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号召儒士到关外去,到海外去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号召儒士到关外去,到海外去

第五百六十八章 号召儒士到关外去,到海外去 (第1/2页)

但大势是不可阻挡的,无论是外国资本入侵后带来的大变局,还是内部产生工业和资本后导致的大变局,都会使儒学的地位产生动摇。
  
  因为大明帝国发展到现在,对百姓有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不只是要求他们主要能从事农业就行,而要求百姓可以扮演更复杂的劳动角色。
  
  所以,接下来,即便李觉斯等辞官,科举制度的改革,还是通过换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官员为部堂级官员,而继续推行了下去。
  
  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还进行儒学教育的各地公办社学改为新式教育。
  
  教材都是现成的。
  
  因为朱由校已先在了自己的皇庄推行了新式教育,所以不同年级的各科教材都是有的,只需要加印即可。
  
  其次是各地县学府学改为中等学堂,与在皇庄设立的中等学堂一样,皆是六年学制。
  
  不过,中等学堂分成初中和高中。
  
  初升高需要考试一次,相当于以前科举的院试,由学政官到各府县去主持考试,录取者可读高中。
  
  而高中毕业者可参加乡试。
  
  乡试录取者可入中央和地方各省的高等学堂,接受高等教育,而毕业者才可以参加会试。
  
  这些都不算问题。
  
  因为皇帝直接统治的区域,既皇庄和国营农庄、以及亲军卫所、宗室、宫内都已进行这种试点教育数十年,是完全可以复制的,甚至还培育了大批新式教育的师资力量。
  
  眼下主要问题还是已经进学的生员和考取了功名的举人如何安排的问题。
  
  以及还在接受传统儒学教育,且准备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童生,和甚至连童生资格都没有获得的读书人。
  
  “生员和举人凭志愿安排三种出路:
  
  一部分派去担任新国文先生;
  
  一部分派去偏远地区和殖民区任儒学官,目前科举新制只暂时在关内推行,那些地方还需要儒学官,以便培养更多的当地百姓成为读书人,然后通过当地乡试,进而在当地做官;
  
  一部分则安排去藩国任儒学使,帮助当地振兴儒学。”
  
  朱由校则因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里面,朱由校之所以只在关内推行科举新制,则是因为关外许多地区和殖民区才移汉民开发没多久,那里的孩童基本上是以少数民族的孩童为主,这些孩童接受最基础的启蒙教育都很困难,如果直接学习数学和物理这些,会更加难,何况,这些地方汉化教育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所以,朝廷也就没有打算在这些地方进行科举新制。
  
  “对于还未取得功名的儒士,可就地重新读书,也可向当地官府申请拨路费,去未实行科举新制的地方,可以直接参加乡试,然后在那些任官!朝廷拨专款于各省,作为资助这些儒士去关外和殖民区参加乡试的路费。”
  
  朱由校说道。
  
  刘鸿训听到这里后倒是赞同了起来:“陛下这个主意不错,这样的话,倒也可以使那些地方多些儒士,利于汉化。”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任何改革都是要不利于一部分人的,朝廷这样做已经算是尽量弥补他们了,不过,说实话,朝廷也需要更多的儒士去西部、去关外、去新设的殖民区乃至新建的藩国,为实现汉文明统一全球而努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