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639章 墙根有啥好听的

第639章 墙根有啥好听的

第639章 墙根有啥好听的 (第1/2页)

“干啥啊?搬家呢啊!”
  
  李学武刚一下车,便见大院门口正热闹着。
  
  有从三轮车上往下搬大纸箱子的,也有往院里搬运捆绑在一起的木方的。
  
  更多的是站在门口看热闹,手拢在袖子里嘻嘻哈哈的街坊们。
  
  傻柱见着他回来,笑着打了招呼道:“就等你了啊。”
  
  “等我干啥?”
  
  李学武打量了三轮车上的包装箱问道:“等我帮你搬东西啊?”
  
  “那我哪敢用你啊——”
  
  傻柱笑着拍了拍箱子,道:“今天可不缺人手。”
  
  “发财了啊?”
  
  李学武手指点了点包装箱上电风扇、收音机等标志,笑着调侃道:“像个土老财。”
  
  “那今天的土老财可多了。”
  
  傻柱抱起装着电风扇的纸箱子往院里走,边走边说道:“绝对不止我一个啊——”
  
  “武哥,咋才回来呢。”
  
  沈国栋一身溜光水滑的从院里出来,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胸口还别着一朵小红花。
  
  “嫂子她们都来了,我还以为你也来了呢。”
  
  “看着是有新郎官的样啊!”
  
  李学武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赞了一句,随后解释道:“去卫三团有点事,耽误了。”
  
  他到了卫三团,便安排韩建昆去家里接了顾宁几人来这边吃席,自己则是去开会了。
  
  而等韩建昆去接他回来,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他借着头顶的灯光仔细打量了好兄弟,欣慰地点点头,说道:“成家立业,告慰先人。”
  
  沈国栋听他这么说,点点头,内心也是颇多感慨。
  
  从小就是没爹没妈的孩子,是他奶奶把他拉扯大的。
  
  老太太养孙子,你得说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大的苦吧。
  
  就要过好日子了,结果老太太没福分,就那么走了。
  
  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老讲儿成家立业,他这两样算是在今天功德圆满了。
  
  只是再没有亲人可以分享了。
  
  “好了,是我多嘴,高兴的事。”
  
  李学武笑着拍了拍眼含热泪的兄弟,说道:“知道你过的好,活的好,老人也高兴啊。”
  
  “嗯,我高兴。”
  
  沈国栋抹了一把眼泪,咧嘴笑了起来,就是有点难看。
  
  门口瞧热闹的也都看了过来,纷纷打趣他。
  
  傻柱送了一趟回来,见他还在这站着,便催促道:“赶紧的,进院吧,咋地还认生啊?”
  
  他笑呵呵地摆手道:“你们先进院,不用帮我搬。”
  
  “谁说要帮你了。”
  
  李学武好笑地瞧了他一眼,说道:“这个时候甭说一台三轮车了,就是十台三轮车的量也都有劲呢,是吧?”
  
  “那你看——”
  
  傻柱昂着大脑袋,搬起了大箱子说道:“要的就是这份劲,谁都别帮我的忙。”
  
  “你算是出了大名了!”
  
  沈国栋笑着比划了个大拇指,赞道:“一把置齐,咱们院你还是这个呢。”
  
  “我这可不算什么——”
  
  傻柱虽然嘴里谦虚着,可脸上的自豪是藏不住的。
  
  虽然不敢说是院里第一个把家电置备齐的,但也差不多,毕竟有李学武在这呢。
  
  街坊们来看热闹,是因为三轮车上不仅有电风扇、收音机,还有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
  
  -----------------
  
  “大手笔,傻柱今天够劲!”
  
  一进院,还没等过垂花门呢,便听见闫富贵的声音酸溜溜地说道:“这得多少钱啊。”
  
  “多少钱都不用你算计。”
  
  傻柱从院里出来,笑闹着说道:“您还是算计算计家里缺啥,好跟葛淑琴商量去添置吧。”
  
  “我跟她商量什么——”
  
  闫富贵背着手,小脖儿一昂,晃着脑袋说道:“再说我们家也不缺啥,哪像你啊。”
  
  傻柱刚才那话是寒碜他呢,再明显不过。
  
  之所以不让人帮忙,傻柱就是想攒攒这气。
  
  以前讲究他,瞧不起他的,让那些人瞧瞧,这院里谁家的日子比他的好。
  
  也要让街坊邻居们瞧一瞧,以前看不上他,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的,等着后悔去吧。
  
  而闫富贵呢,也是置气。
  
  他是很羡慕傻柱有财力置办这些物件的,同时也羡慕傻柱是红星厂的职工,有资格置办这些电器。
  
  今天红星厂的职工算是长见识了,以前看着不咋地的,一出手就是一三轮车啊!
  
