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86章 一路顺风

第386章 一路顺风

第386章 一路顺风 (第1/2页)

往后几天,美国的代表性城市都跑了一遍。
  
  纽约、芝加哥、达拉斯甚至还去了一趟拉斯维加斯,亲身感受了一下赌城氛围。
  
  一帮人花了几美金玩了会儿21点。
  
  “记不记得你的那个?”朱琳和江弦说道:“叫至尊无上的那个。”
  
  “我写的东西我当然记得。”江弦回答说。
  
  他当初为了从《故事会》赚点稿费,写了王晶的这部电影,将原本的一部港片改成了旧上海的风格。
  
  “要是能改编成电影拍出来就好了。”朱琳看着霓虹闪烁的赌场,“那个故事挺适合改成电影的,也适合在这儿拍。”
  
  “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的。”
  
  江弦也想着这件事情。
  
  《至尊无上》的故事在内地是肯定是拍摄不了的。
  
  但在国外的话,兴许老外会很感兴趣。
  
  江弦忍不住想起米高梅的那个赌王老板。
  
  要是《至尊无上》的剧本拿到他那儿,他会不会心动呢?
  
  和纽约相比,拉斯维加斯的治安好了很多,城市疯狂的背后则是隐形的安稳。
  
  纽约就纯纯哥谭,女性过了12点都不敢坐地铁的。
  
  在拉斯维加斯呆了几天,江弦又再次来到洛杉矶。
  
  上次来还是因为“创想奖”,如今“创想奖”的事情已经落幕许久,江弦和家人们再来这里,心情已经和上次截然不同。
  
  “听说洛杉矶是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王安忆说。
  
  茹志鹃点点头,“这里到处都是电,污染的程度当然不会轻。”
  
  一帮人先去环球影城玩了一趟,然后又去了大名鼎鼎的迪士尼乐园。
  
  每人13元的门票。
  
  环球影城的玩法和这儿相比,就有点太文质彬彬了。
  
  这里一切动、转、飞的电动椅,都惹得江弦他们一行人大嚷大笑。
  
  古代的战争、宫殿的神火、童话的世界、强盗的洞窟、女鬼的舞蹈这一切都给来自国内的他们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
  
  “江弦,你看这个怎么样?”
  
  朱琳看上了售卖的一条粉色连衣裙,带有明显的迪士尼卡通风格,看上去非常精致可爱。
  
  “给谁买的?”江弦明知故问道。
  
  “当然是咱闺女,我又穿不上,她现在虽然还穿不了,等她再稍微长大一点就可以穿了。”
  
  “挺好看的。”
  
  问了下价格,朱琳一听得好几十美元,立马打起了退堂鼓。
  
  可又是给闺女买衣服,加上江弦在旁边蛊惑,最后忍痛斥巨资给买了下来。
  
  晚上,陈映真告诉江弦,他在台省的朋友帮忙联系到了张爱玲,问江弦要不要去见见她。
  
  张爱玲到底是中国声名显赫的女作家。
  
  江弦立马心动,答应下来,晚上和王安忆、茹志鹃一起跟着陈映真见到了这位女作家。
  
  张爱玲来的很迟,她已是花甲之年,很瘦,一脸小老太太的模样。
  
  来了以后也不怎么说话,也不吃东西。
  
  江弦听说她什么都不吃,不吃中餐,因为觉得油腻,甚至连豆浆都喝不下去,只吃西餐,后来更是连西餐都觉得不能吃,只吃一种奇怪的馅饼。
  
  陈映真把在场的人都介绍了一遍。
  
  江弦看张爱玲那反应,应该是完全没听进去,也肯定没记住几个。
  
  她就静静的坐在那,听了一会儿,算是打过招呼,然后起身告辞走了。
  
  “真是个奇女子啊。”王安忆忍不住赞叹,显然是有些崇拜。
  
  江弦也能理解。
  
  很多人都觉得王安忆的作品是对张爱玲的一种模仿,认为她们的创作很像。
  
  “听说她日子过得很拮据。”江弦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拿张爱玲来说,她很容易被有才华且年龄比自己大很多的老男人吸引。
  
  第一段婚姻的胡兰成,第二段婚姻的赖雅均是此类型。
  
  偏偏这两位有才华的男人谋生能力都相当差。
  
  胡兰成顶着个才子的噱头,成天把自己打扮成儒生模样,经济上却往往需要张爱玲的接济。
  
  赖雅也是如此。
  
  原本张爱玲就不懂谋生之道,对于理财毫无概念,谁知赖雅的穷困潦倒更在她之上。
  
  赖雅本人曾经辉煌过,可惜钱财都被他挥霍光了,步入中年后的作品也无人问津。
  
  张爱玲初到美国,对前途充满了焦虑,对她来说,与一个有资格进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美国文人结婚或许是一条好的出路,不论他年纪多大,在经济上总该比她有办法。
  
  她哪会知道六十五岁的赖雅早已钱、才双尽。
  
  至于赖雅,这人同样认为,与刚有新书在美国出版的年轻中国才女结婚,正好能解决自己的一切问题。
  
  结果张爱玲在美国的写作事业又颇为不顺。
  
  “美国如果有杂志向她约稿,你说她会乐意么?”江弦忽然说。
  
  “应该会吧。”
  
  王安忆想了想说,“文人有傲骨是真的,可我没听过谁会和稿费过不去?”
  
  旅途的最后一站又回到旧金山。
  
  作家们前往斯坦福大学参观。
  
  “美国的大部分作家,都是科班出身,再不济也是大学本科,倒是我们这些国内的作家学历都不高。”江弦说。
  
  他们文讲所的文凭的事,作协还在帮忙和高教部争取,不过这些决定想拿下来很费劲,李清泉现在全部精力都在这件事上。
  
  斯坦福大学盖得像个修道院,里面有一座教堂,教堂的门前是一排铜砖。
  
  “这里每毕业一届学生,就把一方地砖换成铜的,从第一届开始,已经有一百来块儿了。”
  
  离开斯坦福,又去到披露街的一家东风书店,这是北美地区最大的中文书店之一。
  
  江弦进去逛了逛,还在书架上看到了自己的,他在国内发表的《棋王》《芙蓉镇》赫然在列。
  
  店主叫刘振翼,一见到江弦就很兴奋,告诉他他的不仅在国内很火,在华侨之中也有很多读者,好多人来他的书店都要专门问问他,江弦最近有没有发新作。
  
  今天这里办了一场读者见面会,其实也很简陋,就是在店堂里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来买书的读者可以自愿加入。
  
  江弦他们本着给中文书店做做贡献的想法,免费加入了这场见面会。
  
  本想着就是零星几个人。
  
  但让人意外的是,读者们竟然在江弦前面排起了长龙。
  
  “很喜欢您的作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