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这北影厂,不待也罢 (第1/2页)
这天,江弦回到久别已久的北影厂。
“阿城!”
隔着老远,江弦便看到钟阿城,和他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呵,从美国回来了?感受如何?”
如今是人碰着江弦,就会问上一顿他在美国的感受,好奇的和他打听美国的这些那些。
江弦已经习惯,敷衍着回答几句。
“害,也没什么,环球同此凉热,到哪其实也都是那么回事,来,给你带了点礼物。”
“哎?这怎么好意思?”
钟阿城虽然爱侃,但总归是个有点i属性的人,闻言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别客气,给咱杂志社的人都带了,都有份,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些美国人爱吃的小零食。”
江弦从挎包里取出个包装精美的袋子,递给钟阿城,“就是给你的分量比别人多点,可别给我捅出去喽。”
“哈哈。”
“行了,我和同志们打个招呼,回头还有点事要和你谈谈,你给我找个一顿饭的空闲。”
“什么事儿?”
“回头再说。”
江弦卖个关子,推门进到编辑部里,和《电影创作》的众人打个招呼。
编辑部众人霎是热情,哗一下围过来。
“江主编!”
“从美国回来了!”
“想死你了!”
众人的热情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这两年自从江弦接手了《电影创作》这本杂志,地位瞬间不同了。
杂志从北影厂原本可有可无的一本杂刊,一跃成为电影界颇受关注的一本电影杂志,被广大影迷们称为电影界的“急先锋”。
如今北影厂有相当不可小觑的一部分收入,都来自《电影创作》这本杂志。
跟着杂志销量的攀升,《电影创作》的编辑们也有了荣誉感和认同感。
从以前北影厂混吃等死的一号人,到现在敢拍着胸脯说爷们儿是《电影创作》的。
这种转变的源泉,当然是江弦。
所以对他这么一个年轻人,《电影创作》的众人可以说是真的服气。
梁晓声还作词一首:
“江司令来了,《电影创作》的春天就跟着来了!”
把包里的糖果和巧克力发完,江弦被梁晓声喊到一边,神神秘秘道:
“主编,厂里的事儿你都知道么?”
“厂里的事儿?”
“你不在这段时间,厂里变化可不小。”梁晓声透露说。
首先,北影厂的厂长更替了。
实际上,王洋从嗡嗡嗡时候开始,就不再是北影厂的厂长了,这么多年,一直是以其他名义担任着北影厂厂长的职务,统领大局。
不过就在江弦去美国的这段时间,北影厂召开了科室以上领导干部和创作干部会议。
会上,广电的大领导聂大江,宣布了北影厂新领导班子的任职通知。
王洋退了下去,北影厂迎来了建厂以后的第三任厂长
——胡启明。
胡启明在北影厂,也算是颇有声望的一号人。
《小兵张嘎》、《杨门女将》、《野猪林》、《青春之歌》.这些个耳熟能详的电影,都是他担任制片制作的。
老胡目前在电影局任职,北影厂的厂长算是兼任,一肩挑起两项重任。
江湖传闻,姜文当年勾搭上刘小庆,在刘小庆丈夫面前很爷们,直接坦言自己和刘小庆的一切,不过到了这位胡启明的厂长面前,就秒怂,拉着胡启明的手说:“老厂长,对不起,我年轻.”
可见这位厂长地位之不一般。
“老厂长有什么指示?”江弦跟梁晓声打听。
“指示倒是没指示。”
梁晓声说,“就是文学部新来了一员大将。”
文学部之前的主任是江怀延,不过老江也算是熬出了头,从文学部这个苦差衙门换到了策划部,文学部新派来的主任,是胡启明指认的一位“大将”,罗承翰。
这个罗承翰算是胡启明亲手调来文学部的,在江弦看来,这也非常合理。
要是厂里的几个关键位置都没有自己人,那怎么能调的北影厂这么大一台机器转动?
出了办公室,江弦便想着还是得去罗承翰那边打个招呼。
梁晓声带着他过去。
罗承翰大概五十岁左右,头发花白。
梁晓声给两人介绍一番,两人又互相握手。
“早就听说文学部有这么一位奇才了,真是青年俊彦啊。”
“罗主任抬举了。”
江弦客气两句,罗承翰给他倒一杯水。
“江弦,你来的正好,我正巧有些工作要和你交代,知道你在美国,一直没来得及说。”
“你说。”
“咳咳。”
罗承翰咳嗽两声,“《电影创作》这边,一直是我们文学部的一个重要机构,自从你去了《电影创作》,这又成了咱们北影厂一块儿响亮的招牌.”
“罗主任,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那我就直说了。”
罗承翰点一支烟,“你也知道,咱们厂里一向是很困难,这几年,上面搞改革,搞承包,厂子要靠自己活下去,那就更难了。
你可能很长时间没来厂里,不知道,不了解,现在剧团里头,演员们,甭管是谁,成名的,没成名的,拿过百花的,没拿过百花的.哪怕是刘小庆,都得四处走穴。
咱们文学部呢,就更困难了,如何为厂里做贡献,这是个大难题。
不过《电影创作》倒是给咱们文学部争了把光,《电影创作》拉来的那些广告费,基本能把咱们文学部支出的窟窿给填上。
最近厂里又有个大动作.”
罗承翰说到这儿,喝一口水,“前两年拍《骆驼祥子》,厂里盖了一条街,胡厂长上任以后,督促厂里筹备拍《红楼》,谢导,谢铁骊导演挑大梁,准备再建一条街。”
“.”
江弦当然知道这个《红楼》。
北影厂电影版89年的《红楼梦》。
几乎和央视的《红楼梦》同时筹备,规格极高,几乎动用了北影厂的所有女演员,比1987电视版还高一个档次,比2010电视版高N个档次,比2024的电影版高出一个银河系。
赵丽蓉演刘姥姥。
林默予演贾母。
这俩角色,绝对是公认的成功,创造的这两个角色。
空前绝后,无人可及。
还有刘小庆版的王熙凤,提到王熙凤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刘小庆,不过不可否认,刘小庆的演技绝对比青涩的邓婕高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