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终宋 > 第1314章 忠臣之心

第1314章 忠臣之心

第1314章 忠臣之心 (第2/2页)

~~
  
  韩祈安与李瑕禀奏此事时,李瑕却没太听懂,他理解不了这时候人对于祭祀的看重。
  
  “区别在何处?”
  
  “陛下取国号为唐,有复兴大唐之意,承的是唐之正统。待灭宋之后,可否定赵宋之皇帝之名,定其为割据藩镇,甚至乱贼。如此一来,赵氏三百年功过难定……”
  
  李瑕问道:“那华夏这三百年来又算什么?”
  
  “无正统王朝之乱世。”
  
  “朕不会这么做。”
  
  与好恶无关,如果否定宋国三百余年的正统,那就是否定如今还活在江南的臣民一生的信念,对一统江山是极大的阻碍。
  
  “臣清楚陛下不会这么做。”韩祈安道:“但,如李庭芝等人不清楚。他们必然担心陛下苛待赵氏,则宋代三百一十年无人编史,宋之国史不存、宋人文章失传;皇陵无人保护,一旦遭盗历代帝王曝尸荒野,子孙无法祭祀。这些宋臣归顺,才能为宋朝求一个编史护陵的资格。”
  
  李瑕有些迟疑。
  
  他终究还是不太理解这个君臣观念更重的时代,于是问道:“李庭芝……担心这个?”
  
  “朝代更迭,兴、亡不可怕,可怕者如靖康之变,国家颜面不存,如蒙古灭西夏,西夏文字不存。”
  
  ~~
  
  三月十八,六合县。
  
  李庭芝终于是答应见了北面的使节。
  
  这次来的却是邓剡。
  
  邓剡原是宋咸宁三年的进士,后因落罪而判到了川蜀。如今则是李瑕新任命的淮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
  
  由他而不是王荛来劝李庭芝,因为王荛性格显然不受李庭芝喜欢。
  
  邓剡则严肃诚恳得多。
  
  “长江以北,只剩下李公还在顽抗了。”
  
  “我常与人言,此战不求胜,但求尽力。”
  
  “李公已经尽力了。”
  
  李庭芝道:“我的命还在。”
  
  “陛下却还想留李公的命,为生黎社稷谋福。”
  
  “中原已收复,如我这般武将又还能为生黎谋何福祉?不如为大宋尽忠。”
  
  “为大宋尽忠的方式有很多,未必要战死。”
  
  邓剡准备用来说服李庭芝的理由有很多。
  
  只是话还没开始说,却见有士卒匆匆赶到,有些慌乱地向李庭芝禀报道:“大帅,不好了!”
  
  李庭芝皱了眉,正要止住那士卒,但那些坏消息已经当着邓剡的面,全都被倒了出来,像是那士卒故意的一般。
  
  “朝廷已经弃守扬州了,且称大帅已经叛国,拘了帅府家卷……”
  
  “何意?!”
  
  “具体也不清楚,我们奉命往扬州求援,好不容易抵达,却见扬州城中没有守军,帅府也空了,只知是朝廷已降罪于大帅……”
  
  不仅是李庭芝,连邓剡也愣住了。
  
  大唐这边为了招降李庭芝,其实是做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从法理到人情,连来劝降的人选都经过慎重考虑。
  
  倒没想到,诸多准备还未开口,李庭芝已经“叛宋”了。
  
  沉默了好一会之后,邓剡苦笑了一声,莞尔道:“李帅原来已经归顺了,看来我是白走一趟了。”
  
  李庭芝脸色一沉,邓剡马上便感到威压之势,不敢再开玩笑。
  
  反而那报信的宋军士卒不时向这边偷瞧一眼,显然是盼着李庭芝能降……
  
  而李庭芝也再次想到了陆秀夫信里那首词。
  
  他能从其中感受到李瑕的雄才大略。
  
  为臣为将,他不怕遇到雄才大略的敌人,可是将临安天子与其两相比较,对比未免也太惨烈了些……
  
  ~~
  
  开封。
  
  李瑕近来总是神采奕奕。
  
  他素来行事严苛,这次却答应灭宋之后会善待赵氏,哪怕本就是惠而不费之事,还是让不少从宋国投顺过来的臣子感恩戴德。
  
  包括赵衿也对他分外感激,因此她与阎容相处时也是好言哄着,没再让李瑕为难。
  
  到了三月二十二日,李瑕正在前殿对着地图思虑,只见姜饭快步赶到。
  
  “陛下,好消息,李庭芝同意归顺了!合六、扬州已降……”
  
  此事不出所料,但李瑕还是十分欣喜。
  
  他知道自己不仅得到了李庭芝的归顺,还懂了赵宋的忠臣之心。
  
  这不过是个开始,往后必会有越来越多人归顺。
  
  时势至此,已有种“时来天地同协力”的感觉。
  
  李瑕伸手替换了地图上的两枚兵旗,便可看到地图上的长江以北已无宋军的兵旗。
  
  江北全部被收入囊中了。
  
  赵氏既无守淮之能,显然更不能守住长江。
  
  离宋灭无非也就是一战两战的事情。
  
  如阎容所言,朝中许多人更关心的已是献俘之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