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嘉靖承明 >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推广密奏制度,狠辣对待僧尼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推广密奏制度,狠辣对待僧尼

第一百一十六章 推广密奏制度,狠辣对待僧尼 (第1/2页)

正德十六年腊月二十五日。
  
  内阁奉旨发上谕:
  
  因原文选司郎中范养谦参与伏阙胁君下诏狱,故革职论罪,以镇压逆贼功,超擢山东兵备道兼分巡道舒晟为文选司郎中。
  
  虽说文选司员外郎只是正五品,而兵备道兼分巡道为四品官。
  
  但外官调为京官,哪怕从四品官变成五品官,也算是升官,尤其是调为文选司郎中这种俗称小天官的重要官位,自然算是超擢。
  
  同时。
  
  分守道蔡天祐,因惩奸除恶功,超擢兵部武选司郎中。
  
  这是跟文选司郎中同样重要的部郎官。
  
  毕竟前者负责选文官,后者负责选武将。
  
  朱厚熜这是给两人尽心为自己办事的回报,让他们知道只要肯为他实心办事,他是不会亏待的,也是让这拥有密奏权的官员,给他盯紧这两个部门。
  
  这样,朱厚熜就能直接通过这两人操控吏部和兵部。
  
  接着。
  
  内阁又发上谕。
  
  让吏部尚书秘密选在京七品以上在外四品以上,才干优长、刚正不阿的军籍官员上报,试以扩大有密奏权官员名额的事宜。
  
  这道谕旨,是朱厚熜要进一步用好密奏制度,扩大拥有密奏权的官员范围,加强官僚们互相监督的意思。
  
  而且,朱厚熜要求将这个选择范围限制在军籍,也跟舒晟和蔡天祐两军籍官员的表现让他很满意有关。
  
  他也就干脆借此经验,直接把军籍视为官僚中最值得信任,更该被优先信任的特殊群体。
  
  只是。
  
  这自然引起其他籍贯的官员很是不满。
  
  但其他籍贯的官员,不满归不满,总不能辞官,让更多军籍出身的士子顶替了自己的位置。
  
  何况。
  
  经历这么几次大风波后,他们也差不多老实了。
  
  所以,这些官员只是上疏不该对不同籍贯的官员区别对待。
  
  朱厚熜对此只批示,军籍出身者,祖上有为国效力之劳,自当更得朝廷重视。
  
  但有功于国者,可以申请抬入军籍。
  
  朱厚熜还同时降旨将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吏部尚书石珤、户部尚书孙交抬籍,而有重大过错之军籍官员亦会处以出籍之罚。
  
  大学士杨一清、费宏、兵部尚书王宪因为本身就是军籍,故不用抬籍。
  
  大明卫所制从正统后就彻底崩坏,大量军户逃亡,到如今,卫所制已经明存实亡,以至于边镇都已经开始募兵制。
  
  而现在。
  
  还保留军籍的官员,基本上就只是卫所世袭军官家庭,他们才不至于逃亡,也不用担心承受不起各种兵役与清军之累。
  
  这些人也就和之前的那些军籍出身的文官不一样,不会急着请恩更改自家的籍贯。
  
  当然。
  
  明朝为了卫所制不崩坏的太快,素来对更改籍贯管的比较严,只有兵部尚书才有资格请旨改籍。
  
  但这也就挡不住卫所制崩坏的速度。
  
  到如今。
  
  军籍出身的人即军户数量已经大量减少到不足以承担国防任务。
  
  朱厚熜也就干脆借此机会,重新改变军户制度。
  
  旧瓶装新酒。
  
  他要利用现在不少军籍地主已经转变为士族,同样有学识的机会,打造一个可以提供军事、政治、文化等各类人才且以交血税为主的军功贵族集团,用以对抗士大夫群体。
  
  朱厚熜这么批示后,不是军籍的朝臣只得接受,且开始也希望自己家将来也能抬籍,而不敢真的敢因此拒绝。
  
  毕竟他们一旦强硬反对,只会进一步促使军籍的官员,因为支持皇帝,而垄断官权。
  
  对于军籍的朝臣而言,这的确是个好事,他们也没想到,天子会突然重视到他们的特殊性。
  
  这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当今天子的确是励精图治的,而且应该是不畏劳苦的圣天子。
  
  毕竟,要将他们军籍官员特别对待,给予他们在与皇帝信息交流上的特权,那是需要皇帝更勤政才行的。
  
  不然的话。
  
  皇帝一旦将这个特权,交给自己的顾问如内阁或家奴如司礼监,反而不是好事,反而会让内阁和司礼监的人,因为在信息交流上有更多的渠道而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权宦。
  
  张经也是军籍出身的文官。
  
  当年其父为逃军户盘剥,不得不改母姓,寄于母族。
  
  他自己也在考科举时,用的是蔡姓,直到做官,才敢从父命,请旨改回张姓。
  
  毕竟他只要成为了官,就不用再担心因为是军户身份而被过度盘剥。
  
  所以,他在得知这道谕旨后,就拧眉深思起来。
  
  因为这让他现在非常纠结!
  
  他反对改制,是因为吏部尚书石珤提拔他进京对他有恩,而石珤恰好又是守旧护礼派。
  
  所以,他选择了跟石珤保持步调一致。
  
  但现在,天子要给军籍官员中的表现优干者给予密奏特权。
  
  这让他又觉得自己应该支持陛下才对。
  
  于是,张经主动来了吏部,向石珤见了礼。
  
  石珤知道张经为何而来,也就笑着说:“你来的正好,陛下要推行密奏制度,要从军籍官员中,秘密选一批作为有密奏权的官员,我打算把你报上去。”
  
  “可陛下这是改制,公不是一向不支持改制吗?”
  
  张经问道。
  
  石珤道:“所以就更应该让陛下听到反对改制的声音!知道我们为何要反对,至于密奏制,既然已无法阻止,我等也只能接受,将来陛下自己再取舍吧。”
  
  说到这里。
  
  石珤接着就又说:“或许陛下将来会知道,祖宗的制度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差!改的好也就罢了,改的不好反而后患更大!造成民众更大的负担,也容易成为千古罪人!”
  
  张经颔首。
  
  没多久。
  
  张经倒是果然收到了皇帝给予他密奏权的密旨。
  
  这让他感到兴奋,他知道他可能也会像舒晟等一样,被提升很快。
  
  张经也就立即将自己受工部尚书赵璜指示,联络普照寺、衍法寺等和尚,告知其将在顺天府推行货币制度的事,密奏给了朱厚熜,算是先告了自己。
  
  没办法。
  
  张经觉得自己告自己,总比别人告自己要好。
  
  毕竟现在这密奏制度一旦施行,谁也不知道同僚中,谁是皇帝的眼线,为了进步,打自己的小报告。
  
  再则,张经也希望借此让皇帝知道改制的不易,知道官僚们虽然表面会答应,但背地里是会阳奉阴违,主动给利益的受损者提供情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