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2章 佳话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2章 佳话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32章 佳话 (第1/2页)

赵煦看到苏轼的衣服,突然眼前一亮。
  
  “子瞻,你这衣料是棉布?”
  
  苏轼本在惊诧赵煦的惊呼,明白皇帝在惊呼衣料,随即轻轻摇了摇头,微微一笑道:“此乃吉贝布,是木棉花成熟后加工而成,官家把吉贝布叫做棉布,倒是颇为贴切。儋州百姓种了不少木棉,吉贝布颇为常见,倒也算不上什么珍稀之物······”
  
  苏轼这个大嘴巴,总是改不了喜欢调侃人的秉性。
  
  赵煦能感受到苏轼话语中那丝淡淡的嘲讽,仿佛在说自己没见过世面似的。
  
  赵煦呵呵一笑。
  
  大千世界,奇妙无穷。
  
  等他们跟着自己,见识到那些超越时代的奇迹,那时他们才会清楚,没见过世面的人是他们。
  
  赵煦清楚,此时儋州种植的木棉,就是后世棉花。
  
  由于产量低,吉贝布并未广为流传。
  
  普通百姓舍不得穿,而富户更喜欢绫罗绸缎,对棉布很不屑。
  
  因此,棉布在这个时代,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子瞻,世人都没有认识到木棉的真正价值,它的用途说出来,必会让你瞠目结舌······”
  
  此刻赵煦的脑中,满载前世的记忆。
  
  消毒棉签,包扎伤口用的棉布绷带。
  
  填充了棉花的棉衣、棉被用于冬天御寒,那厚厚的军用棉衣,足可以在严寒的冬季发动战争。
  
  棉籽油······用途太广,暂且按下,免得又得解释半天。
  
  苏轼轻声道:“官家,臣亲身种过木棉,深知其不凡之处,然而,它毕竟产量有限,不适于大面积推广······百姓还是看重果腹粮,木棉虽好,却难以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赵煦微微颔首。
  
  他清楚,苏轼担心的就是朝廷强令种植。
  
  尤其南方良田多,土地肥沃,作物一年两熟,若是用来种棉花,必然会遭到百姓的强烈反对。
  
  强令种植,只会激起民怨,加剧社会矛盾。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赵煦轻轻摇头,“儋州种植木棉的产量之所以低,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并不适合木棉的生长。然而,这世上总有些地方是适合大量种植木棉,产量也会颇为可观。”
  
  苏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的光芒,急忙问道:“官家,您所说的适合种植木棉的地方,究竟在何处?”
  
  赵煦微微停顿。
  
  此刻,他心中浮现出一个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地方,就是西洲回鹘。
  
  在后世,成群结队的人前往新疆摘棉花,以至于后来摘棉花都成为赚钱的代名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