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这不是贬戍 (第1/2页)
三佛齐、旧港、东爪哇满者伯夷等等,这些在大明这里也不是完全陌生的地方。
虽然这也就是东南亚,更准确的来说是马来西亚地区,不过多少也是有些往来。
知道这是是在‘真腊、阇婆之间’,也知道这里人多姓蒲、习水陆战,同样明白那里田土沃美、气候暖,春夏常雨。
大明此前禁海,但是不代表完全与世隔绝,更何况东南亚诸国等等和中原王朝很早之前就有一些往来,更何况还有不少大明子民私自出海呢。
所以说安排使臣等等对于礼部来说完全没有什么问题,鸿胪寺那边也是有不少的番国使臣,无非就是对于有些番国小民不是很在意罢了。
使臣这边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就好,朱允熥也喜欢这种‘高屋建瓴’,具体的执行交给手下的人来办就好。
无非就是陈迪这样的人可以将事情办好,常森、傅忠等人可能会将事情给办砸。以至于好好的政策变了味,那就让人心里十分难受了。
张福生小声说道,“陛下,武定侯在殿外求见。”
“宣。”朱允熥笑着说道,“他们这些老人,现在是越来越见外了。”
郭英进入武英殿,立刻跪下,“臣郭英,叩见陛下,陛下万岁。”
朱允熥就好笑的说道,“武定侯,咱们也不是外人了。你快点起来,用不着多礼。”
郭英起身,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陛下,这一次太仓那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臣实在是心中不安。”
“姑父在宁波,现在也并未牵涉其中。”朱允熥就笑着开口说道,“说起来姑父倒是不负所托,市舶司的事情这一下总算是可以放心了。”
郭英的长子郭镇尚永嘉公主,所以朱允熥称一声‘姑父’,这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事情,更何况现在也没有外人。
这是给郭宁妃面子,这也是给老朱面子,毕竟郭英是老朱的心腹,能力谈不上特别出众,但是绝对足够忠诚了。
郭英稍微松了口气,心有余悸的说道,“市舶司兹事体大,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人都在盯着。犬子才智平庸,臣就怕他犯了错、辜负陛下。”
朱允熥则感慨说道,“我本来也是如此想,海贸获益之丰朝野皆知,确实有不少人盯着这个肥缺了。”
市舶司本来就算是比较富裕的衙门,只是大家没有想到能够富到这个程度而已,所以这时候自然也就开始纷纷争抢了,这可是个超级大蛋糕。
“所以几处要地,我都让心腹、亲近之人去。”朱允熥有些无奈的说道,“结果你看看太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这叫个什么事!”
郭英一时间也比较尴尬,他的儿子在宁波市舶司、管着浙江那边的一些事情,暂且来看还算是比较好,没有卷入其中。
可是太仓那边有着皇帝的舅舅,还有颍国公世子,现在说这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炫耀呢,简直就是在打皇帝的脸。
看到郭英有些尴尬的样子,朱允熥笑着说道,“你也不用多想,这一次姑父事情办的好,这就是好事。至于其他人办砸了差事,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这也是朱允熥的真实想法,不能因为常森和傅忠办砸了事情,就觉得所有人的工作都要被否定,这其中还有人的表现不俗。
朱允熥看着郭英,笑着问道,“老侯爷,你这是想要让姑父回来,还是让他继续在宁波?”
郭英赶紧说道,“自然是听陛下安排,臣跟前也不缺子孙孝敬。”
这话也没错,郭英也是能生的,一共十一个儿子、六个女儿,小儿子现在还不到十岁。
不过郭英还是试探着开口说道,“陛下,犬子在宁波,公主殿下在京城,相隔两地数百里,寻常也难得见一次。”
这也是实话,郭镇只有回京述职的时候才能回去一趟,自然也就很难和永嘉公主在一起。
朱允熥一想也有道理,说道,“这倒也是,姑父在外头许久了。这样吧,你去和祖父说一声,我去了他肯定要多心,觉得我是贬戍姑姑。”
郭英就喜笑颜开了,其他的一些勋贵畏惧老朱,郭英其实也会畏惧。但是相比起其他人,他这个武定侯在老朱面前还是比较得信任。
看到郭英喜笑颜开的离开,朱允熥也忍不住笑了笑,这些事情还真的比较有意思。
朱元璋的这些女儿之中,大女儿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之子李祺,现在一家四口在江浦生活。
次女宁国公主刚刚跟着梅殷起程前往北平,估计要在北边生活好几年了。
而第三女崇宁公主原本下嫁下嫁牛城,结果婚后不久牛城因罪谪戍云南金齿卫,崇宁公主在随行的时候病死。
第四女是安庆公主,第一任驸马欧阳伦不用说了,好在现在还算美满。
这些个皇子皇女虽然身份尊贵、衣食无忧,只是也不见得就是十全十美,也会有着一些不如意的地方。
“这算是开了个好头了,公主现在都可以不用在京城了。”朱允熥哑然失笑,“以后啊,公主府不一定就在哪了!”
这自然也是一种调侃了,不过在宁国公主随梅殷去北平赴任的时候,其他的一些驸马也动了心思。
毕竟理论上来说驸马是需要跟着公主生活在公主府,而那些生活在婆家的,基本上都是身份比较尊贵的公侯家。
现在驸马要是长期在外任职,公主也可以随行的话,那自然也是一个好事情。
朱允熥对此不算多么担心,驸马、公主,虽然这也是宗室外戚,不过和宗室藩王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就算是有什么小心思,也不会带来太大麻烦。
更何况现在已经有人看出来了,皇室现在的联姻有了一些变化。
以前基本上都是高官显贵,以前都是和有爵位的勋贵联姻,现在开始偏向于中低阶的文武官员了,毕竟现在的环境和开国初年还是有所不同。
郭英的求见也没有打乱朱允熥的一些安排,接下来自然是继续投入到批阅奏章之中,这就是皇帝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