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临高启明 > 第三百一十一节 京师(六十八)

第三百一十一节 京师(六十八)

第三百一十一节 京师(六十八) (第1/2页)

京师的崇文门旧称文明门,又叫“哈德门”。因为“哈德”二字不雅,文人墨客多以谐音“海岱”。靖难之变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平,重修城池,将南城城墙向外扩展,仍辟文明门,为舟车客商往来的枢纽之地,正统四年加修瓮城,正式更名为崇文门。不过京师的百姓们,照旧叫它哈德门。
  
  嘉靖三十一年,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在京师城南,又加筑了罗城。崇文门自此成为内城城门。新筑的罗城面积广阔,一直到清末尚有成片的田园。
  
  崇文门南接运河,东下天津,上方贡物,日用家伙都从之类进入。它本身又在罗城的保护之下,因此关厢一带的街市特别繁华。
  
  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在明代甚至是一处游赏圣地。从崇文门出城,过护城河不远有土路,并无正式的名称,只是因地取名,唤作崇文门外大街。这里在明代是京师的“花儿市”。从卢沟桥、草桥对等地运来的鲜花和从京师内自产的各种“像生花”:纸花、绢花、绒花、通草花……也在这里争奇斗艳。
  
  花儿市是每月逢四的日子,小钱来到崇文门接头的时候并不逢市,街面上依旧繁华热闹。南郊和罗城内的的农民将自家种的菜蔬果品,饲养的鸡鸭和各处捞取来得鱼虾水产每日送到这里售卖--虽说这里亦是城内,但是税卡却设在崇文门,在这里卖货,商贩农户们便少缴税。
  
  小钱并不是第一回来京师,他和闵展炼一样,是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出身。太阳伞专案中被捕入狱,在监狱里吃了点苦头之后被外情局招募,成了特殊勤务队的一员。他是北直隶河间府人,年轻的时候在京城当给人当奴仆,故而对京师的民情十分熟悉。他天生一张娃娃脸,看上去人很嫩相,大伙都叫他“小钱”,其实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
  
  他一早从张家湾启程,扮作大户人家外出办事的奴仆,雇了一匹健骡赶路。六十里路一天便赶完,傍晚时分进了南城。悄悄地在崇文门外大街的一处客栈上投宿。
  
  第二日一早,小钱改换装束,扮作一个外地的商贩,往聚春园茶馆而去。
  
  崇文门即税关,又是出入要道,街面两旁客栈、饭铺、茶馆、脚行、车马大店……鳞次栉比。
  
  他到得护城河外的桥畔,并不过桥进城,而是沿着往东走,不过数里地,便见一处道家宫观太平宫,不过民间都俗称它为蟠桃宫。这里周边风景优美,是京师的游赏胜地。眼下正式隆冬时分,并无几个游人,稍嫌冷落。观前土路旁的聚春园茶馆里依旧人声鼎沸。
  
  原本这条街上的茶馆也不算少,但是以这家最大。茶馆的掌柜亦姓钱,在这崇文门外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伏地虫”,黑白两道都熟谂。
  
  茶馆是一座两进院,路边一座高高的门架,悬着幌子,下面又有一排绿油木牌,用墨笔写着各种名茶,什么西湖龙井,雨前毛尖,雀舌云片……不过京师人大多不讲究喝茶,这些名茶只是聊备一格。
  
  这里打着芦席棚,摆着十几张散桌条凳,一边砌着两坐炉灶,一座时时刻刻都有伙计在烙烧饼,另一座上座着两个大铜水壶,冒着热气。每逢水开,就有哨响,一条街都听得到。
  
  过了露天的散座,三间正厅便是前堂所在,桌椅要比外面考究一些,都是略具身份的人才坐的。至于后堂,那是文人雅客,达官贵人们的地盘,一般人不会去。
  
  虽是隆冬时节,寒风凌厉,散座上依然有人落座――这些多是务工的百姓或是过路的商贩,在这里借着炉灶的热度坐一坐歇口气,喝碗热茶,来个烧饼果腹,所费无几。填饱了肚子好继续去谋生。
  
  小钱穿过芦席棚,上了台阶挑起厚厚的棉门帘,一股热气混合汗臭、熏香、肉香、茶香……各式各样的气味扑面而来。紧跟着便是喧嚣的声音,犹如潮水一般涌入了他的耳朵。
  
  他刚刚进屋,便有伙计迎了过来:
  
  “先生面生!是头一回来聚春园吧?几位……”
  
  小钱不紧不慢道:“找个安静的座,一壶香片两个杯子。再打两个烧饼。”言罢,丢出一串铜钱来。
  
  茶馆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因而伙计的眼光也最为毒辣,上下一打量便已心中有数。吆喝一声便将他引到靠近后门的一处靠墙角落的单桌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