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唐天将军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夹道相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夹道相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夹道相迎 (第1/2页)

李瑄一直认为他不是贵族,而是百姓。
  
  贵族只能对大唐修修补补,百姓能寻求真正的浴火重生。
  
  “李帅,圣人派人送来诏书,向您质询,请过目。”
  
  刘单说着,才将圣人的诏书递给李瑄。
  
  先家书,后诏书。表明刘单对李瑄的忠心。
  
  可李瑄依旧没有打开诏书,他不用看,就知道李隆基的意思:“常言‘成败论英雄’,如果此次失败,我丢盔弃甲归来,一定会受到圣人的责备。但我此次大胜,完成拯救妇孺的计划,挫敌骑一万,步兵四千,俘虏战马六千余匹,还阵斩攻克石堡城的吐蕃名将没庐谐曲,大涨的大唐声威,体现圣人的仁德。”
  
  李瑄太了解李隆基了,从天宝年间开始,驾驶着大唐这艘巨轮狂飙,大有迈步汉武之意。
  
  谁能为其建立边功,助长他的威名,就会无节制地宠幸谁!
  
  李瑄此次军功如此,必可让李隆基大快。
  
  而弹劾李瑄的监察御史,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定会令李隆基所恶。
  
  “将军有此行径,世人会更加钦佩。”
  
  刘单由衷地说道。
  
  “此次高书记、岑推官与诸典军将战斗细节,战斗环境都记录下来,刘判官整理一篇《青海破蕃贼露布》,呈给圣人。”
  
  李瑄将资料交给刘单,吩咐他尽早整理出来。
  
  这次长途战斗,从头到尾跨度时常巨大,需要一定笔力描述。上次的贺表情绪和环境都渲染的很好,李瑄决定再让刘单书写。
  
  这次是出境作战,用贺表不太合适,所以李瑄选择名为“露布”。
  
  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兵部谓之“露布”。
  
  “遵命!”
  
  刘单接过军文后,向李瑄拜离,他需要尽早将奏书整理出来。
  
  待刘单离开,李瑄才打开李适之寄过来的信件。
  
  信中告诉李瑄,家中一切安好,虽然兄妹思念,但理解李瑄守边的辛苦。
  
  在李适之写这封信的时候,还不知道李瑄要出征青海。
  
  现在知道了,心中一定会担心。
  
  李瑄当即写一封书信,向家中报平安。
  
  同时,李瑄向李适之寄送两首诗。
  
  一首为赠送南霁云的诗《赠南八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李瑄在夜间劫营后,送给南霁云的诗,表达南霁云的武勇。
  
  另一首是历史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李瑄将其诗名改为《河陇曲》,专门描绘漓水之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讲的是守卫平夷守捉城和安乡城。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讲的是将士们日夜苦战。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讲的是河西的援军到来,拉长战线,情景交融。
  
  用易水代替湟水,让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显得悲壮。
  
  这首诗对李瑄来说,最关键的地方,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因为李隆基最喜欢听这样的话。
  
