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认祖归宗见祖父 (第2/2页)
爷爷眯着昏花的老眼怅然说道,“是啊,回去给你父母亲说,我错了,老辛家盼着他们回来认祖归宗,我要亲自对我的小儿子儿媳道歉呢!”
“舍不得啊,爷爷!爸妈知道爷爷让我们进家,高兴还来不及呢!”
辛艳雯发现社会发展了,爷爷的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辛利和戈芷辉吃过午饭就回延城了,爷爷见着孙女亲,让辛艳雯在家里住一宿,明天再回家,小儿子一家人什么时候来,老辛家都会张开温暖的怀抱欢迎他们。
晚上,爷爷让儿媳们做了一桌子的菜,让在家中的几个孙子孙女来陪辛艳雯吃饭,之后去拜见几个伯父伯母。
十三旺铺的辛家先祖历来有经商的传统,至清乾隆年间已成为禹王县家境殷实的名门望族。
在清末,辛家传至辛艳雯爷爷这一代。爷爷兄弟三人,在辛家排行老三。大哥在村里经营一家染坊,二哥在县里开了一家酒坊。爷爷虽按照父亲的意愿,致力于仕途科举,虽考中了举人,但很快满清寿终正寝,爷爷的仕途之路也宣告夭折,爷爷只落了个学富五车志不得,随即就在十三旺铺办了一家私塾。
至辛艳雯父亲这一辈,姊妹八人就有四人依靠考学成了吃公家饭的城里人。辛艳雯的父亲最为老实忠厚,上学至高中就碰上了十年动乱。见混乱的一塌糊涂的局势,辛艳雯的父亲下学回家务农。不成想与在高中里一见钟情的辛艳雯的母亲藕断丝连,二人频频鸿雁传书。
母亲只是姐妹两个,没有兄弟。老姥姥爷要求辛艳雯的父亲如若成就亲事,必须倒插门做上门女婿。受传统教育极深的爷爷哪允许这等事发生在他们老辛家啊,就坚决不同意这桩婚事。好歹辛艳雯的姥爷也姓辛,最起码过去之后可以坐不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