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 第101章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第101章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第101章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第2/2页)

不得不说,本身这帮人在学习的时候就是顶级卷王,而他们能够走到今天这样的高度,那更是卷王中的卷王。
  
  他们的视野、判断能力都要比常人强上许多。
  
  甚至有人能够给出自己认为的许青山研究团队最佳的发展路线,这一看就是一个小刘若川型的人物,主要是他说的点还真的说中了,正是许青山和刘若川之前讨论过的内容。
  
  这一次面试会算是让许青山见识到了天下豪杰的冰山一角。
  
  难怪会有人说,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只有能够抓住机会,扬名天下的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完蛋了呀,那这样有点难选,这帮人怎么都这么厉害?”
  
  许青山有些犯难的看着面前定下来的候选名录,这个名单上的人数要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要多得多。
  
  “毕竟都是冲着你的名头来的,没点本事都不好意思来你面前亮相。看看吧,实在没办法就要多组织几轮面试或者笔试,把他们的真金白银都试出来。”
  
  刘若川也有些犯难,只不过这是幸福的犯难,他就算是在法国巴黎高师的时候,都很少见到有哪个教授的课题组能这么受年轻的优秀研究人才的欢迎。
  
  毕竟正常来说,一位老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定死了,而这就是已经完成了一轮大的筛选。
  
  特别像是数学这种涵盖极广的超大类领域本身,学数学的人就不能算多,要学这个方向的就更少了,再细分到小的领域里,那就是少之又少。
  
  像这种招研究员的招聘,一年能来面试个四五个人都已经算不少的了。
  
  毕竟有潜力的年轻才俊,所有研究所都抢着要,而资质和实力都很普通的人,就连实验室的门槛都过不了。
  
  也就是许先生这种拥有无限可能研究方向也很广,甚至还跟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交叉比例的实验室,才能这么受欢迎。
  
  要知道许青山研究团队的招聘公告才发出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组织起这么二十几位能过标准线的人才来,那是极其夸张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这些人才都是代职的,其实其中蛮多人,接近三分之二的人,都是目前有教职或者是研究岗的。
  
  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就职的学校,在知道他们偷跑来参加许青山团队面试的时候,会做何感想。
  
  虽然人才这么多,很难定下来可毕竟名额有限,在纠结了一下午之后,又经过了两轮比较深入细致的面试,许青山才敲定了最后的四个人选。
  
  而在这四个人中,李广直的名字俨然排在第一位。
  
  或许是因为长期被否定,然后在第一轮面试离开的时候,被许青山的肯定所鼓励,李广直在之后三轮面试的表现要好上很多。
  
  他说话都不磕罢了,在讲到自己专业领域的东西时,还能积极地申请跟许青山互动。
  
  而但凡许青山现场让他做的事情跟尝试延展讲述的课题,他也没有第2句话说办就办,主打的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好用牛马。
  
  就李广直的这种性格,难怪他的前领导会pua他,这种老好人看着就让别人想欺负。
  
  “小王,明天你带着我们这四位研究员去办理一下手续,有什么不懂的,你直接问你们刘导就好了。”
  
  许青山打个哈欠。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自己开始专注的做研究之后,慢慢的就不太喜欢把时间花费在跟大量的人短时间社交上。
  
  虽然这种面试会根本就算不了社交,而算是工作。
  
  “你呀,你就只会把事情丢给我。去吧,人都定好了,我来处理就行了。”
  
  刘若川笑着指着许青山整理着桌上的各种文件,现在团队的框架已经定了下来。
  
  招收的四个人里,有像李广直这种就是专精于研究的科研人员;还有另外一位就是那个工科出身表示自己能够在应用数学上给许青山提供基站力的青年工程师;另一位是女学者,其貌不扬,为人低调,可是她的风格大有一种plus版王隗的感觉,不管是谈吐还是他的论文风格都很踏实很能干,许青山敏锐的察觉到这是一个隐藏的超级卷王。
  
  最后一个则是那个小刘若川,这个名额是刘若川定下来的,也是刘若川打算留着自己培养的人才,他在研究团队管理上似乎挺有经验,年纪不大,今年也才28岁,算是和刘若川相仿的年纪,两个人气质也有些接近,交流起来应该也不是问题。
  
  其实许青山也有些不理解。
  
  他们这4个人现在其实都有自己的教研岗,其中那位叫做金晶的女学者,甚至今年都评上副教授了,可是他们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来到自己的研究团队。
  
  在面试的时候,许青山也有特地就这个问题问过金晶。
  
  金晶是这么说的。
  
  “我认为国内现在的科研氛围有些过于追求成果论和数量论,这对于科研环境来说是不好的。虽然许研究员的成果确实很好看,短时间内的数量也很多,看起来像是这种成果论和数量论的优胜者,但实际上我在深入的研究了您的论文之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因为您的每一步推导,每一步计算,都沉稳得像是经历过了成千上万次尝试。起码在我看来,论文的证明过程无懈可击,并没有任何虚浮的为了证明而证明的仓促感。”
  
  “这就是我希望达到的境界。”
  
  “所以,我希望能够脚踏实地的和你一块做最前沿、最有活力的科研。”
  
  这可不是在拍许青山的马屁,当时金晶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得像是要当场入党,她是真的这么认为的。
  
  对于她这样放弃了自身在985院校副教授的位置,自愿赔付,来到自己团队的,许青山自然也不能吝啬,同等的副研究员的位置肯定是跑不了的。
  
  而那位叫张珂的工科学者、工程师,本身也是通信方面的专家,虽然本身不在院校,但以他的能力和资历,一个副研究员也跑不了。
  
  反倒是李广直这个许青山打算亲自带的,和刘若川带的方云海,只能先安排成助理研究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