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653数来宝

653数来宝

653数来宝 (第2/2页)

“这种事最好别干。”唐植桐当即摇头,直接否定了方圆的想法。
  
  这事不稀奇,一个职工眼中的好领导,并不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是能给职工带来真真切切实惠的那种。
  
  所以,现在四九城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小粮库,想方设法的跟粮食部门多报需求,等粮食下来后,留下部分机动,其余的大家分一分。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事别说方圆,就连唐植桐都在铁辘轱把的情报中心都听到过类似的话,比如扫大街、掏粪的环卫工的每月补贴好几斤粮食云云。
  
  “我有个朋友,他家里有在粮食系统上班的长辈,据他说,粮食系统的一把手非常讲原则。粮食紧张,下一步肯定会倒查,咱这小体格,经不住板子打。”唐植桐想起了霍效平,他说过他父亲是想堵住目前粮食供应中出现的各种漏洞的。
  
  “今儿的情况你也看到了,除了这招还能怎么办?市局我早就问过了,那边也没有余粮啊。就咱外面那点地,能有多少产出?背水车什么来着?”方圆也跟唐植桐交了老底,自己说去市局只是托词,根本要不了粮来。
  
  “杯水车薪。”唐植桐帮方圆补全成语,也开动脑筋想起了办法。
  
  办公室一时只有方圆抽烟的动静。
  
  “圆哥,我记得之前你跟我提过,不是有单位‘自力更生’,去下面办农场了吗?市局能不能办?”唐植桐想了一会,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只能沿着别人踩过的路往前走。
  
  “老苏也往这方面使过劲,根本不行,咱单位级别还是太低了。”方圆继续摇头。
  
  “咱单位级别低,但部里级别高,部里的人员也没有咱市局多。假如部里办了农场,咱们市局派人轮流去劳动,等收获了,分给咱们一点。这样行不行?”唐植桐歪脑筋多,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系统的最上面。
  
  “你倒是挺敢想。”方圆乐了。
  
  “这不是实在没辙了嘛。”唐植桐两手一摊,一副无辜的表情。
  
  押运处的押运员受双重管理,但定量这件事没法跟军口那边张嘴,更不能鼓动那边办农场,只能从市局这边下手。
  
  下去办农场的事情,唐植桐不仅听方圆说到过,也听张新平提及过。
  
  现在肯定有单位在干,但也肯定还没到最高潮的时候,毕竟目前的日子勉强能凑合着过。
  
  得等到今年11月份,狠狠的挨一次饿,上面各部门才会纷纷去下面办农场。
  
  “眼瞅着也到了该农忙的时候了,我去找一趟老苏,合计合计!”方圆将烟屁股怼进烟灰缸,拿起了自己的帽子戴上。
  
  “嗯,适当的时候,咱找找小马,让她吹吹风。”唐植桐也站起身来,指指自己办公室的方向,朝中有人好办事。
  
  唐植桐说“适当的时候”,并不是现在就先跟马薇通气,这事得市局那边先同意往上报,然后才轮到马薇这边动作。
  
  具体能不能成事,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方圆走了,唐植桐也没有多待,收拾了东西去接妹妹。
  
  小王同学心疼丈夫,让她只有在从邮电学院过来的时候顺路接自己,如果从押运处过来,俩人就在二龙路碰头。
  
  眼见着这天儿一天天长起来,小王同学从北图出来的时候天还不黑,唐植桐也就同意了。
  
  今儿不知哪儿刮起一阵妖风,从唐植桐出了押运处就开始吹,等到了二龙路时已是尘土飞扬。
  
  毫无由来的,唐植桐想到了《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相传这首诗写的就是未整改前的二龙路。
  
  唐植桐不喜欢尘土飞扬,但由于没有见过二龙沟,也谈不上两者的优劣,如果让他选,他还是喜欢青山绿水。
  
  待下课铃响起,学生涌出教室,唐植桐和小王同学接上妹妹们,顶着尘土回家。
  
  尘土再大,也有人努力的去讨生活。
  
  三人到家时,有个老头领着孩子正在唐家门口打着快板:
  
  “瞧一瞧,看一看,这里来个穷要饭哎。
  
  大娘好,大爷善,可怜可怜俺这个穷光蛋。
  
  给个馍,给口汤,祝您长命又健康。”
  
  “呸呸!”唐植桐擤擤鼻涕,又把嘴里的沙土吐出来,才朝老头说道:“嘿,大爷,也不瞅瞅家里住的啥人,张嘴大娘大爷,谁担得起啊?”
  
  “您多担待,出来讨口饭吃。”老头穿着破旧,弓着身子朝唐植桐拱拱手,然后给了旁边孩子一个眼神。
  
  孩子乖巧,手里快板一夹,嘴上就跟上了:
  
  “大掌柜的您别怕,穷人沾光没多大。
  
  您发财,我有嘴,数来宝是穷鬼。
  
  您发财,我沾光儿,路过湘琼来拜望。
  
  一拜君子,二拜臣,三拜掌柜的大量人。
  
  拜完了水来再拜山,拜拜祖师是范丹。
  
  人不量大我不拜,花儿不迎春花儿不开。
  
  花要开,月要圆……”
  
  “行了,行了,省点口水吧,我回去给你们拿。”唐植桐挥挥手,让他俩让开地方,先让小王同学和凤珍把自行车推进去,随后才是自己。
  
  虽然唐植桐这么说,但那爷俩嘴也没闲着,好话一筐一筐的往外冒,让人不给点东西都不好意思,给少了都有负罪感的那种。
  
  唐植桐给的也不少,张桂芳昨晚蒸的窝头,掺了玉米皮的那种,整整一个。
  
  “他们这是讨饭?还挺会说道,好像在哪见过。”等再回屋的时候,小王同学站在门口拿扫帚,先给唐植桐扫了一下身上的尘土。
  
  “数来宝,咱去看《茶馆》的时候就有这一幕,他们全凭着一张嘴吃饭。”扫完土,小两口进屋洗手。
  
  “你一说我想起来了,不过那是打的骨头吧?”
  
  “嗯,都算是快板的一种吧,跟相声也沾亲带故的,以前要饭的手段。你别看他们刚才说的好听,要是不给干粮,后面难听着呢。”唐植桐笑笑,干这个的都是穷人,会说好话,但说难听的也能噎死个人。
  
  数来宝可以算是国产的rapper,最开始是走街串巷、撂地演唱,主要的目标是店铺,上来先唱着夸一通店家,给拉拢一下人气,后面老板要是不给钱,唱数来宝的不光不走,还用言语糟践人。
  
  解放后,脑子活络的积极往组织靠拢,有了比较稳定的饭碗,故步自封的依旧是沿街讨钱,不过随着合营的推进,这帮老艺人就没了客户,没曾想,唐植桐今儿在自己家门口碰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