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穿越1998:这个锦衣卫杀疯了 > 第七百二十章 将星陨落

第七百二十章 将星陨落

第七百二十章 将星陨落 (第2/2页)

盔甲不但不透气,长时间被阳光炙烤,跟个烤箱一样,裸露在外面的皮肤要是不小心蹭一下,都能把人给烫伤了。
  
  这段时间,剧组不停的有人中暑,张楚的身体好还能勉强撑着,可同样也有点儿熬不住了。
  
  好在快要杀青了,苦日子也过不了多久。
  
  六月,一场大雨过后,暂时驱散了暑气,剧组也趁着这两天抓紧工作。
  
  到了12号这天,终于迎来了杀青的日子。
  
  一支汉军骑兵由远及近,闯入摄像机的镜头。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正是张楚扮演的霍去病。
  
  只是和出征前的意气勃发相比,此刻的张楚,脸上写满了疲惫。
  
  关于霍去病的死,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在军中感染了瘟疫。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汉武帝担心霍去病功高盖主,秘密将他给处死了。
  
  这种说法明显不靠谱,如果汉武帝担心霍去病功高震主的话,为什么不担心卫青?
  
  相较于霍去病,身为大将军的卫青,在军中的声望明显要更高。
  
  所以病死军中的活法更为可信,而具体是什么疾病导致了一代将星突然陨落,最有可能的就是瘟疫。
  
  刚刚打赢了王庭之战,匈奴的大单于伊稚斜也战死军中。
  
  就像霍去病的死,史书记载不明,关于伊稚斜的死,历史同样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关于伊稚斜的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被汉军击败以后病死,还有一种是死于内部权力之争。
  
  伊稚斜是篡位上台的,他是军臣单于的弟弟,匈奴的左谷蠡王。
  
  军臣单于死后,伊稚斜打败了军臣单于的儿子於单,夺取了王位,导致於单一气之下,投降了汉朝。
  
  但这时的汉朝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也有所改变。
  
  伊稚斜在骚扰了汉朝几次以后,又写信要求和亲。
  
  但是汉武帝没搭理他,而是整顿军备,派遣卫青、霍去病等人对匈奴进行了强有力的进攻。
  
  匈奴的实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伊稚斜篡位造成的分裂,实力更是锐减。
  
  而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国家实力大增,军队在汉武帝严格要求下,也变得更加强大。
  
  几次战争下来,匈奴被打得节节败退。
  
  尤其是王庭之战后,匈奴的主力差点儿被全歼,残余力量一直往西北逃跑,退出中原和河套一带。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后匈奴时代”,苦逼的伊稚斜正是这个时期的匈奴单于。
  
  他在当匈奴单于期间,一直被汉军压着打的,而他这个单于大位还是抢来的,所以更显得可怜。
  
  伊稚斜死后,匈奴不断北逃、分裂。
  
  一部分去了欧洲,和罗马人死磕去了,现在的中亚、欧洲都有他们的影子,历史上的阿提拉帝国就是匈奴人建立的。
  
  还有一部分跑到蒙古草原,与北方的游牧部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的蒙古、突阙、契丹等少数民族。
  
  还有部分留在中原,渐渐被汉化。
  
  曾经威名赫赫,震慑西域诸国的匈奴最终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而导致匈奴由盛转衰的,正是以霍去病为首的汉军将士。
  
  镜头里,张楚骑在马上,身形不住的摇晃,看上去已经摇摇欲坠。
  
  身后的汉军将士同样都是一身的疲态,虽然大获全胜,可在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喜色。
  
  长年的征战,早已经让他们身心俱疲,此刻每个人的心里只想着能活着回家与亲人团聚。
  
  这类电影到最后,都要突显出反战的思想,这属于政治正确,半点含糊不得。
  
  就像电视剧《汉武大帝》,也是以汉武帝刘彻下罪己诏结束。
  
  都是对战争的反思。
  
  感觉到身后的群演拉开了一点儿距离,张楚身子一歪,从马上栽落在地。
  
  “将军!”
  
  “将军!”
  
  朱亚纹等人纷纷翻身下马,朝张楚扑了过来。
  
  “将军!”
  
  张楚躺在地上,在他的头顶是一架悬臂吊,上面的摄影师正用镜头正对着他的脸。
  
  原本混浊的眼睛此刻渐渐变得清亮,短短片刻的时间,便闪过了多种情绪。
  
  若是以往,让张楚演这种没有台词,全靠表情和眼神来表现情绪变化的戏,怕是能难为死他。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这些年,张楚的演技就算是磨也磨出来了。
  
  监视器里的画面,从最开始的特写逐渐拉远,画面的中心始终集中在张楚的一双眼睛上。
  
  各种情绪展现,文子仁不禁暗暗叫好。
  
  “CUT!”
  
  张楚的耳边传来文子仁的声音,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终于结束了。
  
  真特么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