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98章 赴山西

第598章 赴山西

第598章 赴山西 (第2/2页)

田则大吼一声,“不要吵!”
  
  这些人觉得烦躁,他自己还烦躁呢。
  
  “田指挥,得早做决断啊!”
  
  “本将知道!本将怕的不是丢了性命,而是轻易葬送了局面,若是正德确已提前掌握消息,那这京师就不能去了,否则就是坑害了我们所有人!”
  
  其中一个幕僚搓着自己下巴那颗痣上长出的毛说:“为今之计,只能拖延入京。但山西巡抚王璟不是那么容易诓骗的人,也只有……只有让田指挥吃点苦头了。能不能真的受上点意外之伤?把伤口切切实实的给王璟看,那样他就无话可讲了。”
  
  田则算个硬汉,他点头,“若是有用,就是吃点苦头也是值的。”
  
  这的确是个办法,但让其他人都心慌慌的。
  
  先前反对入京的那个络腮胡汉子道:“现在是何等关键的时候?正要田指挥主持大局,鼓舞人心,却要他受伤卧床?再说卧在床上无非就是个拖,拖下去是什么结果?要么是拖不下去只能起事,要么去了京师安全返回,但返回也还是起事,有什么区别?咱们都是带把儿的男人,做大事怎能这样犹豫不决?能不能干干脆脆的,要反就反了他娘的!”
  
  黑痣幕僚立马反驳,“话说的容易!王守仁带得是精锐来的,蓟州那场仗你没听说吗?正德此人是手段暴了些,可骂他什么的都有,你见过有骂他无能的吗?”
  
  “照你这么说,那还干个屁!干脆各自回家,等着正德来把田一收,以后过清苦日子去得了。”
  
  “田指挥。”黑痣幕僚冲田则拱手,“不管如何,两三天内总是要给巡抚衙门一个答复的。”
  
  “本官知道。”
  
  ……
  
  ……
  
  王守仁在行军途中一直在看山西的资料。
  
  这会儿可没有数字化手段,边镇究竟屯田有多少,其实鲜少有人知道,更多人就是说个大概,但那是虚的。
  
  幸运的是,弘治年间,孝宗命人修著过一本书,名为《大明会典》,此典于弘治十五年成书,参考了《皇明祖训》、《大明集礼》、《诸司执掌》等一系列百司籍册。
  
  会典文职衙门有226卷,武职衙门仅仅只有2卷,但就是在两卷之中,列了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各官职之下的一些统计数字,如田土、户口、驻军等。
  
  《大明会典》就记录:山西镇屯田地三万三千七百一十四顷八十八亩七分,大同镇屯田两万八千五百九十顷三十四亩四分。
  
  这合起来就是六万两千顷土地,也就是六百二十多万亩,除去零头不算。
  
  这比蓟州多,也比现在才开垦了二万多屯田的辽东要多,同样,比山西四万多顷也要多。
  
  大同山西两镇是军屯的大头!
  
  就算是内陆地区,亩产量低些,算它两石,那么这些田一年应该也能种出一千二百万石的粮食,应该缴纳籽粒数80万石。
  
  80万石啊,福建省一年的税粮也就这么多!
  
  而本身这千万石的粮食又可以养活多少士兵?
  
  其实山西本身并不是一个产粮大省。
  
  但是军屯的发展和镇城的建造具有强烈的军事和行政色彩。
  
  大同这个地方,在军事上极为重要,所以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占领之初,就掀了大规模的建造城强和屯田运动,洪武二十五年则是第二次屯田高潮。
  
  简单的说,就是朱元璋、朱棣包括后来的朱瞻基都极为重视大同这座边疆要塞的建设,因而在这里广置卫所,而置了卫所,就得屯垦田土,那么日积月累之下这个数量就多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山西确实不是江南那样的产量地,所以大规模扩张的屯田其实有部分外溢到了相邻省份,河南、北直隶都有隶属于山西卫所的屯田,其数量大约在四千余顷。
  
  这种跨行政区的事情实在复杂,多说无益。
  
  但清理军屯,山西、大同是个重点这应当是确凿无疑的。
  
  王守仁这些天来一直在研究这些书籍资料,越研究他其实越兴奋,若是能在这里施行较为彻底的屯田清理,可以说它是另一个河套也不过分。
  
  “来人。”
  
  咵咵两下,外面军卒入营,“在!”
  
  “大军入紫荆关后停驻,派人急递两封书信至大同、山西两镇,要他们速速回禀辖区内清屯缓慢之处!”
  
  名义上,他不是为了山西反叛之事而来,而是为了两镇清屯。
  
  实际上,王守仁也没有多把那些叛军放在眼中,平叛本身也还是为了清屯。
  
  所以一边静观其变,一边不忘主责,这是他的目的。
  
  至于说叛军真能闹出什么乱子……那也不太可能,皇帝的布置应该已经乱了他们阵脚了,即便不乱,他还有三万精兵在手。
  
  所以他更想等到两镇总兵开口,到时候就将大军开过去,武力清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