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汉世祖 > 第334章 下诏平南

第334章 下诏平南

第334章 下诏平南 (第2/2页)

这回是赵匡胤禀报:“方收到曹彬上报,江南国主新撤换了鄂州的守将?”
  
  “哦?”刘承祐来了点兴趣:“那老将卢绛被撤了?”
  
  此前,在刘仁赡死后,以鄂州要地,需要得力将臣镇守。然而,对于青黄不接的江南军队而言,想要选出个合适的人,可太难了。一个林仁肇,完全不能兼顾多方。
  
  但是,鄂州的危险,稍微聪明点的人,都能看出来,比起江淮,那里才是真正直面朝廷大军的地方,危险难测,没人愿意去。
  
  直到受老臣陈乔的举荐,李煜方才命老将卢绛为鄂州节度使,这卢绛也算贯穿了整个唐末乱世的老将了,有一定的威望与能力,然而,如今已然七十二岁了,比廉颇还老……
  
  也正是因此,念其过于年迈,怕难以应对大汉的军事压力,李煜又听钟谟的建议,将之召回,另外选了一位年富力强的人负责,而被选中的,名叫皇甫继勋。
  
  “皇甫继勋?”刘承祐念叨了一下。
  
  “是皇甫晖之子!”赵匡胤解释道,当初在淮东战场,被生擒的那位。
  
  闻之,刘承祐也回忆起来,当初此人还在自己面前显摆了一番名将风度,嘴角微微勾起,说:“当年,那皇甫晖虽然兵败被擒,但终究有几分统军之才,其子如何?”
  
  赵匡胤简单地说了句:“以父死难得擢升,无战功,徒以家世!”
  
  这话表露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刘承祐道“江南军中,可谓无人了!”
  
  “陛下,还有一个林仁肇!”赵匡胤提醒道。
  
  “一个林仁肇,能力保江防吗?”刘承祐淡淡道。
  
  “必然不能!”赵匡胤又肯定道。
  
  “不过!”刘承祐又道:“既然李煜能把鄂州守将撤换,若是能把林仁肇也撤换了,给大军减少麻烦,岂不更好?”
  
  注意到刘承祐的表情,显然在琢磨什么阴谋诡计了。
  
  “江南军队就没有其他动向?”
  
  李处耘答:“除了金陵水师,加强巡卫之外,再无异动。不过,那也只是林仁肇的安排,此人对朝廷的戒备确实很深。
  
  至于南粤,一如往常,更无动静!”
  
  事实上,随着朝廷的备战,江南地区,若没有一点反应,那也是不现实的。只是,不管是江南,还是南粤,都显得很咸鱼,两国君主似乎都不怎么关心。
  
  当然,即便关心,也拿不出什么具体的有力措施来应对。大部分的“醉人”,都是毫不关心,只管过日子。
  
  而少部分清醒的人中,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保持缄默,等待王师南下一统即可。
  
  另外更少的人,对两国还有一定感情,抱有忠诚之心,极力呼吁,但十分无力。大势如此,徒呼奈何!
  
  “对于几路大军,要加强关注,及时调整!”刘承祐对李赵二人吩咐道,以此言结束了枢密院之行。
  
  乾祐十五年七月,汉皇刘承祐以为太后李氏作寿为理由,再度发出邀请,让江南国主李煜进京,结果再度遭到婉拒,只回一份厚礼,这一次,刘皇帝显得异常愤怒,当廷直斥金陵使者。
  
  八月十日,京中流言,江南与南粤两国相互勾结,意欲背反朝廷,皇帝再怒,并一再于朝臣面前,大谈江南之事,愤懑异常。
  
  八月二十三日,江淮巡阅使李谷上奏,请平江南,留中不发。
  
  九月,有上百粤民千里跋涉入京,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从他们口中,刘承祐得知了南粤主刘鋹的昏庸残暴,悉岭南生民疾苦,深为愤慨,怒斥南粤主无道,直言要发兵征讨,解岭南百万生民于倒悬。
  
  九月十一日,汉帝正式下诏,以汝阴郡公李谷为平南大元帅、江淮行营都部署,统军三十万南征,继续向一统天下迈出坚实的步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