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长河锁浪 > 第二十四章 内部分歧

第二十四章 内部分歧

第二十四章 内部分歧 (第1/2页)

煤油灯在玻璃罩里瑟缩着,将张志成佝偻的剪影拓在帆布帐篷上,他的脊梁弯成问号形状,在二十平米的帐篷里织就一张无形的网。不知过了多久,张志成终于将手中那支笔帽早已磨出铜色的钢笔轻轻搁下。他像从深海里浮出的人般长舒一口气,抬手揉着酸涩的眼眶,指节处的老茧蹭得眼皮沙沙作响。昏黄如豆的灯光在他脸上织就蛛网般的阴影,混着戈壁夜风的呜咽,在帆布帐篷里流转。
  
  王力佝着腰凑上前,递上搪瓷缸子的手背裂着血口子,“志成,咋样了?”
  
  张志成喉结上下剧烈滚动,仰头将冷茶猛地灌下,溅出的水珠在泛黄的图纸上迅速晕开墨痕,“得和大伙合计合计。”说着便起身,“走,喊人去!”
  
  裹挟着沙砾的夜风掀开帐篷门帘,二十平米的空间顿时塞满柴油机的轰鸣。技术骨干们围着瘸腿木桌落座时,不知谁踢翻了充当烟灰缸的炮弹壳,滚动的铜壳在夯土地面敲出沉闷的节奏。
  
  “暗渠就像埋在干渠脚下的定时炸弹。”张志成指关节叩击图纸,机油与墨渍在指甲缝里凝结成深褐的痂,“砂质土吸水性比海绵还狠,干渠的防渗漏问题必须重视,否则后患无穷。”
  
  老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赶忙掏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捂住嘴,待咳嗽稍缓,才抹着嘴直摆手,“这他娘就是雷管埋在炕头!水流稍大点,暗渠塌方能把咱们干渠地基都掀了!再加上这土质,保不准水还没送到地头,就漏得差不多了。咱可不能白费力气,到时候渠修好了,水却留不住。”
  
  “暗渠周边的砂土层早被渗成蜂窝煤了。就算改道,到时候干活儿一震动……”大刘的搪瓷缸“咣“地砸在木桌上,震得老式计算器的塑料按键噼里啪啦蹦跳。“看见没?连锁反应!到时候干渠一漏,周边土地就全泡了!”
  
  帐篷忽然暗了一瞬,光影摇曳间,张志成从帆布袋掏出砖石样本,“啪”地掰成两截。碎渣溅到小王正在记录的笔记本上,在“冲击力测算”字样旁滚出灰白的轨迹。
  
  “按设计流速……”张志成蘸着茶水在桌面画弧线,“冲击力尚在安全阈值,但经年累月……”他忽然攥拳,指节爆出青白,“砖石终会成溃堤蚁穴。再加上渗漏问题,这干渠要是保不住,咱们的心血就白费了。咱们没有现成经验可抄,只能自己琢磨出个道道来!”
  
  “另外,垮塌方向是向下的。”张志成突然抄起铁皮尺斜插进夯土地面,“就像这样!”尺子弯成危险的弧度,“塌方物会被水流裹挟填充空隙……”他松开手,铁尺“嗡”地弹起,在众人瞳孔里划出银亮的抛物线,“我琢磨着,咱们可以从这暗渠垮塌和干渠本身的结构上想办法解决渗漏。”
  
  小王忍不住发问:“俺嘞乖乖来,这能中不中啊?咱都没经验,真能弄成?”
  
  张志成神色笃定,摊开双手解释道:“我反复测算过,暗渠垮塌填充空隙这事儿大概率没问题。至于防渗漏,咱们这戈壁滩最不缺的就是鹅卵石,山根下还有不少片石,咱就来个就地取材,自力更生!”
  
  他拿起一块砖石,接着说:“咱们用这些片石沿着干渠底部和两侧砌起来,片石质地坚硬,不容易风化,能给干渠加一层坚固的防护。再把鹅卵石填充在片石的缝隙里,尽可能减少空隙。”
  
  大刘皱着眉,提出质疑:“砌片石能防住漏?这缝隙就算填了鹅卵石,也不一定严实吧?”
  
