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 第183章 沛县之夜,歌舞升平!

第183章 沛县之夜,歌舞升平!

第183章 沛县之夜,歌舞升平! (第2/2页)

如今变化巨大,行业竞争加剧,歌女数量远超词作者,吸引江南诸多游吟诗人前来淘金。
  
  结果,沛县既歌女如云,诗人亦众,两者相互制衡,地位都不再高不可攀。
  
  中介公司的涌现,使得歌女无需再靠暗箱操作获得好词,商家直接出资聘请诗人。
  
  诗人也不再故作姿态,索要好处,行业生态已变。歌女并非愚钝,怎甘轻易让人分享成果?
  
  时至今日,诗人地位依然崇高,但已远不及往昔。朱寿的偶像产业改革,成效斐然。
  
  多数民众,尤其是宅男孤寡,更在乎舞台上的佳人,而非词曲深意,唯有少数文人墨客关注其内涵。
  
  步入一家茶楼,朱棣与朱瞻基落座,聆听台上歌女哼唱通俗小调,朱瞻基好奇皱眉:“这也能算词?”转向朱棣,他说道:“爷爷,这样的词,孩儿八岁时就能写了!”
  
  这类歌曲如同现代的《学猫叫》,简单直白,无甚深度,却极易上口,各年龄层均能接受,深受基层喜爱。
  
  太过深奥,则易使百姓难以理解。
  
  市场总是追逐大众口味,百姓喜好,便是方向。
  
  果然,曲终之时,掌声雷动,喝彩声起!“好极了!好极了!好极了!”
  
  “薛明月,我爱你!”
  
  “嫁我可好?”
  
  百姓对台上歌女吹口哨,大声呼喊,夹杂低俗言语,不足为奇。
  
  毕竟,这个时代,百姓未曾受过现代教育,素质自然参差。
  
  说古人礼数繁多,那是指文人雅士。
  
  底层百姓,哪里讲究这些,从未入学,又怎能期待他们举止优雅?
  
  确实,也有自学礼仪之人,但终究少数。此时,台上的老板挺身而出,向众人宣告:“下一曲,《半城烟沙》!”
  
  “词曲皆出自本县知县大人朱寿之手!演唱者——李诗诗!”
  
  此言一出,朱棣险些跌坐!
  
  朱寿这小子,怎涉足于此?
  
  他还会写词?
  
  朱棣不由好奇,朱寿的词曲水平究竟如何。
  
  原来,朱寿竟是文武双全。
  
  不过,朱棣并不知晓,朱寿借助系统,琴棋书画已是无所不通。
  
  尽管词曲取自二十一世纪的某位大师,但他能精准模仿曲调,亦有赖琴棋书画之功底。瞬间,台上乐声悠扬,台下观众屏息,等待歌女开唱,却不曾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