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穿越1998:这个锦衣卫杀疯了 >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迷之自信的小棒棒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迷之自信的小棒棒

第七百六十三章 迷之自信的小棒棒 (第2/2页)

就李舜臣所参与的各场战役来看,屡战屡胜与他毫不沾边,骁勇善战更是无稽之谈。
  
  所谓的骁勇善战,主要是指在与敌人对阵时,斩杀将领数量来评价的,李舜臣与敌兵对阵,未曾斩杀一人。
  
  这可并不是因为他的慈悲心肠,主要是他实在没有这个能力。
  
  中国的名将大多数从儿时就已经开始习读兵书,又或者是学习骑射,李舜臣并不是,他是在自己二十二岁那年才开始接触骑射。
  
  这就好比一个人学习了十几年的二胡,突然转学古筝,一切从头开始,所以自然不能与从小学习古筝的人相提并论。
  
  没有天赋,没有长期努力,李舜臣实在是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
  
  至于与倭寇的几场海战,可笑的是,高丽人居然将抗击敌寇的所有功绩归结于他一人。
  
  实际上真正扭转局面的是将领李如松,而李如松对于中国名将史来说,也只是普普通通一个人,他的功绩甚至都远不如他的父亲。
  
  且不谈李如松,即便是与他共同抗击倭寇的麻贵,李舜臣也远远比不过。
  
  麻贵在王京保卫战之时,正面击败小西长行,粉碎了倭寇迅速灭亡高丽的策略。
  
  后来麻贵又击败加藤清正,彻底扭转了高丽战场的局面。
  
  而麻贵也仅仅只是一个备倭总兵,官居正二品。
  
  高丽人所吹捧的第一名将李舜臣,连大明王朝的普通二品官麻贵都比不过。
  
  如此籍籍无名之人,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沧海遗珠,主要是因为高丽人的营销。
  
  通过各类电影、电视剧大肆吹捧李舜臣,在高丽的电影中,李舜臣是所有人都尊敬的名将,甚至在高丽的电视剧中,李如松都要称李舜臣为大将军。
  
  这类情节着实可笑,尚且不论他只是李如松手下的手下的一个偏将,根本没有被称为将军的权力,甚至连李如松的中军大帐都没资格进去,估计李如松压根不知道有这么号人物。
  
  可高丽人却在各类电视剧中大肆吹捧他,实在可笑,这就好比班级第一谎称全国第一,实际上班级第一,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名次。
  
  可高丽人骨子里的虚荣心,还是将这一籍籍无名的小卒捧到了亚洲十大名将之中,而且将他捧为亚洲十大名将之首,甚至位于成吉思汗之前。
  
  舆论是把双刃剑,在铺天盖地的舆论营销下,哪怕一个不成器的将领也会被营销成英雄。
  
  吹捧自己的民族英雄并没有什么错,但过度吹捧只会贻笑大方。
  
  李舜臣自己恐怕也想不到,几百年后,自己会因为后人的过度吹捧,而被再次拉出来,遭受一场无辜的羞辱。
  
  张楚和张一谋将明朝援棒抗倭的历史搬了出来,通过各种史料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李舜臣的那几场小胜,除了能让高丽挽尊以外,屁用没有。
  
  原本李舜臣还有抗击敌寇这一战役可以吹嘘,一番对比下来,他这一小小战役根本不值一提,别说名将榜了,哪怕被称为将,都是对他的高抬了。
  
  还跟冉闵相比?
  
  谁给他的勇气?
  
  将冉闵和李舜臣放在同一个历史背景之下,给李舜臣十倍于冉闵的兵力,一战下来,要是弄不死这个老棺材瓤子,冉闵就可以削发为僧,自此遁入空门了。
  
  “如果一定要将你们的李舜臣和中国的某位历史名将所作比较的话,那恐怕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中的六将了。”
  
  张楚完成了最后一击,那两个高丽历史专家,还有主持人的脸都紫了。
  
  说谎的人,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是在吹牛掰。
  
  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心知肚明,不过是在故意装傻罢了。
  
  以前也曾有人反驳过他们的观点,但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可张楚不一样啊!
  
  这位的影响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今天这番言论一旦传扬出去的话,高丽人造出来的神,顷刻间就能崩塌。
  
  以后还怎么出去吹牛掰?
  
  两个高丽历史专家拂袖而去,节目录制也只能临时终止。
  
  “小张,你说,他们会不会被气死啊?”
  
  离开KBS电视台的时候,张一谋还在笑,想到张楚那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梗,他就忍不住。
  
  “自讨没趣,自取其辱,气死都活该。”
  
  本来想着,这次来高丽,就放过他们的景福宫,可现在看来,晚上还是得光顾一下,东瀛人的大茅厕就去了,高丽人的景福宫要是不去一次的话,岂不是厚此薄彼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