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抢救大明朝 > 第914章 大宁节度使(求订阅)

第914章 大宁节度使(求订阅)

第914章 大宁节度使(求订阅) (第1/2页)

“没有了,没有了,都没有了......”
  
  北京,煤山。
  
  大明上皇崇祯时隔十一年,再次登上了让他魂牵梦绕的北京煤山,看到的却是面目全非的风景,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不过朱慈烺对金汤一般的煤山堡垒和北京城倒是挺喜欢的。
  
  明朝的北京就该是一座堡垒啊!
  
  哪怕真的要天子守国门,那也该修个能够长期坚持的堡垒才是。那个明成祖却修了个堪比南京的大都市,这怎么能行呢?南京地处鱼米之乡,又有长江水运可以依托,很容易就能从上游和江淮之间获取大米,自然是多少人都能养活了。
  
  可北京哪能这样搞?北京周遭产粮不多不说,还有蓟州、辽东、宣府、大同四个军镇!虽然明朝搞军户屯田制,但是这四大军镇当中也就是辽东镇的土地肥沃一些,其余三个镇就算不碰上小冰河期也很难有什么好收成。
  
  长期来看,靠他们种地自给是不现实的,没有那么好的农业条件。
  
  所以蓟州、宣府、大同三镇,必须要靠南方的粮食和财力支援,才能够长久维持。
  
  而在火车、轮船出现之前,长途运粮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
  
  因此天子如果真要在北京守国门,就必须要控制住北京的人口,有个十万八万的就差不多了,绝对不能搞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不是跟蓟州、宣府、大同三镇抢口粮吗?
  
  而且天子脚下的大都市必定容易赚钱,前线苦哈哈的士兵拿什么去和住在二环、三环内的北京人抢米面?
  
  北京城作为天子守国门的地方绝对不能搞大了,弄个十万人口的中型城市个顶天了。就现在被多尔衮、福临缩小过的北京,在朱慈烺看来还是大了。
  
  那个14门加18堡的城池还是太大,没有四五万人根本守不过来——这还是改了棱堡后节省兵力后所需的守军数目。
  
  所以朱皇帝再入北京之后,就琢磨着要拆除北京的老城墙了——因为在收复北京之后,包括崇祯上皇在内,一大堆的人都在劝说朱慈烺不要把北京变成北平,大明还是因为保持南北两京,最多再加个西京武汉。
  
  而北京更应该成为天子守国门的要冲之地!
  
  大家都这么说,朱慈烺也打算要从善如流了,所以北京的老城墙多半就保不住了!
  
  在拆除城墙之后,朱慈烺还打算拆毁北京城墙和皇城堡垒之间所有的建筑,再用拆除北京城墙得到的材料加固皇城棱堡。
  
  皇城棱堡其实也不小了,棱堡的内圈周长(不算外面的出堡)周长也有二十余里,内部的面积超过十个平方公里。
  
  没有上万精兵(一米城墙站一个兵也上万了),也很难守卫周全。
  
  今天朱慈烺陪着崇祯皇帝登煤山观景的时候,就在心里面画几何图形——修棱堡、攻棱堡就是道几何题啊!
  
  现在突然听见崇祯皇帝说话,朱慈烺才从自己的思绪当中出来,应了一声:“啊,什么没了?”
  
  崇祯皇帝回头看了眼儿子,什么没有了?当然是自己的皇权没了!
  
  “老槐树没了!”崇祯没好气的说,“原来煤山上有好多,现在一棵都没了!”
  
  “这个啊......”朱慈烺笑着,“煤山上的树据说都让福临下令砍光了!”
  
  “哼,这贼人竟然敢砍朕的老槐树,真是死有余辜!”
  
  朱慈烺心想:福临真死了吗?不一定吧!不过也没关系,他就算活着,也翻不了天了!
  
  这时跟着朱慈烺的大太监潘书晨快步走到朱皇帝背后,递上一个奏本,低声说:“万岁爷,这是代王殿下和重庆郡王殿下的联名奏本,两位殿下已经到了万岁山(煤山)城堡下面了,请求召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