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建业兴家衣锦还乡不忘本 (第2/2页)
安顿老舅老舅母一家人安歇之后,许正扬和江海宁跟家人商量,是否能一块儿回去,到津城呆上几天。
爷爷说自年轻随老大哥到津城平都一带做过买卖,这么多年了,也没再去过一次,在有生之年,倒是很想去看看那里。父母见老人改变了以往故土难离的老观念,将近九十高龄了,不忘到年轻时到过的地方看一看,觉得机会难得。就说这都是老人看在孙媳妇江海宁的面子上做出的决定。
江海宁握着爷爷的双手,说她爷爷年轻时也在津城一带战斗过,和奶奶也说要一同前往呢!老人听说老亲家也去,高兴地合不拢嘴。
就这样,第二天,宇通大巴载着许正扬的老舅及全家人,在延城接着江海宁的爷爷奶奶和母亲王素云、父亲江奉国赶赴津城。
举家津城一行,圆了老人们的重游故地梦。当看到和义德集团庞大的企业规模后,家人感慨万分,说做梦也没想到江许两家的后人竟然这么有出息!
这正是:江许后人多才俊,积善成德铸威信。建业兴家成伟业,衣锦还乡不忘本。
许正扬和江海宁想留父母在津城多住几天,可老人们已年过古稀,需要照顾,父母只好放弃了这种想法。
家中有老人,儿女不远行。年轻的许正扬和江海宁真正感觉到了做父母的不容易。在亲情面前,再多的金钱,再舒适的居家享受,也阻碍不了故土难离的眷恋,也代替不了做儿女的尽孝之心。
六月津城的古街巷道,国槐枝桠丛荫。掩盖在绿树繁花之中的津城纺院,正在迎接又一届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这里读研两年有半的江海宁即将毕业了。
远大模具的俞资衡在与江海宁的由浅入深的交往中,对和义德的治企理念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和义德的企业文化与江海宁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与打动了俞资衡。如何改变津城远大残疮百孔的现状,如何让津城远大脱离浮华,在俞资衡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