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淞沪:永不言败 > 第122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122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122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第1/2页)

264旅根据军长孙元良的命令撤回了市区,与防守江湾的师部汇合,重新归于中路军的建制;
  
  日军占领大场后并没有急于采取新的军事行动,而是就地转入防御,等待主力赶到。
  
  这倒不是鬼子改了习性,而是真的打不动了,尽管他们占领了大场,但各部伤亡很大,物资消耗严重,急需休整以恢复战斗力;
  
  另一方面他们占领大场后已经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此时反而需要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选择一个新的攻击方向。
  
  日军虽然占领了大场,但国军的主力尚在,中路军18个师仍然控制着市区,左翼军20余个师在罗店以南、以西地区与第3、第11师团等部激战,右翼军张相华部十个师以及教导总队等部仍控制着苏州河以南和杭州湾的广大地区;
  
  此时的国府已经精锐尽出,随着桂系21集团军6个师和川军刘湘部5个师先后赶到战场,集聚到淞沪地区的国军已经超过了70个师。
  
  而日军也先后投入了5个师团又一个支队以及重炮兵第五旅团,加上海军和陆海航空兵,总兵力达到了20万人。
  
  大场正好位于淞沪主战场的中心位置,向西可以攻击南翔车站,切断左翼军的退路;
  
  向东可以进攻88师守备的江湾,从而威胁中路军的后背;
  
  向南占领火车北站,攻击南翼军的侧背,国军丧失了战场主动权。
  
  大场的丢失对国府来说无异于一场地震,摆在国府面前只剩下三条路:
  
  第一条是集中兵力反攻大场,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但国府上上下下都没有这个心气,他们习惯了打防御战,主动出击那是不存在的,不符合国军的风格;
  
  第二条是以不变应万变,继续与日军在苏州河以北死磕,但要冒后路被断的风险;
  
  第三条是中路军、南路军主动放弃苏州河以北的地区,全部撤到苏州河以南,这样就不用担心后路被断了,相应的左翼军也要后撤,将苏州河以北的阵地全部让给日军,双方隔苏州河对峙。
  
  最终校长选择了第三条,命令中路军主力18个师撤退到苏州河以南,与此同时左右翼军也相机放弃了阵地,全线退守苏州河以南。
  
  事实上淞沪战役打到这个程度,将日军主攻方向由华北引向华东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就应该借坡下驴结束淞沪会战,主力全部后撤,梯次防御,那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第一、第二阶段的作战中,国军虽然伤亡很大,但20万日军同样伤亡惨重,损失超过数万人,国军也只是伤亡十几万人,双方的交换比顶多3比1,并没有太难看;
  
  可以说战术上输了,毕竟丢掉了上海,但战略上赢了,在这一点上国府是达成了共识的。
  
  偏偏在撤兵一事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大部分人的意见是结束淞沪会战,主力后撤到国防线区域梯次阻击日军,全力准备金陵保卫战;
  
  但校长并不甘心,他得知国联要在11月初召开大会,为了赢得国联的同情和支持,他即不想放弃苏州河以北,也不想在国联大会之前放弃苏州河以南。
  
  国府的分歧他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最后由他拍板留下88师继续在闸北作战,一直坚持到国联大会结束;
  
  而苏州河以南的几十万大军继续与日军隔河对峙,定的撤退时间也是国联大会召开后,用他的话说几十万大军坚持十天八天没有问题,国联的友邦都在看着呢,不能输的太难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