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快穿:千古风流人物 > 第九十二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四十六)

第九十二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四十六)

第九十二章成为李月圆后,我和李白双双顶流了(四十六) (第2/2页)

“阿兄,我其实是仙女。”
  
  “仙女下凡,所以这一世我诸事顺利,万事胜意。”
  
  “所以,阿兄,我的离去从不是离去。”
  
  她是不死的。
  
  李太白定定地望着荪歌,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在他心中,阿月一直都是神,是他唯一信奉的神。
  
  这几十年来,阿月一直在助他成就谪仙人的美名,殊不知,这世间早已有神明。
  
  李白歪过头去,眼泪自眼角滑落,一滴一滴。
  
  离别,果然是一件伤感的事情。
  
  可不辞而别,对活着的那个人来说更加残忍。
  
  小舟依旧在江上飘荡着,再一次看到了峨眉山月,只可惜身旁之人早已没有了生息。
  
  这世间,他成了真正的孑然一身。
  
  李白将他的阿月葬在了戴天山,而他自己则敛起一身风华与倨傲,似寻常教书先生留在了大明寺。
  
  一时间,大唐再无谪仙人的踪迹。
  
  战乱起,李白方知他的阿月为何临终前执意返回蜀地。
  
  天险,在这种时候成了天然的屏障。
  
  他的阿月,是真的用一生在成全保护他。
  
  他已经不记得有多久不曾饮酒了,没有阿月亲酿,好像所有的酒都索然无味。
  
  他甚至在垂暮之年亲自动手学习酿酒,想在阿月的忌日给阿月一个惊喜。
  
  只可惜,尝遍天下美酒,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他竟酿不成半分阿月的神韵。
  
  公元762年,阿月离世的第十年。
  
  他从没有想过,他竟真能在这世间独行十年。
  
  战乱平息了,听说当年那个叫魏万的年轻人改名叫魏灏高中进士,亲自编纂整理了《李翰林集》。
  
  诗本一出,他谪仙人的名头真正的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那他的阿月呢?
  
  为何这世间竟鲜少有人记得他的阿月了。
  
  明明他的阿月才是这世间最惊才绝艳,就连他都望尘莫及的人啊。
  
  世人都说,李太白从盛唐走来,举杯提剑,吟唱气象万千,无论是身处朝堂还是江湖,都是最闪亮的明珠。
  
  但他知,阿月才是。
  
  若无阿月,他一生多坎坷。
  
  小舟之上,垂暮之年,头发花白的李白,手中拎着酿制的最有韵味的酒,未沾一滴,浑浊的眼睛中却布满了热泪。
  
  仰头,望月,随即用余光看向一旁的孤坟竹楼。
  
  没有神明的世间,如身处沼泽毒雾。
  
  谪仙人溺水而亡,文人揣测,仙人醉酒独爱月,揽不得青天明月,便水中捞月。
  
  唯有岑勋知,谪仙人想寻的是他心中的神明。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题外话------
  
  写千古一帝始皇帝时,我更想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始皇帝的雄才伟略。
  
  写李白,我变换了下写法和风格,总想着让大家参与进谪仙人的一生。
  
  不止荪歌是见证者,大家也是见证者。
  
  说实话,李白这个故事我写的并不顺,想展现李白的一生,却很容易就变得叙事无味。
  
  很多时候,写出来又删了。
  
  故事最初是想将李白的那些困顿凄苦一一写出,可越往后我越不忍心。
  
  我始终都觉得生性洒脱不羁之人,心中也必然有一处柔软。
  
  阿月,便藏在李白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我也不知,我笔下的李白是否写出了大家想要的模样,但我尽力了了。
  
  笔记密密麻麻做了七八页,若不够精彩那就是我笔力还不够。
  
  至于李白捞月而死的结局,我觉得这才是谪仙人最浪漫的归处。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