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远大也有长远计 (第2/2页)
许正扬和江海宁上了车,本田车缓缓驶进旁边的丰华路。“晚上车少了,走近路吧。”许正扬说道。
“是啊,诸伟腾用刘伍也是抄了一条近道儿。”江海宁在许正扬不经意的话中受到了启发。
“嗯?何解啊?”许正扬明白江海宁一部分意思,但没有全部理解。
“你看啊,远大模具自诸伟腾接替诸伟成之后,虽然大有起色,但与兰奥的联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分崩离析。诸伟腾依靠兰奥走科技振兴的路线宣告失败,他在其他方面的措施也没见有多大的起色。正巧隆达模具归附远大,刘伍以资深人士进入远大的高层管理,诸伟腾当然不会让刘伍吃闲饭,他很自然地会利用刘伍的一切特长,为远大打开僵局。诸伟腾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能实现再度辉煌的成功近路。”
江海宁的分析与许正扬所想的是差不许多的,诸伟腾任用刘伍是远大模具在孤注一掷,远大与和义德模具市场之争的决战氛围愈来愈浓。
“海宁你的分析是极为正确的。对了,远大委派俞资衡来纺院进修,也反映出诸伟腾在人才储备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来看远大高层管理梯队是后继有人啊!”
许正扬很想知道江海宁刚才与俞资衡谈论了什么。“海宁,这个俞资衡怎么样啊?”
“哦,俞资衡是去年进的研修班。人嘛,还行吧。由于学术问题我们有所接触,感觉到俞资衡这人不同于企业中一般管理人员的传统思维,办事不推诿,合作意识强,对一般的问题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江海宁对俞资衡评价不错,似乎有某些好感。
“远大管理层一直存在着一般企业常有的诟病,看来这个俞资衡进修完后,必定成为远大具有开拓精神的少壮派。远大模具真是浮浮沉沉,冥顽无终啊!”许正扬感觉到远大模具业已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变革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