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花开终有时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峥嵘岁月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峥嵘岁月稠

第一百一十二章 峥嵘岁月稠 (第1/2页)

许正扬说他老早就有这个打算,无奈父母在许家庄生活了大半辈子,爷爷都快九十岁的人了,故土更是难离,移居县城只不过是当晚辈的一句尽孝心的话而已。
  
  王素云不住的点头,说海宁的爷爷自十五岁就参加了革命队伍,大半生南征北战,走南闯北,在苏南老家呆的时间毕竟短暂。尤其是对延城这一带比较的熟悉,对驻扎过村庄上的人们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海宁的爸爸落户延城以后,老人说大儿子圆了他的第二个故乡梦。所以说老人来到延城居住是有很深的情结的。
  
  江海宁和许正扬是第一次听说父母讲起爷爷还有这么一段人生经历。
  
  “怪不得爷爷奶奶在延城生活得这么舒心,原来他早已把延城已经当做了他们的第二故乡了呢!”江海宁托着两腮痴痴地望着母亲,听母亲讲着这些陈年往事。
  
  “对了,妈,听海宁说奶奶老家是禹王朱镇乡芥子村人,但听说现在的禹王市是没有这个行政村的。”许正扬听江海宁说过,她奶奶老家是禹王市人。
  
  “那是在四几年的时候,日本鬼子扫荡并焚烧了整个的芥子村,对全村老百姓进行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幸亏奶奶当时到外地的姑姑家走亲戚,躲过了那场大灾难。可是自此芥子村就在禹延大地上消失了。孤苦伶仃的奶奶义愤填膺地参加了革命队伍,发誓要为全家人报仇,为整个芥子村的父老乡亲报仇!”母亲说到这里,眼睛中噙满了泪水。“你看,大过年的,我不该提这些悲惨往事的!”
  
  “听爷爷说,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攻打延城镇的战斗中受了重伤,被已成为医护人员的奶奶在战场上的瓦砾中救起,拼了命地背回了后方医院,由此也成就了一对不离不弃的革命伴侣。”江海宁对爷爷奶奶的故事倒是听两位老人谈起过,但都是谈笑着一带而过。
  
  江奉国这次聚会比往常回来得早一些,王素云说这就很好,以后没有特别的应酬,喝茶聚会商谈工作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都喝得醉醺醺的有什么好处。
  
  江奉国称陈旭的这种工作作风由来已久,只是在某些场合为了延城县的经济利益,不得不采取大众认可的礼仪应酬,并且陈县长风清气正的做派已经受到德城大市领导的认可,在年后不久,县委县府的人事架构可能要有所变动。江奉国说到这里,嘎然而止,不再谈及晚上聚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