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火烧龙山仓(一) (第1/2页)
平壤一役,打出了大明雄师的威风,令大同江以南的日军守敌闻风丧胆。
李如松携收复平壤之余威,挥师南下,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顺利收复隧安、新溪、开城等地。
紧接着,四万明军雄师强渡临津江,驻军北椭山,直逼王京城。
北椭山,位于王京以北约三十公里处,峰高谷幽,植被茂盛。
由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雨的洗礼,远远望去,整个北椭山峰高云淡,松林碧透。
兴国寺位于北椭山最高峰金驼峰的半山腰,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刹,此时已经在休能方丈的引荐下,成了李如松的临时作战指挥部。
据王京城内锦衣卫传回的情报,惮于明军的强大作战力,王京城四周的倭国军队采取龟缩战术,全部收拢进王京城,妄图依靠王京城的高墙厚壁,同明军决一死战。
但从双方人数上来看,明军明显处于劣势。李如松的大明铁骑加上朝鲜残存的部分武装不到五万人。而王京城内的倭国守军则有十几万人。
很显然,这支驻扎在北椭山上的攻倭部队,要想强攻王京城,胜算不大。
大明雄师的到来,让兴国寺方丈甚为高兴。
自从王京城被倭军占领后,兴国寺经常会遭到城内倭军的骚扰。寺内那些较为值钱的佛像,如今已经被倭国人洗劫一空。
兴国寺方丈希望明军能够尽快打败王京城内的倭国军队,以使兴国寺能够早日免于倭军的侵扰。
兴国寺方丈命令手下僧人将大雄宝殿收拾干净,将它当做李如松的指挥部。
一切安排妥当,看着李如松等人乐呵呵的进驻大雄宝殿,方丈拿出寺内自己种植的绿茶,招待招待休能、李如松、骆石印等人。
“各位英雄,如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老衲先行告退。”方丈同大家寒暄一阵后,便知趣地退出。
李如松、骆石印、石朗、休能等人起身送至门外。
“大师,打扰了。”李如松率领其手下几位得力干将,抱拳对兴国寺方丈致谢。
“大师慢走。”骆石印躬身施礼。
“师兄,找机会咱哥俩好好聊聊。”休能拍一下兴国寺方丈的肩膀,说道。
“各位请留步,招待不周,还望多多海涵。”兴国寺方丈微笑着示意大家止步。
送走兴国寺方丈,李如松示意大家坐到屋内的那张方桌前,讨论一下大军下一步的行动:“来来来,咱们议一议下一步的打算。”
“李大人,从城内我的手下提供的情报来看,在城内倭军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强攻王京城看来难度很大。”骆石印率先开口。
“是啊。城内敌人的人数接近我方的两倍,又有高墙厚壁作为屏障。此时强攻,即便我们炮火的威力巨大,也很难说能够顺利攻下城池。
“再说,王京城以南,还有大批就近驻扎倭军可随时赶来支援。此一战万万不可贸然强攻。”李如松说道。
“大人,管他什么高墙厚壁,只要我们在城外架起神威大炮,万炮齐鸣后,我看他们还能守多久。”骆尚志说道。
“尚志,你想得有些简单了。驻扎在王京城内的,可是侵朝倭军最高指挥官宇喜多秀家率领的十几万倭军精英,战斗力不可小嘘。
“再说,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长的身份不一样,作为倭军统帅,一旦王京受到攻击,其它各地的倭军是不会像对待小西行长那样袖手旁观的。”李如松对骆尚志说道。
“不错,倭军除在王京城内驻有十几万大军外,在王京南部和北部还有倭军的数座屯营,有数万大军驻守。王京战事一起,他们可在短时间内赶来增援。”骆石印说道。
“那我们能否派人混进城内,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拿下王京?”骆尚志提议。
“此计也不妥。自从我大军兵临城下,倭国人几乎全部关闭了王京城四个方向的城门,严防外人进入,我们的人根本进不去。”李如松断然否定了骆尚志的提议。
“大人,我们能不能……”石朗望向骆石印,开口讲话,可他的话说了一半,就被骆石印挥手制止住,“石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是想提议让城内大明锦衣卫充当内应,协助大军拿下王京城。
“此计虽然不失为一招好计,但可行性不大。王京城内的锦衣卫满打满算不满百人,虽然我并不怀疑他们的战斗力,但面对十几万倭国守军,显然他们的力量是不足以起到太大的作用的。所以,此计成功的概率非常低,不值得一试。”
“王京城内有没有秘密残存下来的朝鲜武装力量?”李如松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