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抢救大明朝 > 第832章 王师又来了(求月票)

第832章 王师又来了(求月票)

第832章 王师又来了(求月票) (第2/2页)

大清绿M子天兵一走,大明的铁M子黑枪兵就牛逼了,开始在济北、东昌、西兖州这些地方四处巡视,宣示大明威权,顺便还抓几个不肯剪了辫子装秃子的漏网清兵砍了脑袋示众,还有就是到处张贴写着《迎大明》歌词儿的安民告示——通常就是在某个村寨门外插根木杆子,上面挂个辫子头,木杆子边上立个告示牌,上面贴个安民告示。
  
  在距离渤海湾不算太远的海丰县城外,一群农人刚刚送走了十个背着可怕的“黑枪”的大明王师天兵,现在聚集在一块刚刚立起来的告示牌前,还找来了村子里面最后一个认字儿比较多的村秀才。一看,饿得快不行了,赶紧喂点食儿,好让这个可怜巴巴的老夫子长点气力,然后再叫他去看告示牌......
  
  老头子姓王,人称王老秀才,其实根本没中过秀才,只是个老童生,也就是通过了县试、府试,但是还没过院士的读书人——秀才其实也不容易考啊!
  
  不过在明朝那会儿,王老秀才在村里也算是个人物,到底是考过许多次院试的,在济南府士林中也有几个响当当的朋友,所以家里能占大一片盐碱地(属于隐没田产)放租,还开了个私塾招一点蒙童,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可是到了大清朝这里,王老秀才可就惨了,大清没有秀才了......而且计口授田,授完田就得纳粮当差,老秀才不会种田,也当不了差,他的儿子又是个忤逆不孝的,听了同学的蛊惑,在什么《讨胡虏檄》上署了名,怕大清天兵拿他,所以在清兵打到海丰县的时候就溜了。留下老王秀才一个人孤苦伶仃的,靠变卖家当活命,这两年家当已经卖没了,只好去海丰县城讨饭,将就着活命。这段时间兵荒马乱,海丰县城也不让外人进,所以老秀才只好在家里饿着。
  
  结果没想到救命的王师来了......
  
  吃了顿饱的,又拿了几大包红薯干(海丰这里有许多盐碱地,适合种红薯,所以明朝那边的蕃薯就传过来了)后,老头子终于开始唱了:“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迎大明,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大明,大明来了不纳粮......”
  
  这一唱,周围的农民就有点糊涂了。
  
  “怎么就不纳粮了?这是哪家王师来了?大明还是大顺啊?”
  
  “是啊,老爷子,你再仔细瞧瞧,是明还是顺?”
  
  老爷子老眼昏花了,真的又仔仔细细看了看,“是大明,没错的......上面还说了,三年免粮!从洪兴七年开始算,七年、八年、九年这三年都不纳粮了!不管是皇粮还是绅粮(就是地租),一盖免除!所有的杂派加派也一律免除!户调的布匹也不再收取......”
  
  “真的吗?也不用给德州的旗人老爷纳租子了?”
  
  “还旗人老爷,看看杆子上是什么?脑袋都砍下来了......”
  
  “这下咱们有好日子过了!”
  
  “皇恩浩荡啊!”
  
  “大明出了明君了!”
  
  “还是大明好啊!”
  
  农人们真是大小都欢悦了——因为这些年的折腾,济北这里的人地矛盾已经彻底不存在了。压在老百姓身上的就是“租庸调”,也就是纳粮、纳布、当差......因为大清朝的形势不好,所以加在老百姓身上的负担也就越来越多,现在一朝全免,百姓们能不高兴?
  
  至少可以高兴个三年......至于三年之后,没准王师又换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