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春明菜市场的碎鳞 (第1/2页)
第一卷《锈厂烟云》第十七章:春明菜市场的碎鳞
时间:2012年1月10日清晨7点50分
春明菜市场的塑料棚顶被积雪压得低垂,白豆踩着鱼鳞混冰碴的路面,鼻尖冻得通红。猪肉摊张婶的砍刀剁在案板上,骨渣溅到旁边干调摊的辣椒堆里,红白相间的碎屑中卡着半截蓝漆螺丝——正是四号仓通风管道缺口的补钉型号。
“鲫鱼三斤二两!”卖鱼老王抄网捞起尾冻僵的鲤鱼,鳞片在晨光中泛着暗蓝反光。白豆盯着砧板下压着的旧报纸——九三年《防汛先进表彰》的合影里,副市长扶在鱼筐上的右手缺失翡翠指套,指节凸起的弧度与冷链车司机的尸检记录中骨裂纹路完全一致。
陈大炮假装剥蒜头凑近挂肉的铁钩,指节敲击冻硬的猪腿骨,回声显示骨髓腔被钻空。张婶挥刀斩骨时,刀刃缺口绷出星点火花——落在地上的铁屑在紫外线灯下泛着蓝晕,与老周浴室里发现的金属沉积物同源。诸葛明蹲身捡蒜皮,指尖却勾起根红蓝相间的电线——绝缘层印着龙腾建材的质检章,线芯绕法模仿九三年沉船货轮的无线电搭接技术。
“秤砣忘带啦!”老王骂骂咧咧踢开脚边的花岗岩砣,石底凹槽里粘着块干涸的铊化合物结晶。白豆帮忙抬秤时,铁盘边缘的油污忽然反光——2011年12月的送货单压在最底层,采购单位栏潦草涂改的痕迹下,藏着手写体的“江心岛疗养院膳食科”。
干调摊的宋爷推着板车卸货,麻袋破口处漏出的八角里混着几粒深蓝晶体。诸葛明抓起颗对着日头端详——晶体的双折射率与LC-93钢材氧化后的光谱特征完全吻合。陈大炮抓起花椒闻了闻,突然撕开包装袋夹层:九十年代的《危化品运输证》被折成三角,日期栏的褪色红章缺损处与副市长办公室钥匙的齿纹互补。
“小伙子买点松蘑?”卖山货的刘姨掀开棉被保温的竹筐,菌褶里粘着星点暗红铁锈。白豆拎起朵褐蘑,菌柄裂缝中卡着半枚五分硬币——边沿的俄文刻痕经锈蚀模糊处,恰能补全红光浴池烟囱上的罗马数字密码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