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老头乐的项目开发 (第2/2页)
于是乎,几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流里流气的小阿飞们都不见了,学校门口长期盘踞的小混混们也不见了,机车厂方圆几十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静局面。
晚上下自习回家,再也不用担心暗处向你吹口哨的黑影,大街上除了树木就是匆匆而过的行人,寂静、萧瑟。
杨运喜几天后出院,继续担任修机车间主任。
一个星期后,时间也来到了1979年,王传文正式结束了俱乐部的门卫工作,带着二兴回了一趟老家,吕奉翊和邝国友一路随行。
在老家住了几天返回来,大兴也放了寒假,一老两小就去七里山住了一段时间。
1月11号是二兴六周岁的日子,这一天才从山上下来,唯一的变化是从此吕奉翊不离身边左右了。
这个月的28号是春节,吕奉翊也是在杨家过的第一个年,大有以后成为杨家人的迹象。
因为他冀省的老家早就没人了,唯一的弟弟也当了兵,没有任何的负担。
年初二那天,他更是不知从哪里搞来了一辆军用吉普车,装上杨家全家回了一趟吊顶子山的徐家坎子村。
上一世,王传文这一次回来后,就没再返回城里,就在村子里终老了。
但这一世的他,显然心态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而且生活状态也从此改变了很多。
在此之前,由二兴设计,吕奉翊动手制作,用一辆附近农村大集上买回来的三轮车,为王传文改造出来一辆后世的那种老头了小三轮。
老爷子蹬着它就能到处逛,偶尔自己还会跑去七里山的吕仙祠,喝喝茶,混一顿饭吃。
更多的是为了去城里到处显摆,毕竟他的“老头乐”可是春城的头一辆,新颖的外形和实用价值,不知馋坏了多少老头老太太。
而且他的身子骨本就很好,再加上家里有了吕奉翊这位免费的中医“大夫”,老爷子的身体比上一世要挺括得多。
转过年来,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那就是五排院的赵家老大,看上了王传文的“老头乐”,找来跟他商量项目开发的可能性。
当然了,那个时候还没有“项目开发”这个词。
这是因为赵家老大赵成虎,也就是狗旦,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的极度贫困,被街道分配到一家大集体厂子里工作。
这家叫做“向阳配件厂”的主要业务,就是依托着机车厂,生产一些简单的配件,但更多的是生产铁钉、螺丝之类的最低端的工业消耗品。
厂子的建立目的,是为了照顾那些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以及下乡返城人员。
由于严重缺乏技术能力和资金,上一世其实在刚进入八十年代就倒闭了。
赵成虎也是在失去工作后才去的南方打工,这一世由于他的找来,让二兴瞅准了这个难得的商机,也算是意外之喜。
一是向阳配件厂是现成的机加工小厂子,不用专门再找干活的工人。
再一个就是,他了解赵成虎有经商的头脑,一旦这个项目运转起来,以后的发展就充满了无限可能。
所以,他在帮着赵成虎出主意的同时,让吕奉翊带着王传文去市里申请了“老头乐”的专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