  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熨斗、电视机、收音机等电器产品不限量供应,要多少有多少。
  
  年前就这么一次,一次就这么两天,谁要想买,得紧着这个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不需要电器的还有厨房用具、生活用品、副食品等等。
  
  红星厂在阳历年这两天特意放开了劳动纪律管制,给予职工们更多的时间来采购内部商品。
  
  这叫什么?外销转内销。
  
  “哼,神气什么呀——”
  
  看着傻柱背了一台电冰箱进院,闫富贵撇了撇嘴角,嘀咕道:“不就是装剩饭的嘛。”
  
  从屋里出来的闫解放听见了,眉头一皱,想说什么又止住了。
  
  见李学武和沈国栋往李家走,便主动迎了上去。
  
  “李哥——”
  
  他招呼了一声,见李学武回身,客气着说道:“我想跟您咨询点事。”
  
  “说呗,客气啥啊。”
  
  李学武打量了他一眼,见他有点瘸地走了过来,点点头问道:“咋地,你也要买电器啊?”
  
  “不是,我们家用不上那个。”
  
  闫解放笑了笑,又认真地问道:“我想问问您,咱们厂里生产的那种三轮摩托车卖不卖给个人啊?”
  
  “哦,你想买啊?”
  
  李学武眉毛一挑,回答道:“咱们厂里只要是三产工业生产的产品都没有销售限制的。”
  
  “不过你要买三轮摩托车是干啥用啊?”
  
  他好像猜到了闫解放的意思,提醒道:“个人买不限制,但要运营还是有说道的。”
  
  “你买那玩意干啥!”
  
  还没等闫解放继续说呢,听见了的闫富贵走过来当啷就是一句。
  
  他有些皱眉地呛声道:“攒点钱不知道咋地了,你还要开摩托车,买那玩意儿有啥用啊!”
  
  “收破烂用摩托车啊!烧的你啊——”
  
  “嗯哦,我就是问问。”
  
  闫解放尴尬地笑了笑,被他爹打断,脸上全是僵硬的不耐。
  
  他理都没理他爹的话,见李学武看着他,便解释道:“那天去接淑琴,我看见那款轻型红牛摩托车了。”
  
  “载重500公斤,不带顶棚的那款,是吧。”
  
  李学武随口便说出了他相中的那款轻型三轮摩托车的基本情况。
  
  “要一千二呢,有钱吗?”
  
  他倒是没顾忌闫解放的自尊心,就这么直白地说道:“你要是想买,拿着钱去店里看就是了。”
  
  “买啥买,他哪有钱!”
  
  闫富贵见没人搭理他,硬要插嘴道:“啥都能相中,人家还买电冰箱了呢,你也相中了啊——”
  
  沈国栋明显能看出闫解放就要忍不住了,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这还是当着武哥的面呢。
  
  自己大喜的日子,可不能让这一家人给搅和了。
  
  “那啥,你收拾完了就去外院吧。”
  
  他给闫解放摆了摆手,道:“我跟武哥回屋一趟,马上就过去,咱们开席。”
  
  闫解放是大院里的邻居,又是在回收站干活,办事情哪能不叫上他呢。
  
  就算这场婚礼搞的简单,也不能落下天天见着的人。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他却没有招呼三大爷。
  
  等闫解放明白了他的眼色,这才跟着武哥进了屋。
  
  -----------------
  
  “你有钱烧的是吧?”
  
  闫富贵见两人走了,这才没好气地怼了儿子一杵子,低声骂道:“你要买车干啥!”
  
