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卧虎藏龙》展映 (第1/2页)
一个只能容纳200人的小放映厅,《卧虎藏龙》即将迎来戛纳的第一场展映。
并不是组委会轻视这部华语电影,事实上,黎安的这部作品刚刚完成后期制作,就收到了好几个电影节的邀请函。
戛纳最终得到了黎安的青睐,将《卧虎藏龙》的第一次公开放映选在这里,组委会方方面面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可是,作为今年欧洲三大的第二站,前来参加这次影展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像《卧虎藏龙》这样能得到连续5天展映机会的影片少之又少。
有的甚至只能露天放映,《卧虎藏龙》能被安排进放映厅,已经十分难得了。
像姜纹的《鬼子来了》,同样备受关注,却也只能得到两场公开放映的机会。
晚上七点,当黎安一行人到达放映厅的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看到黎安出现,观众没有过多的表示,尽管这段时间关于这部电影的宣传,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可最终还是要靠电影本身来说话。
黎安在欧洲是非常受欢迎的导演,他的父亲三部曲都曾在这里取得了成功。
欧洲的观众最喜欢的就是他拍出来的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他的许多电影都有一种魔力,能深深地扎进观众的心里,让观众由衷的喊出那句:卧槽。
关于他这次带来的作品,他本人给出的解读是,表面上看起来,表现的是刀剑江湖,实际上,其内在呈现出来的,并不是来自于立身江湖的武功,而是每个人内心的情感和欲望世界,这才是他所要表现的“江湖”。
电影开始,李慕白来到了俞秀莲的镖局,如果不了解两个人的关系,感觉就好像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的男人,在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妻子的服侍。
随后两人的一番对话,将故事的整体氛围带到了一种非常玄妙的境界。
当初在拍这一段的时候,张楚就在现场,感觉李慕白神神叨叨的,也不知道他究竟在说什么。
现在看成片,反倒是看懂了一些,
“我感觉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
大概意思应该是在说,他进入了一种没有任何干扰的状态,可以真正的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也感受到了孤独,孤寂。
这算不算暗示?
只可惜俞秀莲没读懂,或者是在装糊涂。
“我的周围只有光。”
此时的李慕白已经功成名就了,荣誉,声望,名利,他的周围就是被这些光环所笼罩,已然到达人生巅峰。
“我似乎触到了师父从未指点过的境地。”
李慕白的成就已然超过了他的师父,可是他却感到孤独?
听了李慕白的这段话,俞秀莲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你得道了?”
在她看来,李慕白描述的这个情况就是得道了,特别是李慕白亲口说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存在了”。
这显然是一种常人到不了的境界。
但是李慕白否认了,因为他说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非常悲哀。
他想说的是,现在功成名就了,但是却体会不到一点喜悦,甚至感觉白活了一辈子。
咋理解呢?
想不明白图个啥,就是觉得没意思,独孤求败,无敌寂寞,不知道还能追求什么?
对于李慕白而言,似乎已经看穿了名利,看透了生死,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名。
张楚感觉自己终于能看明白了一点点,但似乎……还是神神叨叨的。
李慕白的这种状态,在张楚看来其实并不稀奇,因为这是大多数老男人的窘境。
到了这个年纪,不管成功与否,一辈子基本定型了,不成功也很难再往上爬了。
人生基本已经驶入正轨,既然有轨道,就能提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就是李慕白所说的寂灭。
现在什么样,死的时候还是什么样,所以感觉很悲哀。
这是不是黎安深层次的意思?
果然是隐喻大师,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应该能引得许多人共鸣吧!
回头看了眼老外观众,一个个正襟危坐的,深有感触的样子,透着那么有学问。
听得明白说什么吗?
哦!对了,有字幕。
咝……
张楚突然倒吸了一口凉气,大腿突然被身旁的张紫怡掐了一把。
安静!
张紫怡没出声,但看口型应该是这两个字。
你不掐我,我能出声吗?
电影还在继续,没了目标的李慕白表示不玩了,打算退出江湖,连神兵利器青冥剑都不要了。
随后故事发展到了京城,俞秀莲将青冥剑送到了贝勒府,在这里见到了玉娇龙。
两个人谈到了婚姻的问题,玉娇龙表示自己不想结婚,但是俞秀莲却非常憧憬婚姻,并且用传统观念来教育玉娇龙。
嫁人是大事,女人一辈子,总是要嫁人的。
简单两句对话,充分体现了两个人截然相反的性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