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水浒大枭雄 > 第四一一回 起兵伊始

第四一一回 起兵伊始

第四一一回 起兵伊始 (第1/2页)

宣和三年,初秋七月。
  
  辽国与金国交战,尽管未分出胜败,却局势明朗。辽国打不过金国,节节败退,北方草原面临金兵大举进攻,辽国目前处境堪忧,随时被灭。
  
  黄安趁着这北方动荡,吸纳从最北边迁徙的难民,挑选青壮从军训练,收购他们的牛羊马匹。又有队伍深入北方腹地驱赶牛羊马群,损人利己。骑兵军是黄安麾下最强的,也是最先满编的。十多万铁骑,浩浩荡荡,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因为根据情报,宋朝廷要对他下手了!
  
  无他,黄安为人正直,得罪人,不合群,犹如一颗太阳照耀四方,把暗地里的老鼠衬托的淋漓尽致。贪官,奸臣容不下他,故而针对迫害。
  
  这不,童贯,种师道等率领队伍,分兵多路,四处剿匪,宋国境内山贼流寇东躲西藏,望风而降。这场扫尾剿匪战没有悬念,也进入尾声。
  
  朝廷下令军队开拔回京休整,并提前召参战将领返京接受封赏。连同济南府黄安在内,进京面圣。朝廷派天使来通知,蔡京也派人来相迎。
  
  而根据黄安在东京城的眼线得知,这是对自己动手的征兆。或者说是商议如何北伐,任命将领安插进自己的队伍,分夺自己的权利并逐渐排挤。
  
  至于这北伐嘛!
  
  ——仍是可笑的联金灭辽。
  
  历史的轨迹终究没有改变,八帝徽宗念念不忘收复燕云十六州,因此在马值,也就是赵良嗣等人进谏谗言,趁着辽国衰落,与新兴的金国结为同盟,共同灭辽。赵官家极力赞同并筹备。
  
  这几年来,朝廷可没有闲着。
  
  从政和年间就开始尝试,蔡京不再阻挠,事情变得顺利。这场联合几年前便有了眉目,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最终在去年,宣和二年(1120年),以平等身份达成盟约,宋金各自进军攻辽,一个袭击草原,一个北上攻伐燕京,标志着北宋与金国正式结为盟友,共同对抗辽国。
  
  朝廷使节是从登州上船出发。
  
  当时登州通判宗泽坚决认为金国是异族不可信,尝试劝阻无效。态度不善,差点与使节团发生矛盾。正因此被人抓住把柄上报朝廷罢免官职。
  
  “一个军事力量弱到连剿灭山贼都要出动王牌西军,拿什么资格去平等?驱虎吞狼,与虎谋皮。怪不得国家会覆灭,一切源自无知,这是找死。”黄安对朝廷这种行为,也是非常不看好。
  
  一个国家不想着纠正内部矛盾,不积极富民强兵,却想着占些小便宜。最后依旧是纸老虎,拥有在再多的财富却失去了民心,兵力再多,人再多,也没用,一触即溃,别人不打你打谁?
  
  言归正传,重回正题。
  
  朝廷要对自己下手了,黄安自然是不会坐以待毙。此次调动了两个军,一支舰队,共二十多万人。兵马分成多路,伪装成商队,或陆地行军迂回南下拦截剿匪军,或是乘船在京城外集结。
  
  北方局势越发明朗,留给自己准备的时间不多。他黄安也没那份心思去跟朝廷耍嘴皮子东拉西扯。打算直接撕破脸皮摊牌,一切靠武力说话。
  
  黄冈的命令下达过后,飞鸽传书漫天飞。分布在京东路各州的军营动了,大队兵马如潮水般。大批粮食装船,步兵登船南下,骑兵化整为零……
  
  七月底,济南城。
  
  一支盔明甲亮,骑着高头大马的官兵走在官道上。策马在最前的一人金盔金甲,身躯魁梧雄壮,一脸络腮胡子衬托面庞刚毅,皮肤略黑却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此人不是黄安又能是谁?
  
  几年过去,黄相公快35岁了,正处在巅峰壮年。看不出年龄的增长,却比以往更加成熟稳重。因为久居高位,气势养成,那股威严越发强烈,令人不敢靠近。用焦挺的话来说是王霸之气。
  
  簇拥在黄安身边的焦挺,酆泰,方杰,腾戣,腾戡不用多说,皆是身经百战的猛将。所率领的卫队人不多,只有300多人,却个个身姿挺拔,目光锐利。马鞍上挂着马槊,腰悬战刀,背挎弓,两条飞鱼袋交叉,或是腰配弩,背两口剑。
  
  这些都是从神武卫,剑卫中精挑细选。
  
  神武卫,剑卫本就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常伴黄安出行的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以一挡十轻而易举。
  
  在赶赴东京城之前,黄安特意率队外出巡视各州营地,慰问兵卒,嘱咐坐镇的将领,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大战等等。一连十多天,才从外面归来回到济南城,径直来到镇北将军府歇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