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汉世祖 > 世宗篇45 汉金冲突

世宗篇45 汉金冲突

世宗篇45 汉金冲突 (第2/2页)

随着朝廷三项大令的下达,虽然没有大动兵,但整个帝国北疆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了。饶乐王刘昕那边,总算松了口气,对朝廷怨言缓解了几分。
  
  而由于经济制裁的缘故,也导致北境走私犯罪活动更加高涨,即便朝廷下达了犯行即杀的酷令,依旧免不了一些商贾以身犯法,尤其是生存在塞北漠南的一些归附部落.
  
  同时,经济制裁这一招,对金国来说也的确是好使的,南北的贸易线,一定程度上也是漠北的生命线,当汉帝国的禁令下达之后,很多问题迅速暴露了。而仅靠那些走私活动,显然无法弥补金国对大汉各种物资的需求。
  
  可以想见的,汉帝国的举措,彻底激怒了刘金,也加剧了汉金之间的敌视与冲突。从建隆九年秋开始,汉帝国北疆,西起榆林,东至燕北,处处示警,狼烟滚滚,金兵频繁南掠。
  
  这一回,比起过去几年一些掩耳盗铃的所谓“部族行为”,可要直接得多。虽然规模仍不算大,但都是金国成建制的骑兵,汹汹南来,遇强则避,遇弱则打,遇民则掠.
  
  虽说小打小闹,难伤根本,但金兵的袭扰依旧打破了山阳等地几十年的安宁,面对来去如风的金军骑兵,汉军以防守反击为主,虽然取得了一些胜果,但诸边军队依旧被搞得焦头烂额。一些老一辈的漠南士民,甚至怀念起李继隆来,当年李继隆坐镇漠南时,可只见李继隆领军北上,抄掠契丹,可不见北军南掠。
  
  汉金之间撕破脸皮,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实际上,刘金也是看准了汉帝国北顾无力,虽然以大汉的实力,南征北伐并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皇帝刘文济显然不愿意那样冒险。
  
  经过一番明火执仗的试探之后,精明狡猾的刘金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进入建隆十年之后,减弱了对大汉北部诸边的袭扰,而是再次集中力量,东征饶乐国。
  
  在汉军不亲自下场,仅凭饶乐一国之力,靠着一些“援助”,显然是无法力却如狼似虎的金兵。饶乐国自大王刘昕以下,终究不像中亚三国那般能打,毕竟所处环境不一样,经历的磨练也不一样。
  
  再加上,在金国与饶乐、汉军的多次交锋之后,金兵也开始尝试着使用火药武器了。他们火器,一部分来自战场缴获、袭扰掠夺,一部分则来自仿制(刘金尤其重视对饶乐及汉境各种工匠的掠夺,尤其是能打造战争机器的工匠),生产出的哪怕是劣质品,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进步。
  
  因此,到建隆十一年夏,刘金实现了对饶乐攻伐最大的一次突破:兵围兴国城。这一围,就是一个多月,不只围城,还有攻城。
  
  金兵役使数以万计的奴隶兵,向兴国城头发起蚁附进攻,再配合火箭、弓弩、石炮这样的远程武器,还真给兴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若不是饶乐王刘昕德高望重,能得人心,有一干忠诚的臣民为之据城死战,刘昕差点就被金兵俘虏,成为帝国之辱,宗王之耻.
  
  兴国能够保住,除了饶乐国拼死抵抗之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援应。当然不是帝国朝廷,得知兴国之困需要时间,决策反应、调度筹措更需要时间。
  
  解饶乐王于危难的,是另外两个人,安东王刘继覃以及燕山北道都指挥使董从俨(董遵诲之孙,由于董遵诲在北伐之后曾长期镇守临潢府,几十年后,董从俨再任此职,在燕北军政坛间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得知兴国被围,与金兵也算老对手的董从俨,立刻便察觉到了这一次的不寻常,一方面派人打探,一方面调集了两万边军、团练,亲自率领,北上驰援。
  
  燕北汉军主动出击救援,虽有些让刘金意外,但在得知消息后,反而大喜,觉得这是一个重创汉军的好机会,甚至于,是一个一举将饶乐、燕北同时囊括入金国版图的天赐良机。
  
  在董从俨军行进到白城以西、他鲁河畔时,遭遇了由刘金亲率的四万金兵的袭击。这一回,刘金吃足了苦头,董从俨在应对金兵袭击上早有充足准备。
  
  即便金兵人数倍于汉军,但没能在前几波冲锋中,击垮汉军军阵,他们就失去了速破“董军”的机会。相反,在懂从严从容不迫的指挥下,汉军结阵自守,稳中有进,甚至发起局部反击。
  
  在汉帝国的军事历史上,有无数战例可以证明,当汉军结成军阵之时,只要指挥体系不乱,士气不泄,在他们的“领域”内,就是无敌的。董从俨,只是用几年的时间,让燕北汉军找回了一些被岁月磨平了的东西。
  
  陷入短兵相接的混战之后,刘金也感觉到不对劲,等他调整战术,摆脱与汉军军阵的厮杀时,已伤亡三千余人。接下来的五日,双方就在他鲁河边对峙着,金兵严密监视汉军,汉军则在董从俨的指挥下,浑然无惧,不动如山.
  
  一直到兴国城那边传来消息,金兵败北了,刘金留在兴国监视城池金兵,安东国大将刘尚远率领一万军,联合城内守军,一举击溃金兵,斩首数千级,余者狼狈而逃。
  
  得知此消息,刘金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与董从俨军纠缠了,迅速撤兵。董从俨见机,亲率燕北铁骑追击,在馒头山东麓遭遇金兵反击,折兵上千。
  
  从他鲁河到兴国城,刘金遭遇了自他灭契丹、反汉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狠狠地打击了其骄狂之心。而从这一战开始,也彻底掀开了汉帝国反击乃蛮金国的序幕。
  
  董从俨之出兵,后续还引起了一个插曲,朝中有文臣攻讦他,说他未经请示,擅自动兵,玩忽职守,置燕北安危于不顾。直言其若兵败,燕北有失,董从俨罪责难逃,甚至有指责他在最后追击刘金过程中的损兵折将.
  
  所幸,刘文济还算清醒,没有被带进沟里去,董从俨的决定虽有有待商榷之处,但不管是初衷还是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他刘文济,还没到容不下将帅一些临机决断的程度,因此,他不只褒奖赏赐董从俨,还将上表的几名朝臣,一并发配到燕北都司下属听用。
  
  至于安东国出兵救援,则在情理之中了,毕竟饶乐若有失,他们就将直面金国威胁,为了安全利益,也得有所作为,这也是刘文渊留下的一干辅政重臣的共识,并且让刘尚远这“三驾马车”之一亲自领军。
  
  须知,在刘文渊时代,安东国与饶乐国之间的关系多有不睦,因为刘文渊对他十四叔的慢待与蔑视,不过,经此一战,从刘继覃开始,两国关系开始有了彻底的改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