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傅大炮传奇 > 第5章 父亲的积蓄

第5章 父亲的积蓄

第5章 父亲的积蓄 (第1/2页)

上一章,我们说到,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无意识的通过另一种方式,给这个穷困的家留下些许积蓄。
  
  这另一种方式是什么呢?
  
  前边,我们也提到过,傅旭安教书的东平县龙山书院,地处偏僻,出行不便。傅旭安一年难得回家几次,很少陪在妻子和孩子身旁。这样他也就把全部精力用在教书上,把全部的爱用在了他的学生身上。
  
  国人有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谓师徒如父子。老师对学生好,就如同父亲对儿子好一样,应该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这个世界上,像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那样的对待他的学生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的。
  
  首先,傅旭安本身知识特别渊博,,做为老师,这自然是天资。而他又特别善于旁征博引。听他讲课,不但真能学到东西,而且还很有趣。因此,学生们都愿意听他的课,也都特别的敬重他。
  
  傅旭安对他的学生的爱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他去过每个学生的家,每个学生的家庭及其个人的情况,他都了然于胸。平时他很注意对他的学生进行察言观色,留意这些人的方方面面,谁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谁遭遇了困难,遇到了什么难事,都很难逃过他的眼睛。他会想法设法了解情况,尽力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但是,他对学生要求是很严格的,在他的学生中,有几个学生因为家住在书院附近,属于通校生,他对这些学生要求尤其严格,是严禁迟到早退的。
  
  这一天,上课的时间到了,有一个座位空着,他当然知道迟到的是谁,他自然不能等。过了好长时间,这个学生到了,只见他气喘吁吁,浑身是汗。他了解这个学生,知道不是遇到特殊情况,这个学生是不会迟到的。
  
  他什么都没说,用手指了指座位,示意学生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坐。
  
  下课后,他先给这个学生补了课后,问起学生迟到的原因。学生告诉他,他从家里出来得不比平时晚,只是路上经过的一条小河,到河边时,发现小河的桥断了。他沿着河绕了很长的路。
  
  傅旭安问学生:“知道什么时间能修好吗?”
  
  学生说已经有人在张罗着修了,他还真打听了,说是最少三天能够修好。
  
  傅旭安让这个学生这几天就住在书院,和他一起吃住。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最难得的是,如果发现哪个学生,遇到经济困难,不能继续学业的时候,他会马上伸出援手。
  
  他自己是为了养家糊口才出来教书的。他的薪金并不多,家里也并不宽裕。但是,他却从他有限的薪金中,拿出很大一部分,资助困难学生。
  
  对于这一点,夫人李叔音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人们常说,一个人平时应当注意积德行善,即使自己得不到回报,也能惠及子孙。傅旭安去世后,回报真的来了。
  
  那个时候,在书院读书的人,一般年纪都不算小了,完成学业后就要出去赚钱养家。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外出打工。这些学生中,也不乏一些成功者。
  
  老师知道学生的家庭及其个人的情况,学生也知道老师家的情况。自己敬爱的老师突然病故了,学生不能坐视。大家合起来凑了一笔钱,存到了银号,委托一个叫周祖澜,另一个叫范玉波的两个学生负责,定期把利息取出送交师娘。每年春节前,还要另外凑些钱,让这一家人也能过个像样的年。
  
  这便是我们说的,傅旭安无意识的通过另一种方式,给这个穷困的家留下的积蓄。
  
  看来,一个人平时还真的多做好事,因为很多时候真的是好人有好报。
  
  差不多同样的事情,在蔡元培身上也发生过。
  
  蔡元培11岁时,父亲蔡光普不幸病逝。
  
  蔡元培父亲蔡光普的一生,也是始终把仁厚、与人为善、阔达作为他立身处世的准则和风范。在经营钱庄时,对于确有困难又特别需要者,即使达不到借贷的条件,也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力给予照应。遇到有困难不能按期还贷者,则不忍索还。做生意不是做慈善,对于蔡元培父亲的做法,家里和店里的其他人常有非议,说他是“爱无差等”,但光普老先生依然痴心不改。与他有交往的人,都赞其是“持己接人,都要到极好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