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烟雨东晋 > 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189:赵长冒进中伏击,秦军纵烟取成都

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189:赵长冒进中伏击,秦军纵烟取成都

第七部分:秦晋争锋,折戟襄阳 189:赵长冒进中伏击,秦军纵烟取成都 (第1/2页)

一匹快马飞奔入绵竹关,探马校尉急促跑入中军大堂,拜见主将周仲孙,校尉道:“启禀将军,大事不好,昨夜秦军攀九顶山,已绕过绵竹关。”
  
  “啊?”周仲孙起身问道:“此事如何得知?”
  
  校尉道:“秦军无马,沿途征调民间骡马,充作军用,故而得知。”
  
  周仲孙道:“赵长、竺瑶。”
  
  “末将在!”
  
  “秦军绕过绵竹,必袭广汉,速点五千精兵,前去堵截,不可迟疑。”
  
  “得令!”广汉太守赵长点齐兵马,立刻回师,阻挡绕关秦兵。
  
  ......
  
  此时裴元略、李威、王鉴等人刚刚走出深山,从民间搜罗了几十匹马、驴和骡,这支秦军队伍行进缓慢。
  
  眼看出山,要走大路,前方探路的兵士回来,作揖言道:“启禀将军,前方探得广汉太守赵长,率兵将至。”
  
  王鉴、裴元略、李威几人相互看看,王鉴道:“我军无马,多是步兵,一旦交战,必然冲散,如之奈何?”
  
  军师李威道:“纵观此地,山险甚多,绝不可去往大路,二位将军可依险设伏,四面攻杀,山险之中,纵有骑兵,也无济于事。”
  
  “好,就依军师之言,喝止队伍,就地设伏。”
  
  三千将士,原地埋伏,或藏于山间,或藏于密林,各自埋伏,剑拔弩张,杀气骤升。
  
  等候了许久,只听一阵马蹄呼隆传来,正是晋军广汉太守赵长的五千马步军,欲往九顶山堵截秦军。山路深处,地势愈加复杂,满目荆棘,四处乱石,身边竺瑶劝道:“此地已是九顶山余脉,愈加蹒跚,不可冒进。”
  
  赵长道:“竺将军多虑,秦军攀爬而来,并无马匹,即便遭遇,我以骑兵在前,秦军焉能阻挡?不必多想,随我入山!”
  
  赵长执意入山,竺瑶不是当地人,对九顶山也不熟悉,便娓娓相随,走至深处,忽然一声响箭升空,惊煞众人。赵长、竺瑶仰目一看,这才觉察山中有伏,赵长道:“不好,中计矣!”
  
  前队虽是驻足,后队人马不知原委,争相前进,前拥后挤,使得晋军在山中乱做一团,人马相拥。
  
  只见山中四野,伏兵乍起,旌旗摇曳,几十个草团点燃,如火球滚滚,滚下山坡,阻住退路,截断人马。军心顿时大乱,只闻二支响箭升空,山野之中,乱箭射杀,晋军如同待宰羔羊,毫无还击之力,人仰马翻,死伤遍地。
  
  赵长喊道:“分头突围,不可坐以待毙!”
  
  借着山中地势复杂,众将分头乱窜,各自逃命,赵长一边挥枪挡箭,一边指挥突围,晋军溃散,四乱逃亡。王鉴在山上,料定晋军必败,喝令众将士:“击鼓开战,剿灭顽敌!”
  
  只听杀声大震,秦军四野冲出,把晋军分割截杀。王鉴催马冲向赵长,几个回合将赵长挑落马下,其余未得脱身的晋军兵士,纷纷跪倒,投降前秦。
  
  一战大胜,俘虏降兵千余众,战马七百匹,甲仗辎重不计其数,这支晋军几近全军覆没,唯有竺瑶带着少数兵马,逃出山中。
  
  .......
  
  王鉴、李威率兵绕过九顶山,直奔成都府下,留守成都二将,是兄弟二人,哥哥叫张育、弟弟叫张重。城中的主力,被周仲孙全部带往绵竹关,收留老弱守兵千余人,兄弟俩登上城头,远望秦军,是惊煞万分。
  
  大将王鉴、军师李威在城下观望,叫门出战,等了许久不见动静,王鉴道:“我区区三千人马,兵临城下,晋军却紧闭城门,拒不出战,是何道理?”
  
  军师李威道:“周仲孙尽出精兵,想必城中空虚,城中无大将,故而不出战。”
  
  王鉴道:“我率三千兵士来此,兵马不足,攻城未必能胜,军师可有良策赐教?”
  
  李威仰望苍穹,见日落西山,天色将晚,却起蒙蒙薄雾,李威说道:“今日天晚,将军可派兵士,四面点火生烟,以壮声威,明日我再良言相劝,使其献降,”
  
  “就依军师之计,传令下去,绕城点火,生烟造势。”
  
  借着蒙蒙薄雾,三千秦兵,带着一千投降的俘虏,四面点火,烟雾缭绕。
  
  成都府城头,张育、张重二人站在城上,不敢睡觉,见四面烟雾,张重以为是炊烟,便说道:“环视四面,炊烟遍地,想必秦军,已团团围城。”
  
  张育道:“我等与周仲孙将军,音信全无,只恐成都难保。”
  
  一夜浓烟,到了次日,寒雾更重,王鉴、李威又列阵城下,要见守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