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 381勿念,朕留学去了

381勿念,朕留学去了

381勿念,朕留学去了 (第1/2页)

朱元璋对朱棣的判断很满意,对于巨幕里的后代表现十分不满意。
  
  自幼长于妇人之手,没怎么接触过军事,脑子就妄想着自己也能同祖辈一个样能当马上天子。
  
  真是个糊涂蛋。
  
  老四说的不错,若是稍有不慎,那对于大明而言,就是雪上加霜之事。
  
  文臣武将倒是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一个劲的在那劝谏。
  
  尽管在朱元璋看来,他们的建议是坚壁清野过于保守,连派遣军队与之对战都不敢,只能被迫防守,大明的军队已经到了如此文恬武嬉的地步了吗?
  
  但是此时此刻的朱元璋觉得保守点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要比自己这个没挨过毒打的后代要强上许多。
  
  可是朱祁镇不听劝谏,偏信王振,决议亲征。
  
  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及内阁学士等文武官员随征“扈驾”,随征的文武大臣以张辅居首,但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
  
  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
  
  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朱祁镇和王振竟儿戏似地要在几天内把出征事项准备齐全。
  
  他们这对君臣倒是还知道要提前赏赐这帮人,可惜由于时间仓促,发放这些物资十分混乱,普通士卒都不一定能够领得到。
  
  这样恶劣的物质条件,对军事行动当然非常不利,但朱祁镇和王振这一对昏聩骄妄的君臣却一意孤行。
  
  “五十万人?”
  
  朱元璋忍不住冷笑一声:“说实在的,咱都没有带过这么大的人马来。”
  
  “大抵是虚张声势罢了。”
  
  朱棣回了一嘴,真调动那么多人马,那也得把屯田兵带上。
  
  可是一帮屯田兵上去也就是充当民夫的作用。
  
  打仗。
  
  那就别抱有什么期待了。
  
  皇帝朱祁镇离开北京,其目标是穿过居庸关的内部城墙前往宣府,再向西进军直奔大同。
  
  然后计划从大同出发率军深入草原征讨,再通过蔚州和紫荆关沿南面一条较少暴露的路线返回北京。
  
  返回路线之所以这样计划,部分地是为了避免在一個季度内因大军两次穿行而骚扰农村,部分地是因为宦官统帅王振的家乡和产业在蔚州附近。
  
  “王振倒是个合格的乡党啊,懂得体恤自己家乡之人。”
  
  王布犁环左顾右的笑了几声。
  
  “他娘的。”朱棣忍不住攥了攥拳头:
  
  “天下大事皆由宦官处置,这大明还是我朱家天下吗?”
  
  王布犁心想以后又不是没有宦官势力抬头,这你都遭不住了?
  
  一会朱祁镇给你整个大活,你怕不是的气得吐血啊!
  
  朱棣对于战争是极为看重的,未曾想后代子孙对于战争竟然如此儿戏,着实是戳到他的痛点了。
  
  往后的孩子当真是一丁点都不清楚,他们这些马上打天下的辛苦。
  
  什么功课都不做,就幻想着自己也能同祖先那么一样厉害。
  
  大明军队带有一个月征战的口粮,所以深入草原进行的打击必须是短暂而猛烈的。
  
  可惜事与愿违,就连老天爷都不赞成朱祁镇亲征一样。
  
  大雨一直在下,道路泥泞,营中常常夜惊自扰。
  
  由于仓促出兵,不到十日,军中已然绝粮,兵部尚书在行军中跌下马来,负重伤,勉强支撑着随行。
  
  再加上军心不稳,士卒人人怀着疑惧心理,时不时发生逃亡事件。
  
  “艹。”
  
  朱棣一直都想要带领大军成为征北将军的梦想,在看见他孙子如此行军之后,当真是破防了。
  
  想他辛辛苦苦的从小就开始在军营当中厮混,也没胆子带这么多人,什么准备都不做就出去打仗。
  
  这不单单是败家子行为,还是丢大明的威严,丢大明历代皇帝的脸。
  
  大明将近百年对外打出来的威风,落到小皇帝手上,就如此不懂得珍惜?
  
  朱棣可以肯定,蒙古人定然会抓住机会报复的。
  
  方才也先的能力,朱棣也已经看见了。
  
  “坐下。”
  
  朱元璋觉得朱棣有些大惊小怪,尽管他对于这件事也是极为不满。
  
  可是今后都要当皇帝的人,必须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身为一军统率,如何能轻易被人看出破绽来?
  
