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红楼:开局庶子,嫂嫂请自重! > 第九十七章:乡试前的小风波

第九十七章:乡试前的小风波

第九十七章:乡试前的小风波 (第2/2页)

我说的是不是事实?各人有各人的难处。
  
  诸位想想,我一介庶子真能挥霍千金吗?
  
  我倒是想,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贾琮话中带有几分揶揄意味。
  
  有人发笑。
  
  觉得这位大名鼎鼎的贾景之还是有趣的嘛。
  
  贾琮看着林浩道:“今日一事,算我等同仁义举。
  
  我愿率先捐五两,诸位有余财的。
  
  一人捐个几钱,跬步可成千里。
  
  细流可成江海,林兄今次也能度过难关了。”
  
  “就这个法子吧。”
  
  王浩捧起桌子上未用过的干净瓷碗。
  
  先是为贾琮捏汗,继而松气。
  
  “装满这个瓷碗为止,估计也有几十两了。”
  
  贾琮先放五两碎银。
  
  张冇才、周六合、王浩继之。
  
  至此,便有不少生员也来捐钱。
  
  或铜钱、或碎银不一。
  
  魏无知不置可否,也捐了三两。
  
  那林浩丝毫不觉得羞耻,连连四方作揖而拜。
  
  声泪涕下:“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言罢,林浩喜忧参半地捧碗而去。
  
  魏无知不失风度道:“事无不可对人言。
  
  我那表亲罗奇才确有错处,却不至于死因不明不白。
  
  对于贾兰陵的时文、书籍、治河策论。
  
  魏某是佩服的,可惜,你我做不了朋友。
  
  无论科场官场,我魏无知。
  
  一定会为表兄查清此事。”
  
  贾琮呵呵一笑:“悉听尊便。”
  
  “你那治河策论,在我看来是治标不治本。
  
  传言你素有灵光保佑,入世、治河、科场。
  
  几乎无往不利,我却不能苟同。
  
  眼下尚有一事:北方数省村镇。
  
  有不少缺乏水牛、黄牛。
  
  耕地颇为吃力,宛平、良乡皆有此等状况。
  
  你若能解,我就服你。”
  
  魏无知嘴角自始至终挂着微笑,语气却不掩挑衅。
  
  “还是那句话,对事不对人。
  
  我佩服你,但我绝不认同你。”
  
  今天贾琮的魄力、应对能力。
  
  大堂之人有目共睹,绝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贵族饭桶。
  
  魏无知把林浩推给贾琮,以作刁难。
  
  贾琮又不声不响地推给众人,解决此事。
  
  国人无论古今,都有看热闹的习惯。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一听有这种热闹。
  
  众人又竖直耳朵听起来。
  
  古代的士人、读书人。
  
  为人处世讲究“外圆内方”四个字。
  
  也就是官场所谓的“阴阳之道”。
  
  徐阶、张居正、申时行等颇得其中三昧。
  
  在他们看来。
  
  外圆内方是上上之道,能办事、心里有原则。
  
  外圆内圆是老油条,遇事推托,不会办好事。
  
  要不得。
  
  以严嵩、周延儒、温体仁为代表(奸臣)。
  
  外方内方。
  
  则是最危险的一种行事作风。
  
  以咱们的大清官海瑞为代表,眼睛容不得沙子。
  
  这种人,会被大部分士人集团排斥。
  
  哪怕不少人称赞。
  
  但外方内方触及了士人集团的根本利益。
  
  几乎不可能在官场大展拳脚。
  
  要说它复杂,也是复杂的。
  
  说简单点,“外圆内方”是首先会办事。
  
  并且不排除不择手段地保住自身。
  
  党同伐异、再施展抱负的行为。
  
  能够坚持一定程度上的好原则。
  
  说难听点,是虚伪、奸诈。
  
  自我标榜是“阴阳之道”。
  
  当下贾琮面临的就是这么回事。
  
  所谓“外圆内方”,一般不明着说出来。
  
  就看当事者如何去平衡。
  
  名利,名就是利。
  
  倘若贾琮不帮林浩、不理会魏无知提出的切中民生的事。
  
  对贾琮的名声,肯定会有一定损害。
  
  而名声,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之一。
  
  “书生论政,朝野所忌。
  
  魏兄,你这题目不但过于刁难人。
  
  且逾越了我们读书人的本分。”
  
  王浩眼神一闪,为贾琮推卸。
  
  “王兄此言差矣。”
  
  魏无知淡淡一笑,摇头道:“今日在座诸生,无不是各自桑梓的中坚。
  
  咱们俗称秀才。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为家乡父老办点事,何以提高到议政来说?
  
