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把天捅个窟窿!(求月票!!!) (第2/2页)
“第二,我们也不觉得把网络文学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的题材来研究,是一种很掉价的行为。”
“就比如最近大火的‘新东北作家群’,有太多的人没看过他们的作品,他们作品的传播程度甚至不如这些网络,你们说是表现那些底层人物,表现山乡巨变的主题,表现出时代文学的先锋性,这没什么问题,但是按照传播渠道和受众的理解来看,一个新的领域的提出,或许只是养活了一些文学研究的学者。”
“再比如,此前提出的一些学派,比如白洋淀派,甚至有些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纳入了进去,只是因为一些地域的原因,你说他们写作风格相同吗?可能也不尽相同吧。”
“这些东西我觉得甚至要比网络纳入到文学研究的领域更加的值得探讨。”
“第三,当代文学之中,那些最为顶尖的作品,至少有六成到八成,是出自一些非科班出身的作家之手,我们是中文系出身,中文系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我们不培养作家,只培养精英的读者。”
“能够从中文系之中走出来的好的创作者少之又少。”
“还有最后的一点就是,你们一直在强调的是大众文学的雅俗趣味,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网络文学逐渐已经变得更好了起来,就连周越教授这样的高级人才,也会去进行网络的创造,并且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甚至在商业化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一些顶尖的传统作家,读者受众能够接受,已经是一个鲜明的证明。”
“再者,我们要说的是,现在短平快的文化依旧在不断的流行,不仅仅是,这种网络文学的形态,似乎是一个时代的必然。”
“所以,商业化的文学写作,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这一篇声明一出。
整个学术界几乎都宁静了一瞬间。
平大在干什么?
他们是想要把天捅个窟窿是吧?
这是从被质疑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到直接把当代文学的遮羞布直接撕了下来?
当代文学友好的作品吗?
有!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好的作品也就只有那么几部而已。
值得单独列个学科,去被那么多的学者讨论吗?
至于说其他的分支,学派,以及写作风格写作特点,还有地域上的一些流派分析,虽然值得探讨,但不值得被这么多人去一直关注。
但没办法,这么多的学者依旧要吃饭。
平大的思路很简单。
你们不是说网络文学没有什么含金量吗?
那整个当代文学又有几本具有含金量的?
说网络文学什么人都去写了。
周越,顶级高校的建筑学院副院长,是不是高级人才,是不是所谓的精英?
仅仅是这一个例子,就足够打脸了。
//
推一本朋友的书,下面有链接:《2013:从做黑悟空开始》
讲述主角从2043年穿越到2013年开公司做国风3a游戏,成为世界顶级游戏厂商的故事。作者之前鹅厂专业做游戏的,专业性有保证,已有完本17000高订游戏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