  “不用你管——”
  
  闫解放经沈国栋的提醒,也知道克制。
  
  对自己这个爹,他有一万句埋怨,可憋在心里永远都说不出来。
  
  根本就没有说的机会,他爹也不给他这个机会。
  
  永远都是老子,永远都是说教,就算现在分了家,也没把他当成年人来看待。
  
  当着外人的面,说骂就骂,说训就训,能克制到现在,闫解放也是顾忌着颜面。
  
  不仅仅是孝顺一关,更是葛淑琴说给过他,不许他跟家里闹矛盾,更不许吵架。
  
  生活不到一块去,那就各过各的日子,少往一块堆儿凑活。
  
  真打起来了,吵起来了,甭管什么原因,理亏的永远是当儿子的。
  
  邻居们倒是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可再不对,那也是他爹。
  
  所以这会儿闫解放只压抑着声音回了一句,没想再说什么。
  
  可闫富贵早憋着气,压着火呢,瞧着院里在红星厂上班的那些邻居们一个个地往家里搬新东西,他这个心里能好受?
  
  沈国栋结婚办事情,说是小办,不收礼,不招呼外客,可他作为院里的三大爷也不在邀请之列?
  
  反倒是他儿子收到了邀请,你说他气不气。
  
  刚刚傻柱往家里搬东西那会儿,他面上是笑着的,但实际上嫉妒的火都要蹿上房顶了。
  
  “什么不用我管!我是你爹!”
  
  闫富贵指着儿子教训道:“我不管你你能长这么大啊,我不管你,你早就饿死在外面了。”
  
  “那是,你要管我,我差点饿死在外头。”
  
  闫解放实在忍不住,怼了他爹一句,头也不回地出了垂花门,往倒座房去了。
  
  闫富贵站在原地这个气啊,想要追上去骂,可人家办事情呢,他去算怎么地啊。
  
  在自己家门口骂儿子怎么都行,撵上去可就不是那个意思了。
  
  他敢拿自己儿子撒气,可不敢找李学武,找沈国栋的麻烦。
  
  以前可以说西院这些人是破落户,是收破烂的,现在街面上谁敢说这个话?
  
  不提沈国栋在街道的支持下办了那么多个小集体,多少人家指着他吃饭呢,就说他现在的身份。
  
  嘿,想起这个闫富贵就气啊!
  
  你说说,他一个人民教师,还比不上一收破烂的?
  
  街道怎么就没想着吸收他呢。
  
  论文化程度,论工作年限,他哪里不比沈国栋这小年轻的强啊。
  
  -----------------
  
  “裙带关系,哼——”
  
  回到家,他气哼哼地坐在了八仙桌旁,连桌上的饭菜都不看了。
  
  侯庆华从里屋出来,瞅了他一眼,说道:“我就说你别讨人嫌,亲儿子咋了,该烦你一样是烦你。”
  
  “以前是亲儿子,现在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啊——”
  
  “去去去,哪跟哪啊——”
  
  闫富贵对儿子有意见是真的,对儿媳妇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
  
  你看闫解放对他爱答不理的,说话直戳他肺管子,可葛淑琴不这样。
  
  他也听说了,葛淑琴压着闫解放不能跟他吵,心里直感慨这个儿媳妇儿还是懂事的。
  
  尤其是去年过年那码子事,他也清楚是自己家亏了葛淑琴。
  
  算计儿媳妇儿,早就成了他的难堪,背地里谁不这么讲究他啊。
  
  要把死去大儿子的工作度给二儿子,结果大儿媳妇有厂里看顾,早一步接了班。
  
  二儿子又在这个时候猪油蒙了心,想要娶了嫂子。
  
  你说热闹不热闹吧,不知道都说他们家忒会算计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指定不能让这份工作丢了。
  
  实际上呢?
  
