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七十六章 老爷们!卷起来吧!

第七百七十六章 老爷们!卷起来吧!

第七百七十六章 老爷们!卷起来吧! (第1/2页)

河北河道再度决堤一事,很快就传到京城,虽然在水利学府和公检法的努力下,损失倒是不大,只是牵连到数百户百姓,但是当赵顼得知此消息时,顿时感到身心俱疲。
  
  怎么办?
  
  宋朝治水的频率,耗费的人力物力,真是超越历朝历代,但是越治越迷茫。
  
  当努力和结果,是截然相反时,太打击士气了。
  
  虽然当朝两位宰相王安石和文彦博,都还是出于战略考虑,希望能够坚持东流,防止辽人,尤其是最近辽人又在边境搞事。
  
  但是赵顼累了,他不想再折腾了,但他也没有明说,到底是东流,还是北流,只是表示水利学府防范水患有功,将继续维持上回商议的决定,全权交由水利学府,依靠学术来治理。
  
  这学术是肯定不包括战略的,其实就是向北流在妥协。
  
  他这做的底气在于,他现在在往回收,主要就是西线由进攻转为防守阶段,宋朝就有足够的力量去防备辽国,不至于完全被辽国支配。
  
  同时赵顼又升熟知地理和外交的苏颂为鸿胪寺少卿,组建一个外交使团,进驻太原府,专门与辽国对接划分边界的事宜,还是得借此事现在缠住辽国。
  
  国家的重心,还是在于内政。
  
  其实赵顼现在也比较痴迷于内政,因为外事难以有所突破,糟心的事,比较多,但内政现在是发光发亮。
  
  这人嘛,其实都一样,要能够做出成绩,才会更积极性。
  
  如发行税币,那真是立竿见影。
  
  整个市场都变得非常繁荣,百姓积极性也是大为提升。
  
  这干起来就有意思。
  
  今日司马光也与范纯仁、苏轼来到市集上巡察。
  
  看到那些卖菜的大叔大婶,早早就推着空车,提着空篮子,数着赚来的税币,美滋滋地离开市集。
  
  他们心里是五味杂陈,毕竟他们都不赞成发行这税币。
  
  但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也不得不认啊!
  
  司马光就道:“你们最近多得留心观察,因为往后京东东路是否发行税币或者盐钞,那全都是三司来定,公检法是阻止不了了。”
  
  苏轼叹道:“想到日后那章子厚就此事在我面前耀武扬威,我这心里就难受啊!”
  
  范纯仁却道:“其实真说起来,就只是中间多出一张税币而已,想不到竟会引发如此巨变。”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个笑声:“你们是永远都不会懂得。”
  
  三人偏头看去,只见王安石走了过来。
  
  晦气啊!
  
  王安石道:“根据税务司的预计,今年京畿地的财政,会增长不少,这就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啊。”
  
  司马光皱了下眉头,正欲反驳,哪知苏轼先开口道:“这与王相公有何关系?”
  
  王安石冷冷瞧他一眼,“与你有关?”
  
  “不才,下官是略尽绵力。”
  
  苏轼道:“不仅仅是京畿地的财政在增长,京东东路的财政也在增长,但正如方才范兄所言,其实国家总体财富并没有增长。
  
  目前国家的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于三点,其一,节省损耗和开支。其二,政治清明,减少了贪污腐败问题。其三,依法收税。而这三点,皆是源于吏治。与王相公何干。”
  
  司马光点点头道:“子瞻所言不错,这都是公检法带来的,而你的新政不过是搭上顺风船罢了。”
  
  王安石皱了下眉头,突然叫住从路过的一个担夫,“大叔请留步。”
  
  那担夫瞧这几人气度不凡,不安地问道:“大官人有何事?”
  
  王安石微笑地问道:“大叔卖得是什么?”
  
  那担夫回答道:“俺卖的是鸡蛋。”
  
  王安石道:“你一直都是以卖鸡蛋为生吗?”
  
  那担夫道:“俺是种田为生。”
  
  王安石问道:“现在改卖鸡蛋?”
  
  “不是。”
  
  担夫摇摇头,又道:“俺现在还是以种田为生,只不过最近家里养了一些鸡。”
  
  王安石问道:“你之前为何不养?”
  
  担夫讪讪道:“以前也养,但养的不多,就两三只,以前要是养多了,就得去服衙前役,现在养多少都不怕。”
  
  王安石问道:“所以说,你赚的钱比之前要多多了。”
  
  那担夫乐呵呵道:“是多一些。”
  
  王安石又道:“可是你要多交税啊!”
  
  那担夫道:“那得先是咱赚得多,才会多交税,这跟以前可不一样,以前是赚得多,咱得的也少。”
  
  王安石笑着点点头,又指着那空担子道:“你这鸡蛋都卖完了?”
  
  那担夫点点头道:“全都卖完了,最近行情好,俺还打算多养一点鸡。”
  
  王安石拱手道:“多谢大叔告知。”
  
  “不敢,不敢!那那小人先走了。”
  
  “慢走。”
  
  这担夫走后,王安石转过脸来,得意洋洋道:“谁说这财富没有增.人呢?”
  
