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史册 > 第80章:乍得共和国

第80章:乍得共和国

第80章:乍得共和国 (第1/2页)

经济情况
  
  概况
  
  乍得是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系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代比执政后,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重点整顿棉花公司等国营企业和公职部门;鼓励私人投资和发展中、小企业;宣布实行企业私有化和自由经济;打击走私,保证税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外国投资。2000年乍石油开发计划正式启动。2003年7月,南部多巴油田顺利投产,西方加大对乍投资,乍得-喀麦隆输油管道开通,乍石油生产及出口能力骤增,经济一度高速增长。乍继续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推进国家减贫战略,加强和改善财政管理,大力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并颁布了新能源法。但受局势动荡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局势逐渐稳定,石油收入增加,经济有所好转。
  
  工业
  
  2019年,乍得原油出口16880亿中非法郎(约合28.8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同年,乍得政府石油收入3606亿中非法郎(约合6.16亿美元),约占总财政收入的36.7%。乍得境内主要石油开发商为美国埃索开发和生产乍得公司(由三家公司组成:埃克森公司占40%,乍得国家石油公司占25%,马来西亚石油公司占35%),在乍得石油累计投资达37亿美元。
  
  乍得工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主,饮料工业由乍得啤酒公司(BDT)垄断,另外还有糖厂、卷烟厂、轧棉厂和榨油厂等。中资企业通过使用中国金融机构贷款在乍得建成年产20万吨的水泥厂和年加工百万吨原油的炼油厂,帮助乍得工业实现突破。印度也曾与乍得开展工业合作,提供5000余万美元贷款投资建设工业企业,包括多巴果汁厂、萨尔纺织厂、恩贾梅纳农机具装配厂、恩贾梅纳自行车装配厂等,但受经济危机影响,多处于停产状态。2021年5月,位于中沙里地区首府萨尔市的乍得新纺织公司(NSTT)购置了一批印度制造的生产设备并复产,每日加工产能11吨,每日纱线产能8吨,将创造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
  
  农牧业
  
  乍得是传统农牧业国、非洲四大产棉国之一和中非地区主要畜产国。全国可耕地面积3900万公顷,已耕地45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从事农业活动人数共有28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72%。平均每家农户拥有耕地1公顷(南方平均1.8公顷,北方0.4公顷)。主要粮食作物为高粱、玉米和小米,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阿拉伯胶、烟草、花生、芝麻、甘蔗等。农产品出口占据乍得出口的重要份额,主要出口农产品为棉花、畜产品和阿拉伯胶。由于降雨量不足,水资源分配不均,耕地退化(受侵蚀、沙漠化),公路、水、电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从业者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传统家庭生产体系缺乏良好组织等因素,导致乍得生产率较低,农业增长缓慢,无法自给,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
  
  粮食种植:2018年,乍得粮食产量302.2万吨,同比增加11.24%。棉花:乍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国有棉农20万,以棉业为生人口约400万。
  
  乍得是继苏丹后阿拉伯胶第二大出口国,年产2万吨,同时是世界重要芝麻出产国;烟草种植尽管产量不大(34吨),但近20年来持续发展,烟草主要销售给乍得卷烟厂;乳油木种植潜力巨大,乍得南部19万平方公里内种有8000万株乳油树。
  
  乍得是养殖业大国,是中部非洲地区主要畜产国。畜牧生产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地区,在盖拉等南方地区也有游牧民活动。2018年牲畜存栏数最新普查结果为1.13亿头。从法国殖民时代开始,乍得就推动马匹改良,现已成为非洲第一大养马国。乍得43%的人口以畜牧业为生。畜牧业约占乍得农业生产总值的40%,占GDP的18%和出口的30%,年均畜牧业收入1400亿中非法郎(约合2.94亿美元),创造附加值2100亿中非法郎(约合4.41亿美元)。畜产品是乍得长期以来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主要销往喀麦隆、尼日利亚等国。乍得重视牲畜疫情防治,在全国各牧区共设270个防疫站,并与苏丹、尼日尔等国签署了共同防治疫情的协议。
  
  乍得主要食用鱼为鲶鱼、马鮁和鲤鱼。全国有2万名职业渔民和2万名季节性从事渔业人员,在乍得湖、洛贡河、沙里河及内陆湖泊沼泽开展捕捞。
  
  服务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商业、交通、电讯等服务性行业逐步恢复。2006年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5%。全国20%的人口从事服务业,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业和公共领域。
  