  情况他心里是知道的,闫解放要死要活的跟家里闹了一通,要搬出去自己找活路。
  
  在那种情况之下,葛淑琴要真让二小叔子走了,她在这个家,在这个院里也就待不下去了。
  
  一个刚刚没了丈夫的寡妇,带着个先天不足的小孩子,你让她往哪生活去。
  
  所以,葛淑琴见闫家人没有追出去的意思,就知道是逼着她做选择了。
  
  这种事说不好听的,还不是精于算计的闫老师做出来的,她只有听之任之的命。
  
  她捡了被家里撵出来的闫解放,算是全了闫家的保全这份工作的心意。
  
  闫解放知不知道这里面的腌臜和龌龊,葛淑琴不知道,但她早就认命了,还能说什么。
  
  不过除了长嫂嫁了小叔子说出来不好听,实际上闫解放对她的好确实让她很意外。
  
  在看到生活的希望以后,对待公公的态度也有了改变。
  
  生活不富裕,两口子做了好吃的,还是会孝敬公婆一份,多了少了就是那个心意。
  
  只在这个院里,没有人再说葛淑琴的不是,也让闫富贵和侯庆华消去了不少怨怼。
  
  当然了,婆婆与儿媳妇儿永远是天敌。
  
  闫富贵觉得儿子混蛋,不孝心,侯庆华却不认为是儿子错,只是跟媳妇儿学坏了。
  
  所以他们两个没少为这点事扯嘴皮子,侯庆华更是对闫富贵偏向儿媳妇儿而恼火。
  
  闫富贵眼皮耷拉着,怨气颇重地说道:“不服管,哼,早晚有他吃亏的一天。”
  
  “你等着吧,还跟人家混呢!”
  
  他胳膊肘搭在桌子上越说越生气,指了外院说道:“你就说,那是个好玩意吗?”
  
  “要是没有李学武跟那支吧着,他一个收破烂的也想在街道上有脸面?”
  
  “你光说这个有啥用?”
  
  侯庆华端了饭盆进屋,没好气地说道:“整天就这点事,你要不服气,也去街道要份脸面。”
  
  “我是说那个意思吗?”
  
  闫富贵当然知道自己没那个脸面,但并不妨碍他坐在家里拉横。
  
  他拍了拍桌子,不满道:“我说的是解放,人家拿他当骡子使唤,他还沾沾自喜呢!”
  
  -----------------
  
  “屋里吵吵啥呢?”
  
  刘光福从后院出来,瞅了一眼闫家,嘴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正巧,李学武和沈国栋从李家屋里出来,一起的还有小燕的母亲,以及李顺等人。
  
  刚刚沈国栋同李学武回来家里,是请李学武作为家长,与小燕的母亲共同主持两人的婚礼。
  
  说起来很模糊,也可以理解为拜堂。
  
  实际上这个年月,这个时期,哪里会安排拜堂的相关程序。
  
  只是双方坐在一起,对两位新人表达祝愿,做出相应的叮嘱。
  
  晚上成婚,在古代便是这样。
  
  沈国栋也是咨询了回来过年的李顺的意见,也问了一些明白人,并不犯忌讳。
  
  李学武没在意兄弟怎么办婚礼,只看他和小燕两人的意愿。
  
  什么场面他都给到了,但沈国栋今年一年的历练,成熟了不少,也稳重了不少。
  
  婚礼的流程很简单,就在大院这边办酒席。
  
  先是在李家走个仪式,在亲属的见证下结婚,约定彼此终身,然后开席宴请来宾。
  
  晚上酒席结束,两人侍奉小燕的母亲回家,这就算完活。
  
  李学武支持兄弟,但没想着当主持人。
  
  他是想请父亲李顺和母亲刘茵,以沈国栋的干爹干妈的身份来主持这场婚礼。
  
  可沈国栋想了想,也问了李顺的意见,坚持要请他来当主婚人。
  
  所以今天才说早点回来,给兄弟捧这个场呢。
  
  在李家热闹的那会儿,老彪子和二孩儿等人各自道了恭喜,李学武也同小燕的母亲一起对两人做了叮嘱和祝福。
  
  沈国栋则是同小燕一起给母亲鞠了躬,给李学武也鞠了躬。
  
  李学武知道好兄弟是个什么心思,但他没有居功的意思,所以躲了半个身子。
  
  沈国栋想的是,他能有今天,完全是李学武照顾他,拉扯他,所以心怀感激。
  
  在场的老彪子和杨二孩也是同样的心思,回收站这么多人,谁不认同这一点。
  
  没有李学武,哪有今天的好生活,哪有抬起头做人的机会啊。
  
  这年月,初中毕业生遍地走,高中毕业生能找工作的范围都少有。
  
  你说他们对比之下,能不感激这份机遇?
  
  不过他们的这份感激李学武不需要,真要想维持这份兄弟友情,就不能站在家长的角度来相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