朝大军在义州城外的一处山坡山安营扎寨。
朝鲜君臣对救星般的大明将士自是悉心款待。在此不再絮谈。
征倭大军经过几天的休整,李如松决定发兵平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