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37内战

37内战

37内战 (第2/2页)

清俄战争时期,列强还有所收敛,没有大规模出***。这次是清朝内部开展内战,所有人都放开了手脚。
  
  天津这方面在不断的接受步枪。另一方面和俄国分润利润,就可以通过海参崴港口铁路到北方,越过原来的战线向八旗运送枪支、弹药、火炮交接给八旗军队,防御部队,章高士,李双良都不管,只是要求分担后勤,保持中立。
  
  在比较原始的环境之中,带着大炮行动困难,只能带着随大部队行动,因为双方人数不能铺遍整个沿着辽河的漫长战线。
  
  双方都进行了很多渗透作战,随着武器弹药火炮的充裕,步枪的普及。
  
  本来北洋的小工业,子弹生产,还算个优势,现在被拉平了,双方变成了纯粹的消耗战。
  
  战争的力度和残酷程度开始直线上升。
  
  东北八旗超过10万人和袁世凯部10万人,张克部两万人,北边沿辽河,南边在营口和沈阳中间互相对拼。
  
  双方在面对对方准备好的,设于交通要点,阵地前面被清除了射界,挖好的壕沟阵地面前,正面进攻都是送死。
  
  这些地方虽然同有重兵保持阵线,但是交战却激烈不到哪里去。
  
  散兵无后勤,向对方渗透进攻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北洋集团还好,毕竟靠着铁路可以不断的得到补给,随着壮丁和武器的输送,关内的支持,迟早会慢慢占据优势,并不着急。
  
  面对关内的人力资源优势,东北八旗也很明白自己的处境。随着处境变得日益危险,渗透的规模和手段也开始变得愈加残酷。残酷的手段,就可以赢?这是不可能的,只是激起仇恨而已。
  
  随着战争的进行,连年战争的进行,大量的生产活动受到破坏。大量害怕被抓壮丁的人开始逃跑躲避战争。
  
  逃兵组的土匪快速生成,又祸害百姓,混乱秩序。
  
  进行到第二年,1902年夏天,北洋军队开始陆续积累足够的优势,沿整个辽河向北发起进攻。
  
  八旗军队人数劣势,开始显现,补充人员已经跟不上消耗速度。北洋人数还在节节攀升。15万人打8万人,快2:1的优势了。
  
  面对这样劣势的局面,清廷中央自然是焦急万分,加紧向列强卑躬屈膝,想列强可以拉它一把。李鸿章也是各种手段拉拢。在这样的情况下,签署了天津条约,大概内容就是从山东的德国青岛开始,一直向南到法国人占领的越南沿海,所有沿海地区全部开放通商,不限口岸。
  
  列强又简单的渔利,轻松得到了很多利益。
  
  英法德列强也无意发动大规模地面陆军进攻。
  
  日本不敢自己进攻。
  
  而俄国远东已经疲惫。清朝中央无法打动各国,开始认命,到这年的10月份,入冬开始,终于东北的局势平稳了下来。
  
  这场历时一年多的东北内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到停战之时,东北八旗经历不断补充的情况下,还有不到7万人的部队。
  
  北洋集团有15万人。不包含镇守北部战线的章士高,李双良部队。
  
  袁世凯集团13万人,张克东北卫田军2万人,田卫队1.5万
  
  稳定定局势以后,天津也有意平衡北洋内部。优先补充张克部。北线袁世凯的补充速度降了下来。
  
  但袁世凯已经毫无疑问成了北洋李鸿章以下的第一山头。
  
  连续数年的战争,清朝上下一共最少消耗了数千万两白银。在确定战争结果后的第一时间,天津北京都稳不住了,大规模的开始裁撤部队。
  
  袁世凯裁撤到5万人。张克裁撤到合并2万人。清军八旗也裁撤到3万人的规模。
  
  三部分人马都要陆续派军队接替北方战线上的防御部队,合2万人,按比例。
  
  打算东北将来就只留有10万人部队编制。
  
  中立的原北方战线看守部队,变一万人,住到关外铁路线上去,平衡局势,下一步,根据情况还要调整。
  
  此次是两场战争,但连绵进行,从1899到1902四年时间,俄清之战,时间更长,但伤亡小,双方军队相加伤亡不到十万人,(清朝黑龙江失陷的平民不计其数,但俄国暂时也不能完全控制,暂时无政府化了)。
  
  北洋和东北八旗的战争更像全面战争,连稳固的战线都不明显,但惨烈程度更高,对平民伤害更大,伤亡超过二十万军民丧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