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算账 (第2/2页)
所以过了这个时间,他们将不会被直接安排开荒种地。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着急忙慌把地开出来,也种不了什么。会被安排去建造房屋,修整道路。
根据这个账来计算,看看他们需要多少粮食,可以进行多少移民,毕竟是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未来。
按头一年开荒的新田,产量不足,只出产标准的百分之50以上,维持移民自身需求,少量交税。
两到三年时间左右一定可以达到标准生产能力。
那么计算公式也就也就来了,第一年。为他们提供种子和粮食消耗。等到他们到秋天。就可以自给自足。到达第二年,他们就可以上缴粮食。到达第三年,他们就可以按照标准上缴50%。
此时作为第一年。作为这个公式的起始点,基数越大。那么到后面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此时粮食价格因为人口增长变的供应紧张。平均一石30公斤,要一两银子左右,那么一个人200公斤,就要七两银子?大规模的收购粮食,粮食必然会涨价。当然,作为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省,在山东数十万人的粮食收购,有多大的市场反应?随着这些粮食收购,也有大量本地人口转移,会全国沿海收购,但有火车的地方自然简单,省钱。
我倾向于粮食不会大规模涨价。一人口粮涨价7两银子是足足够的,因为还包含孩子。
此时开完会,定下规章。从3月中旬开始,正式在北方开始招人,在整个沿铁路带开始大规模招人。提前回去就开始物资储存准备。
凡是应招的人员提供基本口粮,但是要写合同,到天津免火车票,直接到锦州安置,一直到农作物播种时间前一个月。为标准。之后再招聘相同的人数。
大家是真的顾前不顾后啊。拆东墙补西墙,也要把人数给干上来。这时候再藏钱那就是真的傻啦。
再直接一些。这是一笔生意,非常赚的生意,大概率会包赚。这笔生意要怎么计算呢?去掉前期投入,每年50%的收益。你想一下,你投入100块钱,然后等三年后每年,年收益50块钱。你想一下这笔生意有多赚。
上千万两的白银被预定出来,各方去筹措。大家对比一下前面钢铁厂,那也是很重视的东西。一年多时间才慢慢通过招股,分批到账。
这一次呢,从开会决定到实际行动,不过一天时间。就预定出了上千万两白银。除了满清,也就是北洋,有这个实力玩得动。
这一千万两白银就是奔着第一年就移民100万人去的。4个月抓紧,移民50万。消耗银子粮食350万两,过了时间再安排人员50万人消耗700多万两。
大家对比一下北洋新军。嫡系部分两部分1.5万人加袁世凯一部2万人,一人一个月是四到五两银子。一个月是大概10万。一年120万。一杆步枪大概要20两银子,加子弹那就是50万两银子,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炮兵,炮兵肯定比步兵要贵得多呀。按照300万两银子。加上军管各种开销,四五百万两银子打得住吗?
但这四五百万两多少是国家财政在开支,多少是北洋在开支?这个时期,清国除了新军的六万人。在地方还有账面上的,防止人民反抗的,大概七八十万总是有的。
这七八十万正规军,他们的军饷大概是新军的一半。大概两三两银子。两三两银子。
折合物价大概就是90kg到60kg粮食。一年700kg到1000多公斤。一人要吃200公斤。平时稍微花销一下,自己老婆孩子吃一些。大概也就这个水平线了。
加军官,平均每人三两,每月240万两,一年3000万的开支?(清朝财政一年一共八九千万两)
等清朝没了,钱去了哪里?军阀混战消耗光了,交税的地主揣兜里啦。
当然,我只是往绝对充足的方向算的。算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看的人,大概有概念。我们不少人都看过清朝时的人们的照片。他们一年可以保证200kg的食物供应吗?清朝兵丁的计算是将所有的生活用品全部包含在内的。
我查了一下,在中国的票据时代,一个工人每月大概是。16kg一个白领大概是14kg。除了粮食供应,应该还有其他供应油布盐等不包含在里面的。
等大规模赚钱的时候。要应付各种开销,比如组建最少20万人的部队保卫东北,20万人的武器弹药。但这笔生意只要做下去。十几年之内向东北移民1000万人以上。横扫整个中国。都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建国的时候,当拿下东北,而东北有3000万人。那么最少可以拿出1500万人的粮食供应。少算一些,算1000万人。蒋介石有多少军队?也就是几百万军队。双方的实力其实差距不大。但是在组织模式上,已经完全开始盖过国民党集团。
而且就是因为可以拿到东北每年1000多万人的粮食供应。日本才可以支撑他那几百万人的陆军部队,加上几百万的后勤人员,机械,武器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