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第246章 什么吕宋,叫楚国 (第1/2页)

新任礼部尚书言中虚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可效法朝鲜王国旧例,册封一位亲王于此。”
  
  “亲王藩国自然亲近大明,可以就近维护大明威严。”
  
  “还可以更好的教化当地蛮夷,使其明大义懂礼仪。”
  
  这其实就是大家心中所想,可从礼部尚书嘴里说出来,属实有点违和。
  
  你不应该维护宗藩关系吗?怎么支持朝廷吞并藩属国了?
  
  朱元璋也大为意外,看来这言中虚虽然是儒生,但也没想象中的迂腐吗。
  
  不过他也没有直接表露出心中所想,而是问群臣道:
  
  “诸卿以为此法如何?”
  
  很多大臣附和道:“臣等附议。”
  
  武将见文官这么积极,也不甘人后,纷纷站出来支持。
  
  于是此事就此通过。
  
  少数反应比较迟钝的,虽然觉得这么做不好。
  
  可见大家都同意了,也没敢站出来反对。
  
  接下来就是讨论将哪个亲王封过去。
  
  一开始还很正常,上一次封的是皇八子,皇九子早夭,这一次应该封皇十子鲁王。
  
  群臣就开始吹捧鲁王,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这倒也不是尬吹,至少目前为止,鲁王的表现完全对得起这么赞美。
  
  朱元璋也非常欣赏这个儿子,听到众人如此夸赞心中非常开心。
  
  将鲁王朱檀封过去,其实也是他的想法。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哪知道偏有人唱反调。
  
  国子祭酒龚敩站出来说道:“陛下,鲁王虽然聪慧博学,然太过年轻缺少理政经验。”
  
  “且吕宋乃蛮荒之地,其国虽灭,其民却多躲入山林。”
  
  “新建的藩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叛民,恐少不了征伐之事。”
  
  “鲁王擅文而不通武,能治民却不善征战。”
  
  “将其封往吕宋,对大明对他自己皆非善事。”
  
  “臣以为,当册封一位能理政,又能征善战的亲王过去。”
  
  朱元璋本来还很不喜,但听他分析过后,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这个道理。
  
  倒也不是说鲁王一点军事都不懂,只是相对而言没有文采那么突出。
  
  最关键的还是他太年轻,没有亲自统兵上过战场。
  
  是真通军事,还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验证。
  
  吕宋是大明经略南洋的起点,这第一步必须走好,否则后续会有很多麻烦。
  
  分封一位能力出众的亲王过去,更加稳妥一点。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和善起来:“龚祭酒言之有理,然年长的皇子皆已分封,如之奈何啊。”
  
  龚敩胸有成竹的道:“这有何难,将一位年长的亲王,改封过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不论哪位亲王被改封到吕宋,都会很开心的。”
  
  那可不是很开心吗。
  
  大明内部的藩王,要被文臣武将盯着,要被朝廷忌惮,甚至还要被后来的皇帝嫉恨。
  
  分出去多好,天高皇帝远,自己就是老大。
  
  而且那可是真正的封王建制,拥有完整的君王权力。
  
  谁不想去啊。
  
  话说到这里,聪明的臣子已经猜到他的意思了。
  
  对啊,先趁这个机会,将年长的已经封藩的亲王弄出去。
  
  后面的亲王到时候再说,大不了多弄点地。
  
  听说海外岛屿很多,找几个能住人的封一下不就完事儿了吗。
  
  想到这里,礼部尚书言中虚立即说道:
  
  “龚祭酒真乃老成持重之言,臣以为可行。”
  
  “年长亲王,论能力和才学首推晋王,臣以为可以将他的封地改在吕宋。”
  
  不少大臣也纷纷站出来支持。
  
  晋王好啊,文武双全,肯定能稳定吕宋,能在南洋维护大明的威严。
  
  吕宋新王,非晋王莫属啊。
  
  不只是文臣,很多武将一样支持。
  
  至于原因,那自然是塞王权力太大,威胁的不只是文官,而是整个朝廷。
  
  赶紧弄出去对谁都好。
  
  朱元璋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咱就说你们咋一反常态,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反而支持吞并吕宋。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咱呢。
  
  好好好,你们真是好样的。
  
  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生气。
  
  将诸王分封在国外,是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绪和认知里,无法自拔。
  
  以前他就是如此,无视封藩的风险一意孤行。
  
  谁劝他就生气,为此还杀了不少人。
  
  现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他反而开始反思。
  
  自己以前确实太任性了,给子孙留下那么大的祸患。
  
  而且他也能看得出,这些人确实是出于一片公心,是为大明好。
  
  自然不会生气。
  
  不过朱棡和朱棣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前者正在经略中南半岛,后者坐镇北平。
  
  按照他的长远计划,日后朱棡往西域打,朱棣往北打。
  
  朱标坐镇中央,朱棡朱棣开疆拓土,三兄弟一起为大明打下一片足够大的疆土。
  
  给所有的子孙都弄一个藩国。
  
  当然,朱棡和朱棣的封国也肯定会有的,而且还要是最好的那种。
  
  不过他们的事情先不急,大明更需要他们。
  
  等朱济熺和朱高炽长大了,再考虑封国的事情也不迟。
  
  到时候让这俩臭小子去管理封国。
  
  这计划,朱元璋早就想好了。
  
  所以,尽管不生群臣的气,但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将朱棡封出去。
  
  “北元在外虎视眈眈,西域亦有强敌在侧,大明还需要晋王稳定边防,暂不可分封。”
  
  群臣一听,还以为他不想将朱棡封出去,就有些急了,想要站出来争辩。
  
  龚敩却早有所料一般,先一步出声道:“陛下英明,臣也以为塞王不可轻动。”
  
  “非但晋王不能封,燕王也不能封。”
  
  朱元璋对龚敩更加满意,果然不愧是曾经的四辅官,就是懂咱的心意啊。
  
  “龚祭酒所言甚是,大明离不开两位塞王……”
  
  龚敩立即接话道:“故,臣以为楚王是最适合的人选。”
  
  “其一,年长有理政的经验。”
  
  “其二,军事能力出众,多次率军平定蛮夷作乱,对蛮夷作战经验丰富。”
  
  还真不是尬吹,朱桢洪武十四年十八岁时就上战场,洪武十五年二次征战。
  
  洪武十八年,一年内征战贵州和湖南,平定当地番蛮作乱。
  
  现在正在云南围剿北元残存力量。
  
  别的不说,对蛮夷作战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晋王确实不能轻动啊。
  
  换成是他们当皇帝,也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将晋王封出去。
  
  现在已经就藩的藩王总共也没几个。
  
  秦王朱樉被废,齐王朱榑死于大火。
  
  周王朱橚沉迷医学研究,没有任何威胁。
  
  潭王朱梓……不对,现在是朝鲜王了,已经封王建制不算。
  
  剩下的也就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
  
  前两个塞王不能动,周王没必要动,那就只剩下楚王了。
  
  先将他弄出去也是个成绩。
  
  于是群臣纷纷表示支持,楚王好啊,那块地天生就是给楚王准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