  他这么多年能赢,靠的就是不会让人轻易猜透心思。
  
  而刘伯温那个喜欢猜心思的人,也早就死了。
  
  “就是。”王布犁悠悠的道:“这属于典型的崽卖爷田心不疼,才哪到哪啊,你且先看着。”
  
  朱棣面对朱元璋以及王布犁的轮番教育,也只能沉住气,可惜拳头还是攥着紧。
  
  他倒是要瞧瞧朱祁镇这个孙子,还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反倒是徐妙云觉得自己的夫君有些过于反应大了。
  
  随从大臣屡请回军,均遭王振拒绝。
  
  此时的王振作威作福更肆无忌惮。
  
  成国公朱勇等陈述事情,皆膝行听命。
  
  尚书们忤振意,罚跪草中至天黑。
  
  大军到达阳和(今山西阳高)城南,此时也先已率军撤出塞外。
  
  明军见前战死者尸横遍野,无不心寒。
  
  钦天监正彭德清本是王振党羽,劝王振说:
  
  “虏势如此,不可复前,倘有疏虞,陷天子于草莽。”
  
  结果被王振一阵痛骂。
  
  王振仍欲进军,但其亲信密报了阳和等处的惨败状况。
  
  到大同又暴雨骤至,人皆惊疑,王振这时才决定撤军。
  
  由大同回京,主要有两条道路。
  
  一经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紫荆岭上),一经宣府。
  
  经由紫荆关回京,路程略远,但易于避开瓦刺迫兵,比较安全。
  
  开始王振决定经由紫荆关,并打算让朱祁镇到他的家乡蔚州。
  
  当大军已行四十里,军队向蔚州前进,但这时士兵们变得越加不安分和不守军纪。
  
  王振怕军队路过时损坏他家乡的庄稼,祸害他家乡的父老乡亲,遂令全军北上,改由宣府回京。
  
  这样,明军侧背正好暴露在瓦刺军的攻击之下。
  
  车驾宜从紫荆关,庶保无虞。
  
  不仅是朝中文臣,连他的诸多党羽都向王振建议。
  
  王振不听,继续走宣府。
  
  也先得知明军由北线撤退,立即率军突入,跟踪追击。
  
  此时,宣府来的敌情报告说,敌军已袭击后卫。
  
  原来一意主张亲征的王振,在敌人追来的情况下,却不组织迎战,只是命令大军暂停后撤,派恭顺伯吴克忠、都督吴克勤及克勤子瑾率兵拒敌。
  
  吴克忠等殿后,敌兵突至,据山上,矢石如雨,官军死伤殆尽。
  
  吴克忠下马力战,矢尽犹杀数人,最后与其弟克勤俱战死,克勤子吴瑾被俘,全军覆没。
  
  当日天未黑前,吴克忠败报至,又派成国公朱勇、永顺伯薛绶率兵四万迎敌。
  
  朱勇有勇无谋,他把部队直接领入鹞儿岭的蒙古人伏击圈,朱勇与薛绶俱战死,全军覆没。
  
  朱棣心理咯噔一下子,他的心就提起来了。
  
  大明军队已经孱弱到了这种地步,数万人都能被打的全军覆没是吧?
  
  更不用说那么多文臣武将都没有一个临阵砍了宦官。
  
  最让朱棣生气的是,他这个重孙子偏听偏信,在如此局面之下竟然跟隐藏人一样。
  
  那么多死了的士卒,朱祁镇一点都不清楚也就罢了,连国公那种重量级朝廷要员都被蒙古人打死了,他也不知?
  
  当真是上天要亡我大明吗?
  
  朱棣已然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接受不了如此多的大明将士,在一头蠢猪尤其还是阉人带领下走向灭亡!
  
  “奸贼,恶贼,狗贼!”
  
  朱棣破口大骂,指着屏幕甚至想要左右摸刀去砍了这个阉人。
  
  饶是一向沉稳的朱元璋也有些坐不住了。
  
  就算洪武五年那次出征,被王保保给钓了鱼进了陷阱,可也没有损失如此多的人马啊!
  
  几万人战死,对于大明而言,那不说伤筋动骨,可也是极为肉疼的一件事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