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兴喜欢书法 (第1/2页)
好在二兴马上又说了:“去吕仙祠就跟去自己家一样,那里有好多传统兵器呢,我练武就需要有接触兵器的机会,可师兄他们老说我小,不让我玩儿,我就偷偷地去!”
他是故意说些孩子气的话,但也是在间接证明,自己的那个居士证真的只是为了进出方便而已。
这个证件办下来一年多了,是师父一力坚持的,至今二兴也没想明白到底有什么用,师父走得也匆忙,没有机会打听清楚。
不过“挂靠”一说,玄清道长是真的跟王美芬这么解释的,并不是他的臆造。
直到这个时候,稍远座位上的王主任等人才走过来交谈。
那位孟处长,更是再一次把二兴抱在了怀里:“我可喜欢这个孩子了,可惜想认干儿子都晚了,他上一次去燕京就被人抢了!”
楚市长呵呵笑着问了:“凭孟处长的身份,还能有人抢在你头里?”
“那人她可惹不起,我们部里文工团团长的亲孙女董娟!”乔科长趁机调侃似的解释了,“我们董团长也很喜欢他,接去家里住了好几天。”
楚市长略有动容,到了他这个地位,燕京里的一些事该了解的都了解了。
董团长就是鼎鼎大名的董汉钦,可是开国将领的头衔呢,退居二线后才在文工团挂的职,算是正式功成名就之前,组织上照顾性质的安排。
董娟这个人其实他也听说过,今年还不到三十出头,内地知名的年轻歌唱家之一。
而且楚市长也算是听出来了,这部里的来人是在拐着弯的提醒他呢,二兴的背后是有人的,可别怠慢了孩子。
很快二兴就离开了主/席台,因为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跟家人坐的位置算是工作人员的待命区,并没有茶水之类的优待,但起码不用跟台下的观众一样,站在大太阳底下了,头顶有遮阳篷的。
所谓的开幕式,也只不过是三两位领导讲几句场面话,这一次的活动不仅举办仓促,而且民间的性质很浓郁。
严格说起来,其实就是铁道部的两家直属企业的务虚会,仅仅是打着一个文化交流的名目而已。
可由于部里来了好几位领导,尽管行政级别跟市一级的干部还犹有不如。
但到底是部里的来人,楚市长肯破格接待,也是看在了两家单位的建制规模实在有点大而已。
何况他本身就是位书法爱好者,又赶上刚好有时间,就过来给捧个场,顺便看看几位当地书法大家的作品有没有新的突破,半个人爱好的私人性质捧场罢了。
不同的是部里的来人却很重视,尤其到了年底,把这个跟地方上的联谊性质的活动照片一公布出去,就是轻轻松松的一份政绩。
再加上他们的到来,还是应地方上的请求,还有一定程度的为地方排忧解难的工作性质。
尤其是跟二兴的新书发行再联系起来,王主任他们几人的功劳是显而易见的。
随后的活动重点,就是二十几张写字台上的现场书法展示。
其中就有在春城书法界享有盛名的桓真等人的现场泼墨,一下子就把半企业性质的活动的逼格拉升了许多。
从两个厂子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书法爱好者,也进入了创作状态,一时间整个大院里安静了很多,只有电视台的摄像机在不断地变换着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