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烟雨东晋 > 第六部分:六伐中原,智除奸佞 166:段思通敌串谋反,褚后抚慰平内讧

第六部分:六伐中原,智除奸佞 166:段思通敌串谋反,褚后抚慰平内讧

第六部分:六伐中原,智除奸佞 166:段思通敌串谋反,褚后抚慰平内讧 (第1/2页)

庾希听见桓温二字,心中便恨得咬牙切齿,庾希道:“太后还政多年,定是糊涂了。桓温出师不利,罪在主帅,如今迁怒别人,分明是嫁祸于人。”
  
  司马奕道:“大司马总管兵事,要回京问罪,即便朕召见,大司马未必肯来。”
  
  庾希道:“此事不难,桓温不认兵败之罪,也难逃迫害忠良之名。”
  
  “大将军有何良策?”
  
  “微臣献上借刀杀人之计,可灭桓温。”庾希道。
  
  “请大将军细说。”
  
  庾希道:“袁真虽败,占据寿春,陛下何不告知袁真真相,袁真必然激怒,起兵造反。陛下在江南隔岸观火,借袁真之力,讨伐桓温,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司马奕毕竟年轻,知道桓温有奸雄之心,心中暗自得意,便命庾希拟信,告知袁真真相,欲借袁真之力,平定桓温。真可谓:
  
  桓庾之争死对头,内讧不息恨难休。
  
  从来两氏独称大,多少功勋付水流。
  
  朝廷信使,飞马入寿春,此时袁真从石门退兵,一直屯守寿春。一听朝廷信使来到,赶忙在前厅相迎。
  
  朝廷的这位信使,便是庾希府上长史殷涓。袁真与殷涓分宾主各坐,袁真问道:“朝廷派长史前来,不知有何差遣?”
  
  殷涓拿出一封书信,交于袁真,说道:“大将军庾希有密信一封,交于将军,还望细看。”
  
  袁真看过书信,大吃一惊,惊问道:“大司马竟参劾于我,废我为庶人?”
  
  殷涓道:“正是,桓温出征之时,曾立下军令状,自知兵败有罪,欲嫁祸于人,使袁将军背罪。大将军庾希深感不平,特命我前来告知将军。”
  
  “多谢长史告知,我该如何是好?”
  
  殷涓道:“大将军之意,请将军起兵,讨伐桓温,替朝廷诛灭奸党。”
  
  袁真道:“桓温陷害于我,本当讨伐,可是寿春只有兵马一万余众,岂能轻易剿灭桓温?”
  
  “大将军授我密计,定可灭掉桓温。”
  
  “何计?”
  
  “暗通燕国,请燕国出兵相助,桓温必败。”
  
  “啊?”袁真大惊,说道:“大将军之意,让我通敌?”
  
  殷涓道:“只要燕国肯出兵相助,晋国以淮北土地相许,剿灭桓温之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将军庾希亲率兵马,再讨伐燕国。”
  
  “这万万不可,袁氏乃大晋忠良,岂因参劾,而做通敌之事。”
  
  殷涓道:“实不相瞒,太后也畏惧桓温,暗定丢车保帅之计,冤枉与你。”
  
  欲做忠良何止难,祸从天降怎寒酸?
  
  今知内斗没休日,又是无风自作澜。
  
  送走了殷涓,袁真正在焦虑,在晋国多年,从未做过通敌之事,正在为难之时,下人来报,段思求见。袁真暗想,段思此时到此,必是桓温差遣,无事不登三宝殿,便命人传段思来见。
  
  两人相见,各自坐下,袁真寒暄几句,便问道:“此番兵败,因河道未开,接济不上,世人皆言,罪在本人。段将军此行,可是桓温所差?”
  
  段思道:“嫁祸将军,确系桓温之意,但段某此行,并非桓温差遣,而是燕国所派。”
  
  “哦?”袁真大惊,没想到段思竟暗通燕国,袁真问道:“万没想到,段将军也暗通燕国?”
  
  “实不相瞒,退兵之时,段某断后,被燕军所擒,身不由己便降了燕国。”
  
  “那段将军见我,燕国有何用意?”
  
  “慕容评有南下之心,若将军愿暗中相助,共讨桓温,桓温栽赃将军的罪名,便迎刃而解。”
  
  袁真心中似乎又看到一丝生机,说道:“我亦有讨桓温之心,且有大将军庾希在朝暗助,我若能灭桓温,取而代之,愿将淮北土地,全部让与燕国。”
  
  “如此最好,段某即刻返回,通禀慕容评。”
  
  袁真点点头,说道:“如此说来,就定今冬起兵,共讨贼子桓温。”
  
  襄邑大败,罪责在谁,朝廷还没扯落清楚,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二月,袁真起兵造反,高举讨桓大旗,呼应燕国,共伐桓温。大司马桓温的威望,也一落千丈。
  
  袁真造反之地,正是寿春,地处淮南,以往淮南都是太平之地,燕国望尘莫及,如今淮南起兵,响应燕国,惹得晋国满朝震惊。
  
  含章殿内,争吵声不绝于耳,正是大将军庾希、与中书侍郎车胤,两人为桓温、袁真谁是谁非,激辩不休。庾希道:“启奏陛下,桓温陷害忠良,逼反袁真,朝廷应调京师之兵,讨伐桓温,为袁真洗冤昭雪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