  李隆基高兴和信任,李瑄才会安全。
  
  所以李瑄从来不抄袭消极,嘲讽皇帝、朝廷的诗,除非有一日无所畏惧。
  
  事实证明,一首诗,确实能改变人的看法。
  
  李隆基若是看到李瑄写给南霁云的诗,一定会知道陇右军中,还有一个叫南霁云的将领。
  
  李瑄昨天将《河陇曲》交给高适、岑参观看的时候,让二人非常震撼。
  
  这么多名词交织在一起,构成凝重悲壮的意象。又用六个表示颜色的字去渲染,使情景更加鲜明。
  
  李瑄忽悠他们,之所以现在才写出漓水之战的诗歌,是因为一直在炼字炼句,所以才有这篇《河陇曲》。
  
  高适、岑参也在这两次战斗中写不少诗,但即便最有立意的,也比此诗差一些。
  
  岑参年轻,属于他的名篇还在沉淀。高适正在突破创新的阶段。
  
  同时,李瑄已经学会盛唐的格律,尝试自己写诗,写完一般直接撕毁,他总是不满意。
  
  一天后,刘单就将《青海破蕃贼露布》整理好。
  
  刘单深谙李瑄的意思,开篇就用大量词句表明李隆基的仁慈,天威不可侵犯。
  
  所以才有李瑄的一系列行动。各种描写恰到好处,读之仿佛使人身临其境一般。
  
  露布写好后,李瑄交给驿站,让译卒带着他的家书,一起回长安。
  
  李瑄又在威戎军待三天后,启程回湟水。
  
  安重璋作为军使,留在威戎军城。
  
  至于那些救回的男女百姓,李瑄准备安置在安人军附近。
  
  其实陇右一带适合居住,耕种的地方不少,但多在敌人的兵锋之下,无险要可守,所以不能生存。
  
  唯有拿下石堡城,或者按照计划将吐蕃赶出九曲、青海,才能解放许多土地。
  
  在李瑄距离湟水城数里的时候,城中百姓夹到相迎。
  
  欢呼李瑄归来。
  
  “李将军的兵马回来了。”
  
  百姓们看到马队的身影,纷纷惊呼。
  
  “有李将军在,我们陇右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吐蕃的入侵。”
  
  又有百姓呼道。
  
  李瑄刚回威戎军不久,他救回妇孺的消息,就传到湟水城。
  
  能跃马千里,孤军深入,为平民百姓着想,是他们心中的大英雄。
  
  以前的边帅,没一个人能做到如李将军一样。
  
  边境的百姓都清楚,节度使是陇右最大的官职。
  
  “蛮横的大族现在封闭门户,皆是因为李将军。”
  
  百姓们也感激李瑄能震慑住豪强,让豪强不敢再嚣张跋扈。
  
  “我家原本住在绥和守捉北方,李将军一定可以打败石堡城的敌人,让我再搬回家乡。”
  
  其中一名百姓憧憬地说道,那里有他祖辈辛勤耕耘的二百亩地,由于吐蕃占领石堡城,无法耕种那里。
  
  “真希望李将军永远留在陇右为将!”
  
  一名老者的话,成为所有陇右人的希望。
  
  除了百姓们,还有刘晏、上官青等官吏,迎接李瑄凯旋而归!
  
  “拜见李帅!”
  
  走进的时候,刘晏、上官青等官吏上迎。
  
  “免礼吧!”
  
  李瑄抬手说道
  
  本来李瑄要责怪西平郡长史上官青,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但上官青告知他,这是百姓得知李帅将归,主动来迎接李瑄。
  
  因为百姓们认为李瑄是真正保护百姓的边帅。
  
  河陇百姓,一直是大唐生活最苦的百姓。
  
  其他地方百姓,有被豪强、官吏欺压。但陇右百姓不单要被豪强、官吏欺压,还要面对胡人的欺负。
  
  吐蕃时不时的大举入侵,隔几年就要跃过河湟。
  
  开元盛世,河陇也未太平过,甚至吐蕃在开元盛世的时候,都跃马金城,抢夺牧监马匹,劫掠财富,掳走百姓,屠杀军民。
  
  李瑄亲切地与百姓们打招呼问候,同时下马步行,与军民们一起同回湟水城。
  
  “李帅是否先去库房看朝廷的赏赐,您未归来,所以未分给诸军。”
  
  到达城中后,刘晏向李瑄说道。
  
  朝廷对李瑄的个人赏赐,和军队的赏赐,早已到达。
  
  军中的赏赐在仓库,李瑄的個人赏赐,送到李瑄的府邸中。
  
  刘晏代李瑄接受。
  
  “去仓库!”
  
  李瑄点头。
  
  “诸军的分配理清了吗?”
  
  李瑄在仓库中巡视一圈后,看到仓库中满是绢钱,向刘晏问道。
  
  “回李帅,战死士兵的抚恤,属于府衙统一发放。此战临洮军骑兵功勋最重,按跳荡等记功,共分临洮军绢一万五千三百匹,钱一万四千贯;其次为镇西军,共分绢五千五百匹;钱一万一千五百贯,再次为平夷守捉使;共分绢两千一百匹,钱两千九百贯;然后是漠门军,分绢一千九百匹,钱三千八百贯。最后是河源军、安人军、积石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等共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