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北汉入寇 (第2/2页)
说起来,军中能拉开两石强弓的人不算罕见,但拿来当实战弓使用就有些夸张。
要知道,军中专门用来练习拉力的力弓大多也就两三石。
不过对于李奕来说,这张弓他用起来却是得心应手,甚至能连射五十箭而尚有余力。
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就是所谓的天生神力。
而李奕正是靠着出色的骑射本领,在不依靠军功加持的情况下,一步步爬上了亲卫押衙的位置。
“奕哥儿,你说这汉军都打过来了,咱们禁军什么时候出征啊?”
就在这时,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到了李奕跟前,嘴里还忍不住嘟囔了几句。
“马兄这是急着要上阵立功吗?”李奕抬起头笑着调侃了一句。
这络腮胡的大汉名叫马仁瑀,也是典旗仪卫的押衙,李奕是左仪卫第二班押衙,他是右仪卫第一班押衙。
历史上,在决定后周存亡的高平之战中,马仁瑀这个名字可是载入史册的。
“从世宗亲征刘崇,王师不利,仁瑀谓众曰:“主辱臣死!”乃跃马大呼,引弓连毙将卒数十,士气始振。”
史书中的这段记载对马仁瑀可谓是赞誉有加。
在战斗局面不利的情况下,这位马兄挺身而出射杀敌军,一举提振了士气。
按照五代史中的记载,马仁瑀在高平之战中的功劳,甚至丝毫不比赵匡胤要差。
此战过后马仁瑀也连升三级,从一名小校被提拔为弓箭控鹤直指挥使。
最后一步步升为朔州观察使,死后还被追赠为河西军节度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如今的马仁瑀和李奕是同乡,都是大名府夏津人,而且还是一个村的,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
当年,邺都留守兼枢密使的郭威被逼起兵造反,李奕便拉着马仁瑀一起投入了郭威麾下。
等到郭威登基称帝后,二人一起被选拔进了内殿直。
真要论起来,李奕和马仁瑀算得上是过命的交情,远比他去巴结赵匡胤得来的亲近要更牢靠。
听了李奕的调侃,马仁瑀却反问道:“难道奕哥儿你就不想上阵杀敌博个富贵吗?”
“当年你我投军时,可是奔着建节去的,现如今才不过是小小的押衙,想当节度使少不得要战阵上拼命才是。”
“无富贵,毋宁死,这话可是奕哥儿你跟我说的吧?”
“无富贵,毋宁死……”李奕闻言倒是愣了一下。
要不是马仁瑀眼下突然提起,他都快忘了当年说过这么一句。
只可惜时移事迁,当初李奕是把富贵押在了赵大身上,怀揣着穿越者熟知历史的信心,自然是一腔雄心壮志。
但如今……唉!
好在李奕这几天也想通了,赵家得罪也就得罪了吧。
与其纠结懊恼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如把心思放在即将到来的高平之战。
这场战役直接关乎后周的生死存亡,也是世宗柴荣坐稳皇位的关键之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历史上赵匡胤就是在此战中发迹的,李奕自认为武艺本领不比赵大差,或许还要略胜一筹。
他赵老二能做到的我李老二未必就做不得!
人的心思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在没出赵家这档子事之前,李奕对待赵匡胤是自带滤镜的。
他觉得赵大作为未来的宋太祖,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天命之子,自己理应抱紧对方大腿才是正道。
但等如今他和赵家生了嫌隙,抱大腿这条路走不通后,他却又是另一番心境。
甚至都开始在心里拿自己跟赵大比谁的本事更厉害些。
这难道就是不破不立?
“对了,奕哥儿,那赵家没再找你麻烦吧?”
马仁瑀的话将李奕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
“这些天我都在当值,也没来得及问你。”
“听说当日那赵家姑姑也投井死了,怕是赵家会把这事也算在你头上。”
李奕轻哼道:“他想算在我头上就随他,反正案子已经判过,那赵家又能拿我如何?”
“说的也是,那赵弘殷再大也不过是个军都指挥使,还真能拿你这个押衙怎么样?”
“要我说他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这辈子或许当个军都使就到头了,以咱兄弟俩的年纪和本事,再稍微有了些运道,建节开府也并非不可能。”
马仁瑀越说越来劲,唾沫横飞道,“等将来咱兄弟当了节度使,那赵家巴结咱们还来不及呢,再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再惦记这事。”
不得不说,马仁瑀倒是挺有自信,现在还是个小小的押衙,就敢去想以后当节度使的事了。
虽说历史上他在死后确实达成了这个心愿。
然而马仁瑀说的也并没有错。
只要李奕将来能爬的足够高,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就算赵大最终黄袍加身,也未必敢随便动他。
再说,你赵大未必就还能黄袍加身!
反正李奕是不会甘愿坐以待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