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犁汉 > 第三百三十七章:入关

第三百三十七章:入关

第三百三十七章:入关 (第1/2页)

当李傕将一路所见俱告李儒的时候,李儒没说话,而是让大伙继续启程,准备去往长安。
  
  李傕不解,这关西眼见着就完蛋了,还要去朝贡?这不是傻嘛!
  
  但李儒是主使,而且李傕到底是对自己文化有点不自信,于是也就老实跟着行动了。
  
  翌日,李儒带着使队抵达长安郊外,这里接待的关西朝庭方面的人员已经等了数日了,终于接到了河东的使团。
  
  但按道理接待的官员们明明很着急了吧,但在送李儒等人入城的时候,也还是没走东面的清明门直接入城,反而绕了一个大大的弯路,从南面的安门入城了。
  
  这一路,墟墓十余里,满是破旧。
  
  长安到底是最近才被重视起来,在过去作为西京,也就是城内稍微重视些,城南的辟雍、宗庙、社稷都已经是前朝修缮的了,这些年过去,雨打风被,满是荒凉。
  
  后来,李儒才打听到这一日为何绕路到了南门入城,原来那会的东面清明门外满是溃退下的营兵,这些人就扎在城外准备整编。
  
  关西朝庭不想河东的使团看到这些败景,所以才有此迂回。
  
  不过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隐瞒,但关西朝庭对河东使团无疑是非常重视的。
  
  不仅违制的让大鸿胪出郊迎接,还随带着一位李儒的老熟人。
  
  他就是原郃阳令曹全。原来李儒就是关内左冯翊郃阳人,当年就是曹全辟举他入的县署,才有了一份微薄薪俸养家。
  
  可以说曹全是李儒的第一位贵人。
  
  果然,李儒在人群中看到昔日的举主,也很激动。上前就对曹全一拜,之后对关西朝庭的迎接也是客客气气的。
  
  曹全也很感慨,昔日的斗食小吏,就因为跟对人,现在已经到了要他甚至是九卿出郊相迎的牌面了,这谁又能想到呢?
  
  虽然朝庭如此不是因为李儒如何如何,而是他背后的河东太守董卓,但这已经很惊人了。
  
  关西朝庭之所以如此礼遇重视河东使节团,当然不是为了那一百车不到的池盐,当然这些自然也是贵重的,尤其是对如今一穷二白的关西。
  
  但真正被关西朝庭看重的是这一批池盐是河东太守的土贡。
  
  土贡之制由来有之。凡是地方上有较好的特产,如米、酒、盐、干鲜果品、参茸药物、山林野味、河湖鱼鲜,或衣物器皿,不一而足,都要上贡给皇室,以供御用、祭祀、宴赏、兵戎之需。
  
  而土贡之制也表明了地方对中央的上下关系。
  
  比如昔日齐桓伐楚,就是以楚不上贡青茅有不臣之心。所以现在河东太守送来的这批土贡,正是倒向关西朝庭的象征。
  
  实际上,董卓的眼光和时机把握特别好。现在的关西朝庭真的特别需要董卓和他的河东集团。
  
  此时关西刚刚在关外惨败,丧失了出关的主动权,急需要董卓率领他的河东军从北面截断关东军的西进道路。
  
  所以这一次董卓奇货可居啊。
  
  之后的数日,李儒不仅朝觐了刘宏,还和长安的一众公卿和关西世豪们把酒言欢,仿佛李儒真的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歌舞升平的也仿佛关外没有那数万关东雄兵。
  
  李儒听了很多,也看了很多,但说的却很少。说到底李儒很清醒,没有幻觉,知道现在的高格礼遇是因为什么,也知道自己这次来是做什么的。
  
  很快,河东使团就踏上了反程。
  
  这一次,一个叫孟达的小吏作为送陪使,带着李儒他们返程了。
  
  因为函谷关外的崤函通道已经不安全,所以这次反程李儒他们并没有再走这条路,而是打算从长安以北走,走蒲津道。
  
  其实从路线上,
  
  ()也能知道为何东西朝庭都要争相拉拢河东太守董卓了。
  
  因为只河东一地,就有三条路线可入关中。
  
  第一个就是李儒他们来的时候走的崤函通。
  
  这是新安到宜阳之间的道路。此道的西段与河东只隔着一条大河。自古就是入关的要地。当年光武堵关内的赤眉,就是屯驻在此道,然后在此迫降赤眉十余万。
  
  而再往前,当年秦国要出关,进窥周王,问鼎中原的时候,也是在此地与韩军焦灼。
  
  但从河东南下崤函道还是有讲究的。
  
  因为河东盆地与崤函道之间,隔着两个天险。一个就是逶迤中条山,一个就是汹涌的大河。
  
  所以河东虽然与关洛接壤,然能真正行军的只有两条山道。
  
  一个就是东面的虞坂道,从安邑出发,可直达三门峡,然后从陕津可渡,然后到陕县入关,李儒等人就是走的这条路。
  
  一个是西面的白陉道,从解县出发,越过中条,然后走陕津渡口,也能到陕县入关。
  
  这里面陕津无疑是河东走崤函通的必经渡口,这一渡口也是大河上那么多渡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从这里可以西去函谷,直赴关中。或东去新安,直达尹洛。而且因为大河从三门峡这里突然收束,所以河床较窄,仅宽七十余丈,非常方便涉渡来往。
  
  当然,河东在大河上的渡口不只这一个,从东到西,还有浢津,风陵渡两个。只是就崤函道来说,陕津最为重要而已。
  
  现在,这条路不能走了,李儒只能走北面的蒲津道了,而这也是河东与长安之间最便捷之道,也是洛阳方面拉拢董卓最重要的原因。
  
  原来走这一条路可以直接绕开函谷关,直接进入渭北平原。
  
  从河东安邑、闻喜等地沿着内郡的束水河道而下,或乘舟,或在沿岸陆行,就可以到大河渡口蒲津渡。然后过岸到对面的左冯翊的临晋县。最后就可以直穿渭北平原,抵达关中。
  
  可以说此道就是东西冲要,为雍、并、豫之控扼枢纽。其得失,无论是对关东还是关西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么讲吧,关东朝庭真的想正面打破函谷关还是非常难的,而一旦能争取到蒲津,那入关就是旦夕之间。也因为此,对于关西朝庭来说,这条蒲津道也是他们的生命线,不容有失。
  
  所以,知道董卓这货多可居了吧!
  
  实际上,除了李儒入关时走的崤函道,和出关时走的蒲津道之外,还有一条道也很重要,那就是龙门道。但这条道在河东更北面,对现在的东西对抗,影响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