  张志成想了想,说:“缝隙的问题,咱们用石灰砂浆灌缝。石灰咱们自己烧,把石灰石放窑里烧,就能得到生石灰,再加水变成熟石灰,和沙子一拌,就是好用的石灰砂浆。把砂浆灌进缝隙,应该就能代替水泥了。”
  
  老沈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一个烟圈,眉头依然紧皱,眼神中满是审慎“听起来有点道理,可施工的时候咋保证每层都弄好?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
  
  张志成说:“施工的时候,咱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段,互相监督。每砌完一层片石,就用工具把鹅卵石和砂浆捣实,保证密实度。另外,在片石外面,咱们再用砂浆抹一层面,就像给干渠穿上一层‘防水衣’,进一步减少渗漏。”
  
  大刘追问:“这烧石灰、砌片石,技术要求高不高,兄弟们能上手不?”
  
  张志成回应:“这几天我先带几个骨干上手试验一下,要是成了,再让他们分头教大伙。烧石灰也不难,咱们边干边学,肯定能行!”
  
  老沈听后双手重重地撑在桌面上,侧过身子说道:“同志们呐!这水利工程可是百年大计,关系到这一方水土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咱们干的活儿,那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统砌石工艺,那是经过多少先辈实践出来的,每一块片石的摆放,每一层砂浆的涂抹,都有讲究。咱们要是为了赶进度,把质量抛在脑后,以后渠道出了问题,洪水决堤,淹没农田,祸害百姓,咱们就是人民的罪人!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咱们,咱们得对得起这份信任呐!”
  
  大刘也“霍”地站起来,扯着嗓子反驳道:“老沈,时代不同啦!你看看这戈壁滩,老天爷可不会等咱们慢慢磨!夏天眼瞅着就来了,按你的老办法,大水都把咱们冲回老家去了!咱们来这儿,就是要响应国家号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咱们得敢想敢干,大胆创新,先把片石快速搭起框架,再集中灌砂浆,效率能提高好几倍!提前完成任务,让这干渠早日通水,这才是为人民服务!老是抱着旧观念,怎么能行?”
  
  老沈气得直跺脚,手指几乎戳到大刘脸上:“你这是胡来!没有质量,速度再快有什么用?这是拿工程当儿戏,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负责!你这是要把大家的心血都给毁了!”
  
  大刘也不甘示弱,往前跨了一步,大声吼道:“你这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不与时俱进,就是拖国家建设的后腿!”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唾沫星子乱飞,周围的人也分成两派,纷纷表态支持各自的观点,帐篷里乱成了一锅粥。
  
  张志成用力拍了下桌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都听我说!”众人的争吵声戛然而止,纷纷看向张志成。张志成扫视一圈,接着说:“老沈说的质量问题,关乎工程的根基,绝对不能忽视。大刘讲的进度问题,也关系到工程能否按时完成,同样重要。但咱们这么吵下去,不是办法。我觉得,咱们可以把两种方案的优缺点都梳理清楚,一起上报给上级,让上级来定夺。”
  
  老沈一听,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张工,这可不是小事,我坚持传统工艺才是最稳妥的,要是因为赶时间出了问题,谁来负责?”大刘也紧接着说:“张工,创新才能有出路,把这么好的创新方案交给上面,他们能理解咱们的苦心吗?”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支持各自认同的观点,争论再次此起彼伏。
  
  张志成目光坚定,扫视众人:“咱是第一批来建设的,没经验就自己摸索,有困难就想法子克服。当年红军长征那么难都走过来了,咱们修个干渠,肯定也能成!”
  
  “暗渠垮塌能加固干渠,咱也能找到防渗漏的法子!这是挑战,也是咱的机会!”
  
  老沈颤抖着摸出卷烟,试了三次才点燃,猛吸一口后,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真能行?可别出岔子啊。”
  
  张志成点点头,“我确定。咱们一起想的办法,肯定行。只要大伙齐心协力,严格按计划来,肯定没问题。”
  
  小王低头记录的手顿住了,钢笔尖在纸面洇开墨团,像朵迟开的墨梅。那咱就按这个方案来?”
  
  “现在还定不下来,咱们把两种方案都整理好,上报给师部,等师部回复。”张志成无奈又坚定地说,众人听了,虽有不甘,但也都不再言语。
  
  “明早...“张志成掀开帘子,月光霎时泼了他满身。戈壁尽头的地平线泛着银蓝,骆驼轮廓在月光里化作流动的剪影。
  
  “明早就按咱们说的,把两种施工方案都整理成文件,给上级汇报。”
  
  张志成望着那片被月光笼罩的戈壁,许久,放下帘子,转身看向王力,开口道:“今晚咱们得把文件整理得滴水不漏,数据和分析都得精准,可不能在这关键时候掉链子。这方案要是通过了,咱们离成功可就又近了一大步。”
  
  王力点头应道:“放心吧,我给你打下手,绝对不会出错。不过,志成,林悦这事儿一直悬着,我心里也不踏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