  财政金融
  
  货币发行受中部非洲国家银行(BEAC)掌控。金融市场不健全,贷款利率较高,居民储蓄率低。现有乍得发展银行(BDT)、乍得国际农业银行、乍得信贷银行(BTCD)、法国兴业银行乍得分行、子午线银行集团西非国家银行乍得分行(BMBT)、财政银行(FB)、苏丹商业银行乍得分行、乍得阿拉伯利比亚银行(BTAL)和萨赫勒-撒哈拉投资商业银行乍得分行等9家商业银行。
  
  2011年外汇储备约为8.8亿美元(不包括黄金)。2006年底外债总额为17.7亿美元。
  
  对外贸易
  
  2003年起原油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2006年占出口总额的86%。畜产品和棉花是乍传统出口商品,主要进口石油制品、化工、机电产品、建筑材料、汽车、纺织品、食品、药材等。2011年主要出口对象国是美国、中国、法国、荷兰和德国;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喀麦隆、法国、中国、芬兰和瑞典等。
  
  外国援助
  
  近年来,乍得平均每年接受外援(不含中国)4-5亿美元,其中国家间援助占20%、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援助占80%。2017年9月,乍得在巴黎举行圆桌会议,向国际出资方介绍2017-2021年国家发展计划(PND),寻求资金支持。会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发展银行以及欧盟、法国等就未来数年援乍具体金额做出承诺,乍得会后宣称共筹资超过200亿美元。
  
  外国资本
  
  因石油开发前景看好,外国资本大量涌入。2000年4月,美国埃克森和雪佛龙两大石油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组成石油开发集团,参与乍石油开发项目。同年6月,世界银行批准向乍得和喀麦隆两国政府分别提供3950万和5340万美元贷款用于乍喀输油管道建设项目,总投资37亿美元。2003-2005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为7.13亿美元、4.78亿美元和7.05亿美元。
  
  人民生活
  
  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超过55%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乍得水电协会为首都15%的人口提供电力,全国覆盖率仅为2%。大部分乍得人使用木材、动物粪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
  
  乍得的城市基建落后,只有48%的市区人口有清洁的饮用水,可使用基本卫生设备的人口更只有2%。
  
  文化艺术
  
  语言
  
  乍得官方语言为法语和乍得阿拉伯语。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
  
  宗教
  
  乍得全国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节日
  
  重要节日:1月1日,公历新年;每年春分月圆后首个周日,复活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6月4日(2019年),开斋节;8月11日,独立日(即国庆);11月7日,古尔邦节;11月28日,共和国日;12月1日,自由和民主日(即代比执政日);12月24日,圣诞节。乍得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周五下午至周日为公休日。
  
  习俗
  
  饮食
  
  小米是乍得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面团伴以酱汁食用,这种食物在北部被称为“alysh”在南部则被称为“biya”。鱼类也是该国的一种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晒干后烟熏成的鲑脂鲤或猛鱼)或“banda”(较大型的烟熏鱼)。“Carcaje”是一种以木槿叶制成的味甜的饮品。酒精饮品在南部比较流行,人们饮用“billi-billi”(以红小米酿制)和“coshate”(以白小米酿制)小米啤酒。
  
  礼仪
  
  乍得人接受了不少现代化的东西,在国际交往中他们也习惯行握手礼,称男性客人为先生,称女性朋友为夫人、女士、小姐。外国客人也可用同样的方式称呼乍得的政府官员。乍得居民信仰不同的宗教,他们遵守各自的宗教教规。
  
  民俗
  
  乍得拥有多样化的种族和语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乍得政府也积极推广该国文化和传统,开放乍得国家博物馆和乍得文化中心。乍得全年共有6个公众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则包括基督宗教的复活节、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
  
  一个贩卖乍得传统服饰的裁缝师乐队沙里爵士乐在1964年组成,开拓了乍得的现代音乐领域。随后,其他的一些乐队试图结合现代和传统音乐。但乍得人通常都蔑视现代的音乐。
  
  一夫多妻制在乍得十分普遍,约39%的女人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配偶在结婚时表明其不接受重婚,乍得的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虽然法律禁止对妇女使用暴力,但家庭暴力仍然普遍。约45%的乍得妇女会进行女性割礼,虽然法律亦明文禁止。这种仪式在阿拉伯人、Hadjarai人和瓦达伊人之中比较普遍(超过90%),萨拉人(38%)和图布人(2%)参与这种仪式的比例则较低。乍得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这使她们难以寻找工作。虽然基于法国法律的财产及遗产法并没有歧视女性,但地区领袖在处理遗产个案时,通常会根据传统做法倾向男性。
  
