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我的成长人生时代 > 婚姻时代 第123章 发热(一百二十三)

婚姻时代 第123章 发热(一百二十三)

婚姻时代 第123章 发热(一百二十三) (第1/2页)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很打动我:“从来如此,便对么?”
  
  太腻害了!一语中的!
  
  今天是中秋节,所以,要拜拜。
  
  嗯,今天一早,二婶就打电话给我,问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去拜拜,然后我就不用自己买东西去拜拜了。
  
  我婉拒了她的好意,表示自己晚点再去拜拜,因为,我有我不一样拜拜的方式。
  
  到了接近中午,我就买了三个苹果去祠堂拜拜,没有月饼,没有茶水,没有酒,没有肉。
  
  其实,我本来想弄一盘青菜去祠堂拜拜的,由于时间关系,我选择了水果。
  
  嗯,如果让除我阿婶之外的其他长辈知道我只拿了三个苹果去祠堂拜拜的话,多半会觉得我没诚意,不懂事。
  
  不过,没关系,我不在意。
  
  呼,是的,我一直都对拜拜的方式心存疑问。
  
  为何拜拜经常都只选鸡肉和猪肉?
  
  是谁带头的?为何其他肉就不能拿来拜拜?
  
  之前我问了二婶:“为何拜拜没人用鸭肉,而总是用鸡肉的?”
  
  二婶表示:“以前有人说,鸭的嘴扁扁的,看起来总是很伤心的样子,不吉利。而鸡的嘴尖尖的,看起来总像是笑着的样子,比较吉利。”
  
  我哭笑不得:“那么猪呢?难道猪的鼻子就很好?”
  
  二婶也笑了:“我也不知道以前的人怎么想的……”
  
  嗯,既然如此,最初提出来这些想法的那个人凭什么就是对的呢?他是那些“看不见的存在”的代表吗?
  
  大家都觉得他提出的想法有理,不过是因为心理作用。毕竟,大家都是喜欢趋利避害的,任何一些可能产生不好的做法都会被摒弃,从而选择最有可能带来美好的做法。
  
  慢慢地,这种想法开始蔓延,一代传一代,下一代也不问为什么,只觉得好像一直如此,那就一直如此了。
  
  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而且还是隔代从众。
  
  既然相信有“看不见的存在”,为何就不能有些关于人的代入感?
  
  你想想,每个人去拜拜都是拿鸡肉和猪肉,吃得不腻吗?换做是人,吃多了也会觉得反胃。
  
  好多人去拜拜的心理都是这样的:弄的鸡肉越大越好看,就说明越容易得到“看不见的存在”的认同。
  
  嗯,感觉,就类似于现实生活中塞钱去求人办事一样,塞得越多,事就越容易办成。
  
  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
  
  也许,“看不见的存在”也排斥这种感觉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