  再者我等这提议,又不是要县衙。
  
  府衙推行政令,咱们想法子。
  
  若是好呢,是为民谋福。
  
  若不好呢,权且作为游戏一场。”
  
  魏无知从来没有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
  
  一番话有条有理、娓娓道来。
  
  诚如八股一般,破题、承题,思路清晰。
  
  王浩默不作声,是怕难住了贾琮,免得丢脸。
  
  虽说盟主在治河上能经世致用。
  
  但他终究是豪门中人。
  
  哪有那么多经验。
  
  这些事,给县尊、府台头疼才是正经。
  
  罗奇才在世时是有不少朋友的。
  
  但这些朋友少有可靠的。
  
  一旦罗奇才身败名裂,他们避之唯恐不及。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所以贾琮不担心罗奇才朋友报复,他们不会。
  
  而魏无知这个罗奇才的表弟,却是不能相提并论了。
  
  贾琮脑子里思索了种种计策。
  
  把他当成建造木牛流马的诸葛亮?
  
  不是。
  
  分明是讥讽、刁难他啊。
  
  虽然说;“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但儒家就是“现世主义”。
  
  尤其是“枪打出头鸟”。
  
  这些事避也避不开,倒不如将计就计。
  
  做得好了。
  
  反而又能为自己添加好名声。
  
  于是,思来想去。
  
  贾琮点头应下,微笑道:“魏兄真乃知民、爱民。
  
  良乡有魏兄这般诸生,是良乡之福。”
  
  “承让,孟子云: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
  
  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之溺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之饥也......”
  
  魏无知笑容可掬:“如此说来,景之兄是答应了?”
  
  “舍命陪君子罢!”贾琮拱拱手。
  
  王浩不插话了,贾琮既然答应,那他必有法子。
  
  张冇才一个劲鼓掌叫好。
  
  周六合眼珠一转:“便去永昌门东的村镇。
  
  挨着田地,离城也近。”
  
  他们这伙人有的是选不上在发泄。
  
  有的是选上了在等。
  
  因为陈东生还要为剩下的考生举行录科、录遗。
  
  再过几天才送他们去参加乡试。
  
  录科。
  
  是科考出了事故不能参加的。
  
  或者科考不过关的,再考一场。
  
  录遗。
  
  则是包括录科不过的考生。
  
  在籍监生等符合参加乡试条件的。
  
  录科、录遗,都是科考的延续。
  
  选拔参加乡试的合格者。
  
  陈东生为这些事,忙得没有空闲见学生。
  
  他负责的是整个直隶省的考生。
  
  当下众生员联袂而出,浩浩荡荡。
  
  直往城外而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就如华山论剑一般。
  
  入秋许久了。
  
  宛平城东外的土地大多种了小麦、番薯、粟。
  
  有秀才分不清小麦、韭菜。
  
  说那些麦芽是韭菜来着。
  
  宛平城东郊外的“永昌门集”是周六合故里。
  
  时下一个秀才在家乡方圆几里是有名声的。
  
  尤其“孝子”之名为人称赞。
  
  便有里长、甲长带人过来应付。
  
  他们这些村镇头头、农民也不是没事做。
  
  秋日小麦种下,正在施肥。
  
  番薯也快到收获时节。
  
  他们胆怯畏缩地保持距离。
  
  敬畏地不时看向一众方巾飘飘的秀才。
  
  又回身低头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贾琮等一众秀才足踏的地方。
  
  是一块番薯地边沿的土畦上。
  
  番薯藤蔓前后左右的距离皆有几尺。
  
  几个秀才面色傲然。
  
  显然看不上眼前“鄙夫鄙妇”的“下贱”劳动。
  
  就连王浩等人也看不起农民的劳力活的。
  
  此地村镇的领头人钱里长心里打鼓。
  
  他不大乐意应付这些秀才,却也不敢得罪。
  
  抑制住不情不愿的心思。
  
  土畦上的魏无知也失去了面对同年的温文尔雅的作态。
  
  居高临下地问道:“你等农夫施壅用的是什么呀?”
  
  里长、甲长在村镇也是首领般的人物。
  
  平日大家恭维着。
  
  协助衙门差爷督饷、收税、编户籍。
  
  “几位相公。”
  
  钱里长收了在乡间的倨傲,站出来答道。
  
  “乡间施壅用的乃是柴木薪灰、各等粪类。
  
  湿土用牛粪最好,像这等干土。
  
  羊粪才是顶好的,这时节都稀缺呢......”
  
  众人仔细一瞧。
  
  藤蔓根部果然有粪土,呈颗粒状。
  
  不过他们不想知道牛粪、羊粪有何区别。
  
  皆掩口退避,嫌弃地挥挥眼前空气。
  
  生恐亵渎了斯文。
  
  魏无知忍住呕意,厌恶道:“既是施粪,为何不早说?
  
  没由得怠慢了我等生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