  音乐
  
  乍得较流行的乐器有“kinde”(一种竖琴)、“kakaki”(一种长3至4米的号角)和“huhu”(一种使用葫芦作扩音器的弦乐器)。不同种族会使用不同的乐器:萨拉人常用笛子、巴拉风(balafon,一种木琴)、竖琴和kodjo鼓等;加涅姆布人则以长笛类乐器配合敲击乐器演奏。
  
  乐队沙里爵士乐在1964年组成,开拓了乍得的现代音乐新领域。随后,其他的一些乐队试图结合现代和传统音乐。但乍得人通常都蔑视现代音乐,在1995年,他们对现代音乐开始感兴趣,这促使一些乍得歌手的唱片和录音带开始被发行。但盗版行为以及法律保障的缺乏都限制了乍得音乐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学
  
  与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乍得的文学被经济、政治等因素打击。很多乍得作家被迫在流亡国外的情况下写作,主题集中于政治压迫和历史论文。自1962年起,20位乍得作家写作了约60部小说作品。较著名的作家有约瑟夫·卜拉欣·赛义德(法文:JosephBrahimSeïd)、巴巴·穆斯塔法(法文:BabaMoustapha)、安托万·班吉(法文:AntoineBangui)和库尔西·拉姆科(法文:KoulsyLamko)。2003年,乍得的唯一文学评论家艾哈迈德·塔博耶(法文:AhmatTaboye)出版了乍得文学选集(法文:Anthologiedelalittératuretchadienne)以在国际和青年间宣传乍得文学。
  
  电影
  
  乍得的电影工业被内战严重破坏,电影院的缺乏也是该行业面对的问题(乍得全国只有一家电影院)。乍得首部电影是1999年由穆罕默德·萨利赫·哈龙(MahamatSalehHaroun)制作的《ByeByeAfrica》,穆罕默德后来的电影《Daratt》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奖。伊萨·塞尔日·克洛(IssaSergeCoelo)曾执导其他两部电影《Daressalam》和《TartinaCity》。
  
  军事体制
  
  国防
  
  1991年1月代比总统颁布命令将全国武装部队改编为乍得国民军。全国共划分为八个军区。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一年半。1991年7月,乍得同法国签订了军队缩编协议。根据协议,法国出资帮助乍得将军队编制减至25000人。精简整编后的乍得军队有陆军、空军和宪兵。
  
  军力
  
  2001年,乍总兵力34850人,其中陆军约25000人,空军350人,宪兵4500人,共和卫队5000人。另有法国驻军900多人。2000年4月,乍法签署协议,法允诺2000年向乍提供4100万非洲法郎援助,并在未来三年间,每年为乍培训25名中级和40名下级军官。
  
  根据宪法,乍总统代比中将为最高军事统帅。三军总参谋长哈桑·乔鲁博准将(HassanDJOROUBO)。
  
  交通运输
  
  铁路
  
  乍得是内陆国家,无铁路,主要靠公路运输。
  
  公路
  
  据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竞争力报告》道路质量指数显示,2019年,乍公路总长3200公里,道路质量在38个非洲国家中排名最末,较上年的第34位进一步下滑。乍得尚无高速公路,绝大部分公路干线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四条主要公路干线为:恩贾梅纳-蒙杜、蒙杜-萨尔、恩贾梅纳-阿贝歇、阿贝歇-萨尔,其他城市间的公路依然不足。
  
  水运
  
  由于季节原因,乍得水运不发达。目前,内河航道总长4830公里,有两条水路航道,主要集中于沙里河和洛贡河,其中2000公里河段能四季通航。洛贡河一年有2个月可以通航;沙里河恩贾梅纳上游一段全年通航。离恩贾梅纳最近的出海口是相距1500公里的喀麦隆杜阿拉港和尼日利亚哈科特港。
  
  空运
  
  乍得恩贾梅纳哈桑-贾穆斯机场,可起落波音747等大型客机。另外4个二线机场分别位于阿贝歇、法亚-拉若、蒙杜和萨尔。乍得机场的年客运吞吐量约20万人次。
  
  在乍得有14家航空公司(含2家货运公司)开展业务,其中法国、喀麦隆、苏丹、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摩洛哥、埃及、赤道几内亚和科特迪瓦航空公司等有定期航班飞往乍得。
  
  社会福利
  
  教育
  
  乍得是非洲科技及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的国家。小学阶段为义务教育,入学率98.5%,但完成小学学业比例始终低于40%。乍得现有91所大专院校,国家所属仅11家,其余均为私有。其中8所大学中,1家为私有。主要有恩贾梅纳大学、费萨尔国王大学、蒙杜商业技校、阿贝歇科技学院、萨尔赫天文和环境学院等,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约1500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