  左右一看,哪里还见司马光、苏轼、范纯仁三人的影子。
  
  这可是将王安石给气炸了。
  
  你们不讲武德啊!
  
  殊不知旁边的小阁楼上,有着两个年轻人是一直注视着他们。
  
  正是赵顼和张斐。
  
  赵顼今日也是悄悄出宫,来看看这市场的繁荣,是不是真的如那些大臣所言。
  
  回到酒桌上,赵顼向张斐问道:“你认为他们方才的争论,谁才是对的?”
  
  “都对。”
  
  张斐解释道:“目前的财政增长,主要是源于吏政,而吏政清明,又哺育了税政和行政。
  
  到底我大宋的田地,多半都是掌控在那些大地主手里,他们以前都不交税的,现在都得交税。
  
  还有就是腐败问题,如今公检法这么强势,谁还敢贪污受贿,公使钱支出,都在大幅度减少,所以财政翻倍增长,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财富其实也是有所增长,这又是来源于百姓的积极性。以前富户不敢挣钱,甚至还自残躲避衙前役,现在敢挣钱了,其次,以前钱还没有赚,就被一些底层官员勒索大半去,所得也就能保一张嘴,没有多余的钱去扩大生产,现在他们能够所挣之钱,又投入到生产,就好比那卖鸡蛋的老汉,他有所余,就能够养更多的鸡了。
  
  虽然财富增长不多,但是未来完全就要依靠这一点去推动财政增长。”
  
  赵顼问道:“此话怎讲?”
  
  张斐回答道:“因为吏政来的利好,是有上限的,如果人人都依法交税,那财政就没有增长余地,只要百姓挣得越多,财政才能够持续增长。”
  
  赵顼又问道:“可如何让百姓挣得越多?”
  
  张斐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只能通过改善技术来增加财富,比如说,我朝的水稻技术,就远胜于唐朝,农民所得粮食就更多,税就交得更多。”
  
  赵顼叹道:“但这谈何容易啊。”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张斐道:“在利益的促使下,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增长财富,尤其是商人,他们肯定会是最为激进的群体,但我以为,他们还是缺乏一些智慧,这可能需要朝廷相助。”
  
  赵顼又问问道:“朝廷如何相助?”
  
  张斐刚张口,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对了!陛下最近不是在筹备官制改革吗?”
  
  赵顼点点头,又问道:“这与此事有何关系?”
  
  张斐道:“我之前曾与范检察长交流过青州事业署的情况,据他所言,青州事业署发展不错,其中很多有才华的官员,改进制盐术,以至于滨州海盐的产量得到提升,同时他们还改善了冶炼术,而这部分官员,多半都是学士出身。
  
  但可惜只有青州目前是在这么做,这还是当地债务重组导致的。”
  
  赵顼点点头,“学士乃职名,不同于官名,这些学士都是进士出身,本身都有才干,只不过我朝取士,远胜于唐朝,但职位有限,只能安排他们在诸阁充当学士。”
  
  张斐道:“既然如此,何不将以他们的兴趣为主,将他们统统划分到事业学院去,让他们去研究这些技术,不管是产粮,还是产盐,还是冶炼。”
  
  赵顼道:“但朕有时候也得与他们议事。”
  
  这些人全都是备选官员。
  
  张斐道:“他们只是在学院担任学士,陛下还是随时召他们议事,若想要财政进一步增长,并且无限增长,他们是至关重要。”
  
  青州事业署的成功,让张斐认为,想要提高技术,还得依靠他们文人,光凭工匠还是不行的。
  
  苏轼在京东东路治水,就非常成功,他还只是友情相助。
  
  赵顼惊喜道:“还能无限增长?”
  
  张斐笑道:“我朝水稻产量是唐朝的两三倍,为什么就不能是三四倍?”
  
  赵顼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说着,他又道:“对了,朕最近确实要召开一场会议,继续官制改革,到时你也得来,因为有许多官员对于政法分离表示不满。”
  
  张斐诧异道:“是吗?”
  
  关于官制改革,乃是赵顼主持朝政的一个标志性政策,虽然那场天灾,让他们有些抑郁,也做出一定的妥协,但也只是妥协,还是要继续改下去。
  
  过得三日,赵顼就在垂拱召开会议,商量如何深化改革。
  
  赵顼率先说道:“关于针对冗官的改革,目前来说,是非常成功的,朕不是要求裁官,而是希望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财政,去养一些闲人。”
  
  这时,户部侍郎邓绾就站出来,道:“陛下,关于官制改革,臣以为朝廷并未做到真正的政法分离,更像似集权于法,如今行政官署已经是形同虚设。
  
  就比如说那税法,这理应属于行政权力,但仓库税却是检察院提出来的,这怎么能叫做政法分离。”
  
  此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支持。
  
  富弼暗自皱了下眉头,他已经意识到,这些权贵都反应过来,开始要针对他们公检法了。
  
  忽听一人言道:“那是你们失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